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那提·沙黑多拉
(新疆裕民县哈拉布拉乡畜牧兽医站,塔城 834800)
新疆地区的支柱产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畜牧业是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近年新疆自治区大力推动畜牧业发展,牛羊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规模化养殖中,由于牛羊种群较为集中,一旦出现细菌性疾病,会给畜牧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养殖户受到巨大经济损失。细菌性传染疾病作为十分常见的病症类型,并且对牛羊群危害非常大,因此,在牛羊养殖中,需要科学防治细菌性疾病。抗生素在牛羊病害治疗中的应用愈加普遍,并且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时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抗生素在牛羊细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以及其他活性类的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会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功能,在多年研究中,已知的天然抗生素已达到几万种,这也决定了抗生素应用的广泛性。抗生素可以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如下。
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细菌在低渗透环境下会不断膨胀并破裂死亡,这类抗生素主要是内酰胺类抗生素。而牛羊作为哺乳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所以不会受到药物的影响。
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加强细菌细胞通透性,打开膜上的离子通道,这样细菌体中的内部物质会渗漏,因电解质平衡而死。此类抗生素主要是多黏菌素和短杆菌肽等。
与细菌核糖体相互作用,抑制蛋白质合成。此类抗生素主要是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等[1]。
肉毒梭菌是一种带有麻痹性的细菌,但是该病症并不传染。在牛羊患肉毒梭菌中毒症后,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肉毒梭菌会麻痹牛羊的神经,造成神经损害,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加重病情,导致牛羊无法协调行走,甚至不能行动,最终会因为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犊牛、羊羔易患沙门氏菌疾病。由于新生羊羔、犊牛对环境不适应,提升了沙门氏菌疾病的患病率。在患病初期体温较高,有明显发烧情况,中后期还会伴有腹泻。
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具有发病速度快、病情恶化快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造成大批量牛羊死亡。
羊链球菌病通常是由于日常管理不善造成,由于牛羊棚较为简陋,养殖基地通风不良,因此养殖环境较为潮湿。而且没有定期给羊舍牛棚消毒,也提升了患病几率。在患病初期会表现为体温不正常,后期表现为高烧、身体抽搐,最后导致死亡。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表现为牛肺炎、羊肺炎。
(1)牛肺炎。牛过度劳累、生活起居不良,提升了牛肺炎患病率。该病症主要有3种类型:急性败血型、肺炎型和水肿型。任何一个类型的肺炎都有极高的死亡率,特别是急性败血型死亡率极高,被称为不治之症。患病最明显的症状是牛身体虚弱、体温迅速升高。
(2)羊肺炎。羊肺炎主要是羊传染胸膜肺炎,是由公羊丝状衣原体引发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该病会通过空气传播,因此患病羊数量多,在深冬初春易患该病。患病羊表现为食欲不振、反应慢,病症严重时羊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呻吟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羊肺部会出现黑红色浓痰,死亡率非常高[2]。
针对肉毒梭菌中毒,养殖户需做好日常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在喂养时不得使用腐烂草料,保证草料新鲜,必须要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定期对牛羊居住环境进行打扫,及时处理粪便和尿液,做好消毒工作。此外,怀孕牛羊要特别关注,在日常喂养中添加一定量的纤维素和维生素,提升怀孕牛羊的身体抵抗力,降低病毒侵入几率。
如果患有肉毒梭菌中毒症,在疾病早期进行治疗最佳,可以采用多价抗毒素静脉注射的方法,1次/d,每次注射3~5 mL;如果是患病后期,此时可以采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方法,2次/d,每次注射5万IU。
养殖户需要加强对饮用水、饲料的检查力度,避免饲料、水中有危害牛羊身体的成分,进而保证牛羊饮食的安全性。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养殖场进行处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牛羊注射疫苗。另外,需采用药物预防,如土霉素、新霉素等,以降低牛羊患病几率,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剂量为40 mg/kg·bw。
羊梭菌性疾病具有滞后性,控制比较困难。在日常养殖中,一旦发现牛羊出现羊梭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需要立刻隔离患病牛羊,通常采用强心剂进行治疗,并配合使用抗生素药物,在此基础上还要口服石灰乳,浓度为10%,每次服用剂量为60~100 mL,连续服用2次(1 d内完成)。此外,管理人需要全面加强日常养殖控制,做好养殖环境通风工作,保持环境干燥,定期进行牛羊的预防接种工作,进而降低疾病的发病几率[3]。
羊链球菌病作为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在日常管理中如果发现牛羊出现了羊链球菌病的症状,需要立即将病牛羊隔离,还需要对同棚舍的牛羊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患有羊链球菌病的牛羊,对棚舍内部、周围进行全面消毒。由于羊链球菌分布广泛,在病疫解除1周后,还需对棚舍进行大规模消毒。对于患病牛羊,需采用青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用量为每次30~60万IU,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 d,还需要灌服羊氯苯磺胺,灌服量为5~8 g,每日灌服2次,连续灌服3 d即可。
巴氏杆菌病具有长期的潜伏期,在患病初期牛羊并不会出现不良症状(或不良症状难以发现),潜伏期是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为达到良好的治疗、控制效果,需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棚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定期对牛羊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牛羊患病,必须要将患病牛羊隔离,采用巴氏杆菌抗血清进行皮下注射,注射量为80 mL(牛犊、羊羔注射量减半,40 mL),在注射血清期间,还需要配合青霉素、链霉素等辅助治疗。对于急性败血型肺炎,由于死亡率高,因此在患病后要尽快对病牛羊进行无公害处理,避免传染到牛羊群中[4]。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牛羊细菌性疾病过程中,需要科学选择抗生素,针对不同病症采用不同的抗生素,才能起到疾病治疗和控制效果。任何药物产品都有局限性,经常使用一种药物会产生对抗物种,不利于牛羊健康生长和繁殖。滥用抗生素广泛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因此应以科学养殖、无公害养殖为主,并科学使用抗生素对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