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机械化屠宰检疫“九岗十九刀” 岗位设置及操作要点

2018-02-13 15:39:26,,
畜禽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旋毛虫胴体屠宰

, , ,,

(1.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家畜家禽检疫站, 浙江 温州 325000;2.浙江省温州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 浙江 温州 325014;3.浙江省温州市畜牧兽医局, 浙江 温州 325000)

0 引言

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已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1];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则是保障“放心肉”工程实施和让人们安全消费的重中之重,也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和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2]。因此,在猪肉流入市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屠宰检疫,以保证商品猪肉的安全性[3];而科学设置和合理安排好定点屠宰场检疫岗位及工作要点,是保证屠宰生猪肉品安全的重要前提[4]。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第一人口大市,常住人口917.5万人,其中鹿城、龙湾、瓯海、洞头等4个区常住人口为301.13万人,市场供给的新鲜猪肉绝大部分来自于温州菜篮子肉类联合有限公司(市区生猪定点屠宰场),我屠宰检疫站派驻检疫人员到厂具体实施,年检疫量约60万头。由于屠宰过程实施机械化流水作业,检疫须在线同步实施,因此,我站将整个环节设置为头蹄和皮肤、胃肠脾、隔肌采样、胴体、肺心肝、旋毛虫镜检、复检、盖章、出证等9个检疫岗位,每班配备10名检疫人员(外加1名机动人员)分别在屠宰流水线各个岗位上,采用“视检”“触检”“嗅检”和“剖检”的方式,并通过在重点部位(器官)至少剖检19刀作相应的检查,故称“九岗十九刀”。现根据多年来的一线实践经验,具体谈谈生猪机械化屠宰检疫“九岗十九刀”的岗位设置及操作要点,供同行参考。

1 头蹄和皮肤检疫岗

1.1 检疫人数

由2名检疫人员在岗实施同步检疫。

1.2 检查内容

在放血后退毛前,检查头蹄及体表是否有规定传染病的典型病变,重点检查皮肤、吻突、齿龈、蹄部、下颌淋巴结和咬肌有无病变或异常。根据检查结果,可判断有无炭疽、囊虫病、口蹄疫、水泡病等。

1.3 操作要点

1.3.1 统一编号

在进行头部检查前,要与屠宰操作相对应,对同一头猪的头、蹄、内脏、胴体等统一编号并进行同步检疫[5]。

1.3.2 检查体表

视检体表的完整性、颜色,判断是否有病变或异常;检验有无红斑或皮肤丘疹等[3],注意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引起的皮肤、关节典型病变,同时将耳标摘下回收保存[6]。

1.3.3 口蹄检查

用检疫钩分别钩住唇部、蹄部,观察吻突、齿龈、蹄叉部有无水疱、溃疡、烂斑,可判断有无可疑口蹄疫、水泡病等。

1.3.4 咬肌检查

左手持检疫钩固定猪头,右手持刀沿下颌骨外侧平衡切开左右两侧咬肌(第1、2刀),充分暴露剖面(深度不少于3 cm),检查有无猪囊尾蚴[6]。

1.3.5 下颌淋巴结检查

左手持检疫钩钩住放血孔左侧中间部分,向左牵拉放血孔,右手持刀沿放血孔纵向切开下颌区的皮肤和肌肉,直到颌骨高峰区,剖开左右两侧颌下淋巴结[6](第3、4刀),视检有无肿大、出血、坏死灶,切面是否呈砖红色,周围有无水肿、胶样浸润等,注意检查有无局部性咽炭疽、结核和淋巴结脓肿等病变。

1.4 结果处理

合格的,进入胃肠脾检疫岗位;不合格的,转出流水线,等候统一处理。

2 胃肠脾检疫岗

2.1 检疫人数

由1名检疫人员在岗实施同步检疫。

2.2 检查内容

主要检查胃、肠、脾是否有规定传染病的典型病变,重点观察脾脏的状态,剖检肠系膜淋巴结,注意有无异常和病变。根据胃肠脾的检查结果,可剔出可疑肠型炭疽、猪瘟、猪丹毒、黄疸、黄脂等病变猪。

