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洁,郭丽琳
(河北省秦皇岛野生动物园,河北 秦皇岛 066100)
禽类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各种球虫寄生于禽类肠道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是患病禽类贫血、消瘦和下痢排血便、肠道高度肿胀出血。本病多发生于60日龄,以3~6周龄最易感染,而且病情严重。幼小禽类发病常常是暴发性的,死亡率高。2015年我园动物繁殖场人工孵化的孔雀(包括绿孔雀、蓝孔雀、白孔雀)幼雏、白鹇幼雏、红腹锦鸡幼雏,因条件限制,混合饲养于一间笼舍内。在阴雨天气,饲养环境潮湿及饲养密度较大等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球虫病暴发,使当年繁殖的孔雀、白鹇、红腹锦鸡等损失惨重,特别是孔雀幼雏死亡率高达90%,白鹇幼雏死亡率高达40%,红腹锦鸡死亡率高达28.9%.
发病初期时出现精神沉郁,喜欢拥挤,羽毛松乱,头颈卷缩,食欲不振,排黄色或褐色稀便。中后期出现拉褐色或红色糊状稀便,严重者出现拉鲜红的血液后死亡。
小肠肠壁增厚,黏膜脱落,布满弥漫性出血点,盲肠肿大,充血,呈暗棕色。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收集孔雀粪便,用显微镜镜检,一个视野内可见20个以上球虫卵,结合临床表现症状,诊断为球虫病。
4.1 2015年发病用氯苯胍、三字球虫粉、球净王、球痢灵、泻痢停等药物交替使用,以防止出现耐药性。症状较明显的用庆大霉素和止血敏肌肉注射,但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4.2 2016年和2017年对幼雏采用投服预防药物(三字球虫粉、球净王、球泻宁、菌虫清、敌菌净等)的方法。对饲养环境采用84消毒液、过氧乙酸溶液、新洁尔灭溶液、霸力等交替使用后,没有出现该病症状。
改善环境和针对性的药物预防是防治球虫的有效手段。2016年和2017年我园在雉鸡类的繁育工作中重点加强了对育雏室的通风、干燥。并用紫外灯进行环境消毒;控制雏鸡的鸡群密度;不同出雏批次雏鸡分批隔离饲养。幼雏笼舍必须和成禽笼舍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育雏过程中针对球虫病有目的的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和维生素,使动物机体从不同方面都增强抗病能力。在2016年和2017年对雉鸡粪便采样中,虽然发现球虫卵囊,但在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针对性的双重防治下,球虫病没有对我园的雉鸡繁殖造成危害。
6.1 球虫病在相同环境下对不同种类的雉鸡危害是不同的。孔雀受损最严重,白鹇次之,而红腹锦鸡的影响最小。这是否说明对球虫病的危害,不同种群的易感程度不同,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6.2 对球虫病目前没有一种能彻底根治的有效药物,不同种类的药物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疗效,究竟何种药物在何阶段能彻底有效地根治球虫病,这也是我们今后在球虫病防治工作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