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铭
(中江县东北畜牧兽医站 618100)
牛流行热又叫做牛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患病牛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体温上升、流眼泪、流口水、鼻漏、呼吸急促,四肢关节出现功能性障碍以及精神沉郁等。
牛流行热是一种传染性十分强的疾病,能够通过吸血昆虫进行传播。该病的发生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但在体格健壮的青年牛中的发病率较高。奶牛患病时病情较为严重,尤其是怀孕后期的奶牛。在该病开始流行的阶段,发病的情况较少,经过1周的时间能够得到快速的传播扩散,致使大多数牛患病。
该病发病急,患病牛通常突然间发病,在患病初期,体温上升至40℃~42℃,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至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发红、肿胀、流眼泪、鼻涕和口水。被毛杂乱逆立,背部拱起,四肢行动不便,不愿走动。肌肉震颧,通常为臀肌和胸肌有发抖的现象,神经末梢温度低,呼吸急促。
部分患病牛可表现为胃肠型发病,目光呆滞,眼窝向内凹陷、流清鼻涕,体温升高至40℃~4l℃,通常高温持续2d左右。腹痛,两后肢交替站立或有踢腹的现象,瘤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大便干燥呈黑色,其间含有黏液,通常发病初期表现为便秘,随后会腹泻,肛门松弛,不愿起身,长时间倒地不起[1]。
瘫痪型发病的患病牛主要体现在运动功能障碍上。四肢活动困难,经常摔倒。臀肌震颤,卧地不起的情况通常在发病后的第2天出现。四肢蜷缩在腹下,仍然有食欲。病情严重的后肢伸直,呼吸浅。
肺炎型发病的患病牛主要表现出气喘的症状。此类型的发病病情发展较快通常发病12h后即可出现明显的喘息症状,并呈现腹式呼吸,呼吸频率和心跳次数增加。患病牛会发生死亡的情况。
部分患病牛会表现出跛行和体温升高共同发生的综合型发病,此类患病牛有轻度跛行症状。呼吸无异常,结膜潮红,流泪,发病l~2d内拒绝采食,随后食欲可逐渐恢复[2]。
急性发病的患病牛通常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剖检变化的情况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病变,部分患病牛会出现肺部的出血和水肿。病情严重的可见肺部膨胀变大充满胸腔。肺心叶、尖叶、膈叶表面有暗红色或红褐色小叶肝变区。气管、细支气管内有泡沫状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不同部位的肿大程度不同,同时伴随淋巴结充血和水肿。此外,还会出现关节、腱鞘、肌膜等部位的炎症病变。
疫苗免疫是预防牛流行热的主要措施,通常使用牛流行热亚单位疫苗或灭活疫苗,能够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免疫程序可以参考如下:在吸血昆虫大规模滋生的季节前1个月接种疫苗,间隔21d后再次进行免疫加强预防效果。部分牛在免疫注射后会出现局部接种反应。奶牛在免疫注射后的3~5d会略微影响产奶量。对于受到疾病威胁的健康牛群或附近有病情发生的牛场,应该使用高免血清进行紧急接种预防。免疫接种要注意疫苗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3]。
在牛流行热的高发季节,应该合理控制放牧时间,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首先要保证牛只的生存环境干净舒适,保证牛舍内的通风情况良好,积极进行蚊虫驱除工作,减少吸血昆虫的侵袭,预防蚊虫叮咬。
可以使用安乃近片对患病牛进行治疗,采取一次性灌服的方式给药。或令患病牛饮用20%白矾水。同时调整饲料,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草料,增强牛只体质,加快康复,在治疗过程中要保证牛舍的干净卫生,通风干燥。
对于病情严重的重症患牛,尤其是患病奶牛,应该在加强护理的同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温退烧通过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药物的方式。对于高烧不退的患牛要进行强心解毒治疗,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提供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及安钠加注射液,同时配合物理方式进行降温。对于出现继发感染的患病牛,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
对于呼吸障碍以及有肺部病变的患病牛,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提供氟美松注射液和葡萄糖生理盐水。对于发生跛行和瘫痪的患病牛,使用水杨酸钠或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以通过中药疗法进行治疗。配方参考如下:取40g紫胡,30g黄芩,20g甘草,30g大青叶,30g双花,30g连苕,25g薄荷,20g大枣,研磨成粉末后服用。胃肠型发病的患病牛添加胡莲和穿心莲。庆大霉素、氯霉素和黄连素等西药治疗效果也较好。对于治疗瘫痪型的患病牛添加牛膝、川断、红花等。对于肺炎型发病的患病牛添加桔梗、蒲公英、葶苈子。综合型发病的患病牛添加桂皮、蒲公英、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