2.3 操作要点

2.3.1 检查胃和肠

视检胃肠浆膜,观察大小、色泽、质地,检查有无淤血、出血、坏死、胶冻样渗出物和粘连;然后用左手提起盲肠头,展视回、盲、结肠,拉直肠系膜,右手用刀对肠系膜淋巴结做长度不少于20 cm的弧形切口(第5刀),观察有无淤血、出血、坏死、溃疡,注意有无肠炭疽和结核等病变。必要时剖检胃肠,检查黏膜有无淤血、出血、水肿、坏死、溃疡。

2.3.2 检查脾脏

左手提起脾脏,视检形态、大小及色泽,触摸其弹性及硬度, 检查有无肿胀、淤血、坏死灶、边缘出血性梗死、被膜隆起及粘连等。必要时剖检脾髓和脾门淋巴结。

2.4 结果处理

合格的,进入膈肌采样岗;不合格的,胃肠脾与同编号的胴体均转出流水线,等候统一处理。

3 隔肌采样岗

3.1 检疫人数

由1名检疫人员在岗实施采样。

3.2 检查内容

隔肌脚采样送检,主要检查猪肉孢子虫和旋毛虫[1]。

3.3 操作要点

在左右隔肌脚处各取30 g左右猪肉样(第6、7刀),要求采样部位准确,大小均匀,并编写与胴体一致的编号。

3.4 结果处理

采样后统一送旋毛虫检验室检查。

4 胴体检疫岗

4.1 检疫人数

由1名检疫人员在岗实施同步检疫。

4.2 检查内容

通过视检、剖检,检查胴体是否有规定传染病的典型病变,重点剖检肩前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髂下淋巴结、肾脏等,观察有无异常和病变,可判断有无可疑猪瘟、猪丹毒、黄疸、黄脂等病变猪。若仅肾脏病变者,可割除肾脏废弃处理;剖检腰肌、膈肌检查有无寄生虫。

4.3 操作要点

4.3.1 整体检查

视检胴体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肌肉、淋巴结、骨骼以及胸腔、腹腔浆膜有无淤血、出血、疹块、黄染、脓肿和其他异常等。若发现全身皮肤发黄可能提示黄胆、黄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1];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可怀疑猪瘟、猪巴氏杆菌病[1]。

4.3.2 检查腹股沟浅淋巴结

用检疫钩钩住最后乳头稍上方的皮下组织向外侧牵拉,右手持刀从脂肪组织层正中纵向剖检左右腹股沟浅淋巴结[6](第8、9刀),暴露剖面,检查有无淤血、水肿、出血、坏死、增生等病变。

4.3.3 检查腰肌

左手持钩固定胴体,右手持刀沿荐椎与腰椎结合部两侧肌纤维方向切开10 cm左右切口(第10、11刀),检查有无猪囊尾蚴。

4.3.4 检查肾脏

左手持钩固定胴体,右手用刀剥离两侧肾被膜(第12、13刀),视检肾脏形状、大小、色泽,触检其质地,注意观察有无贫血、出血、淤血、肿胀及肾小球肾炎等病变。必要时纵向剖检肾脏,检查切面皮质部有无颜色变化、出血及隆起等[6]。

4.4 结果处理

合格的,进入肺心肝检疫岗;不合格的,胴体及相应编号内脏转出流水线,等候统一处理。

5 肺心肝检疫岗

5.1 检疫人数

由1名检疫人员在岗实施同步检疫。

5.2 检查内容

与胴体检疫岗位同步,按肺、心、肝顺序检查是否有规定传染病的典型病变,重点观察心脏、肺脏的状态,剖检支气管淋巴结、肝门淋巴结等,发现有无异常和病变。根据肺心肝的检查结果,可判断是否有肺丝虫囊尾蚴、慢性猪丹毒、肝片吸虫等病变,并可修割因普通病引起的肝表面硬化斑点。

5.3 操作要点

5.3.1 检查胸腔腹腔

取出内脏前,观察胸腔、腹腔有无积液、粘连、纤维素性渗出物。

5.3.2 检查肺脏

视检肺脏的形状、大小、色泽,触检弹性,检查肺实质有无坏死、萎陷、气肿、水肿、淤血、脓肿、实变、结节、纤维素性渗出物等;然后剖开一侧支气管淋巴结(第14刀),触摸两侧肺叶,亦可剖开其中的硬结,检查有无出血、淤血、肿胀、坏死等;必要时剖检气管、支气管。注意有无结节、实变、寄生虫及各种炎症变化。

