(金塔县航天镇人民政府,甘肃 酒泉 735305)
随着农村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牲畜粪便排泄增多,随着规模的扩大,粪便的处理没有达到相关的严格管理,致使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粪便的利用不合格,大部分的畜牧养殖是饲料养殖,因此在粪便的利用上,存在土地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目前,国家已对农村个人土地使用权进行了更严格的管控,但是畜牧业大规模的发展,致使土地资源受到侵占,牲畜的粪便排泄又没有统一的管理,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进一步浪费。其次农村的收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因此养殖的规模扩大,饲料中含有部分重金属元素,在畜禽粪便排泄后,土壤难以消化,导致土壤污染,进一步地污染了地下水,导致农村的整个生态环境变差。
农村乡镇部门应该积极地对农村的养殖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养殖现场,对粪便排泄和地理要求进一步考察,结合镇级及市级政府部门要求,加大农村养殖业粪便处理的宣传。养殖业的不专业化养殖,导致了农村的土地使用的不合理现象,更是直接影响了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面貌,存在“脏、乱、差、臭”的现象,因此政府部门在宣传时需要注重影响宣传,加大相关的管理要求,制定管理办法。
农村的养殖业发展无疑推动了整个乡村的经济,但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乡政府需要对其发展进行严格的规划,政府不仅要推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还要对养殖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管理。政府的政策会直接影响农户的养殖与经济产销,那么在政策上,需要进一步管控牲畜的粪便排泄。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支持,形成农户与政府统一养殖的新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与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有一个控制,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变好。政策上分为管控和支持,管控是针对牲畜的排泄管理,支持是对农村养殖牲畜的品种更换以及标准化资金支持。对于养殖大户,排泄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超过会有罚款,资金支持农户将散养式养殖转化为标准化养殖,引进排泄量较少的牲畜品种,加大研究资金的投入,将牲畜的排泄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政府在农村养殖业中必须充当管理与支持者。
政府的支持,推动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业的发展实施标准化管理,不仅要体现在政策的支持上,还需要对农村散养户进行统一的培训,让农民逐渐了解养殖业的系统喂养,对粪便处理转向模式化、一体化。首先,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帮助农户对牲畜的区域养殖,将养殖面积划分为喂养区域和排泄区域,对牲畜粪便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引进排泄较少的牲畜品种,严格管控饲料,尽量将有机饲料换成生态饲料,控制粪便排泄中的污染物。其次,粪便的集中处理采用生物技术,将粪便转换成沼气,为农村的照明、供热提供可利用能源。政府对养殖、排泄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形成农户和政府结合的一体化标准养殖模式,进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变好。
(1)完善农村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畜禽类粪便处理设备的配置。
(2)走进城市支持农村、城市帮助农村的发展模式,城市以其技术、资金对农村进行畜禽类粪便处理的帮助。
(3)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应该利用沿海城市的资金、技术,鼓励相关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既解决了当地畜禽类粪便污染问题,又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养殖业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而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生态问题,这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本文主要阐述了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上,如何实现农村养殖业的一体化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将畜禽养殖进行标准化管理,实现了畜禽类排泄统一处理,农村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朱宁.畜禽养殖户废弃物处理及其对养殖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