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 彭海燕 杨 君
“自从安装了路灯,晚上都愿意出来走走啦,孩子们出门也安全了许多……”在景德镇浮梁县贫困村——西湖乡磻溪村,王大爷指着村里新装的路灯,乐呵呵地说道。每当夜幕降临,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嬉笑玩耍,妇女们欢快地跳起广场舞,王大爷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村里道路小巷的景观路灯成为全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电力扶贫为这个偏远山村带来的福利之一。
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和坚强后盾。回眸2017年,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当作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立足电网企业实际,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服务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坚持“输血”和“造血”并举,倾全力助贫困地区早日脱贫摘帽。一批贫困户摘下了贫困帽,一些贫困地区正在改变旧貌,焕发新颜。
“今年黑木耳的产量丰收了,电压稳定,烘干出来的产品质量上升,销售也好!”2017年11月10日,国网吉安县供电公司油田供电所肖怀刚来到油田镇板陂村回访时,板陂村村长周仁茂高兴地指着村里50多亩黑木耳说道。
在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中,板陂村的用电质量明显改善。通上了三相电,变压器进行了增容,新立电杆12基,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5.86千米。
电力有保障,发展产业动力足。村长周仁茂说:“现在电可以放心用,种植黑木耳不用愁,发展大规模种植也有希望。明年我要多种植黑木耳50亩!”他算了一笔经济账,2017年通过种植黑木耳带动全村每户增收了4000余元。
受益的远非板陂村。2017年,公司提前三个月打赢江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惠及150.84万户、591.44万人。另外,还有47个乡镇,28.27万户,近100万人口从“整乡整镇”配网改造中受益,用上了放心电。
脱贫致富,电力先行。公司立足企业实际,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把项目、资金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2017年,累计向贫困县域电网投资12.9亿元。贫困地区的用电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农业电力配套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通上动力电后,抚州南城万坊镇生猪养殖大户黄永洪一改过去小打小闹的传统养殖模式,通过引进投资上马了大批电气设备,把自己的养殖规模扩大了近10倍。
“现在村里实行‘公司+农户’模式的养殖户有50多户,不仅有养猪的,还有养鸡的,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保障。”黄永洪说。
而今,优质电力托起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助推着一项项产业在贫困村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真真切切尝到了甜头,有了盼头,增了劲头,日子越过越好。
走进省公司定点帮扶点——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这个偏僻小山村一年一个变化,正在经历一次美丽蜕变。
两年多来,省、市公司和地方各级政府多方筹措、积极协调,在前汪村累计投入资金448.55万元,实现了前汪村电网改造升级化、道路修建硬质化、灌溉设施标准化、扶贫项目产业化、“两委”建设规范化等阶段性结对帮扶目标。
这个贫困村不仅旧貌换新颜,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村民们的精气神也更足了。
前汪村的变化仅是公司系统定点帮扶的一个缩影。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公司系统各级单位确立的扶贫点共有143个,共下派71名驻村第一书记,261名驻村工作队成员,结对帮扶人员1514人,结对贫困户4625户。
在全省各地,驻村第一书记们牢记使命,
光伏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江西省是光伏产业大省,实施光伏扶贫新模式,既扩大了光伏应用的新领域,也开拓了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具有明显的综合社会效益。
在于都、信丰、南康、玉山等地,光伏扶贫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面对快速增长的光伏扶贫项目,公司系统各单位主动融入,主动对接,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过程、专业化、一站式”服务,配套做好接网工程改造,实现了光伏扶贫项目早受理、早并网、早见效。
2017年,公司配合全省扶贫光伏项目并网接入,累计投资1.26亿元,完成光伏扶贫电站7654个,并网102.83万千瓦,让全省7492个行政村近18.43万户贫困户直接受益。
奉新县澡下镇富溪村王家组贫困户袁履责奉献,把精准扶贫工作做深、做细、做准、做实,把党和企业的关心送到贫困户身边。
国网赣州供电公司驻上犹县金盆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员田莲娣,一心为民,舍小家顾大局,带病坚持在扶贫一线,用心用情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她的事迹感动乡邻,上犹县、赣州公司和省公司纷纷发文号召广大党员和群众向她学习。田莲娣还成功入选2017年12月“中国好人榜”。在公司系统中,类似这样的扶贫铁娘子和扶贫铁汉子还有很多。
如今,公司在全省企业中率先成立了省市县公司三级扶贫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扶贫组织体系和日常协调机制,扶贫工作扎实有力有效,群众看得见摸得着。2017年公司帮扶脱贫1928户,累计脱贫3715户。公司扶贫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荣获“省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昌梅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袁昌梅今年71岁,老伴去世多年,家中两个儿子均患小儿麻痹症,全家没有劳动能力。富溪村在袁昌梅家屋顶装上光伏发电装置,让他共享“阳光红利”。如今,袁昌梅每年可从光伏发电项目中增收3000多元。
平日里,公司系统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各个光伏扶贫点,开展义务检查,送上“电保姆”服务,深受贫困户好评。光伏扶贫,宛如冬日里的暖阳,照进贫困户的心里。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2018年,公司继续发力,再添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