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国伟,米琳华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月山乡畜牧兽医站,四川 广元 62842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是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病毒对日光和热敏感,对胰蛋白酶和猪胆汁有抵抗力,常用消毒药容易将其杀死。猪传染性胃肠炎只感染猪,无年龄、性别和品种之分,以10日龄内的仔猪多发。该病对仔猪肠绒毛细胞损害程度的很大,腹泻的严重性也逐渐增加。严重时,仔猪脱水致死。死亡率可达100%,断奶后的仔猪对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感染较低。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寒冷的冬季多发,夏季基本不发病。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气体排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而传染,传播速度很快。50%左右康复猪带毒排毒达2~8周。该病一般呈现地域流行性,该病对仔猪的危害较大,尤其是10日龄的以内初生的仔猪。
当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一般在1d内出现严重的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黄色的水样腹泻,个别的仔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块,当仔猪出现严重的腹泻后2~7d,脱水致死率可达100%,该病也感染2~3周龄的仔猪,但感染后出现腹泻的死亡率较低,断奶后的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但不会出现严重的死亡,个别的断奶仔猪出现呕吐,一般在7~10d腹泻停止,同时也影响体重生长,严重可导致断奶仔猪的发育不良或成为僵猪。
主要剖检变化有,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严重损伤,肠壁变薄,尤其是空肠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肠内充满气体,内容物个别呈现泡状,含有黄色的液体,成为典型的急性肠炎的症状,胃粘膜脱落呈现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胃黏膜水肿、严重充血,胃充满未消化凝乳块,心、肺、肾等实质器官未见明显的病变。4 综合防控措施
及时清粪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执行严格的出入场制度,切断传染途径。
提高猪体的免疫能力。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断奶之前的仔猪应进行人工补饲,训练吃食,也可以选组使用代乳产品进行人工哺乳,减少相关疾病的传播与流行。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在母猪产前5周、产前2周各打一次,后海穴免疫接种。
仔猪吸食患病母猪的奶水后,会引起发病,因此,病毒入侵仔猪后时形成传染源。病毒性腹泻的传染速度快,给母猪做好平时的相关疾病的疫苗免疫,同时也要做好仔猪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在母猪配种前做好病毒性传染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消毒工作,同时也要注意母猪的产后的消炎,1/3的哺乳仔猪腹泻是母猪因素引起的,还要注意母猪的乳房炎,满足母猪的营养,注意母猪的健康状况。对规模养殖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对仔猪进行科学饲养全进全出制度,为仔猪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通风等舒服的环境,定期打扫猪舍及场地,注意消毒。雾消毒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减少应激注意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度等因素,尤其是冬天在仔猪舍中安装保温灯设备,做好哺乳仔猪的保温措施;同时也注意仔猪饮水的卫生的问题,不卫生的水源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均能引起仔猪的腹泻,应引起重视。
[1] 苗明娟.猪养殖中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策略[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1:68-69.
[2] 高贞超.猪养殖中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07:61.
[3] 刘新华,等.传染性胃肠炎在猪养殖中的临床诊断和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5,36(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