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瑞芳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农业局,河北 承德 067000)
蓝猪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治疗非常困难,其发生与病毒感染和管理不善等有一定的关系。另外该病对猪繁殖有很大的危害。
临床实践发现,猪蓝耳病的发病率在不良的刺激下发病率会比较高。不良刺激包括一些外购猪或是引种前没有严格的进行免疫、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力不强、进出时没有进行消毒、疫苗存放不当、免疫操作不规范,漏免和剂量不足。在生产中很多猪场建立免疫程序,不能用抗体检测来确定免疫的时间,形成免疫失败和抗体保护力不足。
当前猪蓝耳病的病毒种类很多,中国HB-lsh变异株病毒毒力很强,有很高的发生率。该病毒类型的结构一共有6种,在不同时期就会产生不同的抗体。该病毒无血凝活性,可在猪原代肺泡和巨噬细胞及传代细胞系C2L621和Macl45上增殖。
从猪蓝耳病病例诊断来看,除可以检出一些蓝耳病病毒外,还可检测出一些猪瘟病毒和圆环病毒以及伪狂犬病等等,可见,猪蓝耳病病毒有混合感染的特点。通常猪蓝耳病会促使猪群机体的免疫缺失,如果饲养管理和卫生不好,或没有到好疫苗,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猪蓝耳病是病毒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但可以利用黄芪多糖与免疫增效剂,对禽畜机体中的T淋巴与巨噬细胞发生作用促进细胞介质的产生,禽畜机体抗细菌以及病毒的能力,让受损的机体得到很快的恢复。具体方法可以对一些患病猪进行肌肉注射,对一些比较严重的机体,适当的延长治疗时间,大约到7~10d,可有明显的效果。在注射黄芪多糖时,在饮料中添加一些抗菌药物配合治疗,以预防继发感染,例如可以配合盐酸四环素,具体用量是1000g饲料用100g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
这种类型的药剂可对畜禽颈部注射,对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调查发现,双免增效剂对禽畜在疾病预防方面98%有效,在猪蓝耳病的治疗上得到了95%的有效率。具体用量是;每次用量为20mL/d,一周为一个疗程。育肥猪和仔猪每次用量为0.3mL/d,一周为一个疗程。
肥猪或淘汰猪制备灭活疫苗。第一次剂量是30~40/mL,用分点肌肉的方式注射。第二次免疫用同样的方式,剂量是50~70/mL。二次免疫可以强化猪群自身的抗体,可以强化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在两次免疫之后,要停止8h的喂养,只需要提供水就可以。以上免疫过程中必须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一些已经发病的猪群,需进行10~15mL的血清注射。2周以后病情就可以得到缓角和控制,然后每头每天注射5~6mL灭活疫苗,在注射的过程中还需要与黄氏多糖一同进行注射,达到最佳的效果。
接种疫苗方面有,灭活苗和活苗。灭活苗是一种浓缩型的疫苗,需要对公猪进行接种,首次免疫在配种前10~15d,每头公猪的注射剂量是3mL,皮下或是肌肉注射。对母猪接种,首次免疫在配种前35~50d,每头母猪的注射剂量是3mL,同样是皮下或是肌肉注射。5周之后需要对猪进行加强免疫,之后每6个月就需要进行一次免疫。
在养猪业,猪蓝耳病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科学的预防及治疗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在饲养中,养殖户需要了解猪蓝耳病的多种病因,利用科学办法进行治理,另外还需要有效的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猪蓝耳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