5.3.3 检查心脏

视检心脏有无变性、积液、渗出、淤血、出血、坏死等症状。用检疫钩固定左纵沟,在与左纵沟平行的心脏后缘房室分界处纵剖心脏(第15刀),充分暴露剖面[6],观察心肌、心内膜、瓣膜、心肌切面及心脏内血液凝固状态,注意有无虎斑心和菜花样赘生物(判断为慢性猪丹毒)及寄生虫等病变。

5.3.4 检查肝脏

视检肝脏形状、大小、色泽,触检其弹性及硬度,观察有无淤血、肿胀、变性、黄染、坏死、硬化、肿物、结节、纤维素性渗出物、寄生虫等病变。剖开肝脏肝门淋巴结(第16刀),检查有无出血、淤血、肿胀、坏死等;以浅刀横断胆管(第17刀),压出内容物,用于检查肝片吸虫。

5.4 结果处理

合格的,进入旋毛虫检疫岗;不合格的,内脏和同编号的胴体均转出流水线,等候统一处理。

6 旋毛虫检查岗

6.1 检疫人数

由1名检疫人员在岗实施检查。

6.2 检查内容

采用压片镜检观察是否有旋毛虫。

6.3 操作要点

用剪刀撕去肌膜,在台灯下用肉眼仔细观察有无针尖大小的旋毛虫白色状虫体或包囊[1]。随后在顺隔肌脚肌纤维用剪刀在肉样的不同部位剪取24颗麦粒大小的肉粒,均匀放置在上下两块载玻片上,适度用力压成薄片后,置显微镜上镜检可作出判断。因肌肉旋毛虫包囊与周围肌纤维有明显的界限,镜下包囊内的虫体呈螺旋状;若被旋毛虫侵害的肌肉发生变性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甚至可见发生蜡样坏死。

6.4 结果处理

合格的,进入复检岗;不合格的,胴体及相应编号内脏均转出流水线,等候统一处理。

7 复检检疫岗

7.1 检疫人数

由1名检疫人员在岗实施检疫。

7.2 检查内容

主要对检疫情况进行复查,综合判定检疫结果。

7.3 操作要点

对前面各检疫程序的检疫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即对胴体再进行一次复检,查验所有检疫岗位的检验结果,发现漏检的,进行补检,并对胴体做出综合判断[4]。根据最终复检情况,剔出可疑病猪。对判定检疫合格的,最后分别摘除甲状腺和肾上腺(第18、19刀)。

7.4 结果处理

合格的,加盖检疫验讫印章,进入检疫出证岗;不合格的,胴体及相应编号内脏均转出流水线,等候统一处理。

8 检疫盖印岗

8.1 检疫人数

由1名检疫人员在岗实施同步操作。

8.2 结果处理

对检疫结果合格的,在胴体上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对检出的病猪肉及病变产品,加盖(放)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印章或标记。

9 检疫出证岗

9.1 检疫人数

由1名官方兽医在岗实施出证。

9.2 结果处理

(1)经复检合格的,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对分割包装的肉品加施检疫标志。

(2)经复检不合格的, 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等文书,并按《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的规定,监督厂方做好检出病害动物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3)资料归档。填写屠宰检疫各项记录,回收相关检疫证明,保存档案12个月以上;屠宰企业回收的溯源单及“瘦肉精”检测记录等,保存2年[6]。

[1] 朱祥.生猪屠宰检疫关键点[J].吉林农业,2011(10):190+189.

[2] 仲储森.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之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8):35-36.

[3] 却建荣,陈云,李魁.浅谈生猪屠宰检疫操作要点[J].畜禽业,2016(11):44-45.

[4] 张良要,郑伟,胡齐永.生猪定点屠宰场各检疫岗位设置和操作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8):38.

[5] 王振华.生猪屠宰点屠宰检疫岗位和人员设置[J].畜禽业,2011(3):59-60.

[6] 韩德东,侯桂芳,胡水宽,等.生猪屠宰检疫操作规程及要点[J].今日畜牧兽医,2016(增刊):74-76.

猜你喜欢
旋毛虫胴体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措施经验谈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农家顾问(2016年12期)2017-01-06 18:10:25
内洛尔公牛的饲料转化率及其与胴体品质、非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关系
饲料博览(2016年5期)2016-07-12 11:58:39
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商品猪旋毛虫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4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
四措并举 五相结合——湖北省推进畜禽屠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