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扶正抑瘤方治疗的理论探究

2018-02-13 12:49孔利霞孔军卫赵天昌王旭锋白正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扶正阳明津液

孔利霞,孔军卫,赵天昌,王 梅,王旭锋,白正学

(河北省武安市中医院,河北 武安 056300)

1 结直肠部位的中医经络循行特性

1.1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与大肠(结、直肠)直接相关 《灵枢·经脉》篇:“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属大肠”“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可见,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与大肠有直接络属关系,而结、直肠又均属大肠的一部分。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表里相合,《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

1.2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系同名经脉,同气相求,经气相通 阳明是六气之一,阳明燥金,化气为燥,大肠与胃同属“阳明”,其气相同,阳明经多气多血。手阳明大肠经之经气流注于足阳明胃经,二者在鼻旁“迎香”穴交接,经脉相连。

1.3大肠(结、直肠)与其他经络的联系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等经脉循行路线都从腹部经过,很多腧穴分布于此,“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这些腧穴与大肠(结、直肠)之间直接或间接相关。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又与督脉相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上下巨虚为大小肠之下合穴。另外,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中也有“大肠俞”。

由上可知,结直肠部位经络联系广泛,因每条经络都与相关脏腑有络属关系,故而结直肠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也必然与多个脏腑相关。

2 结直肠部位的中医生理特性

2.1传化糟粕,以通为用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通过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过肛门有节制的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即接上传下之意;“变化出焉”,即将糟粕化为粪便。结、直肠属大肠,大肠属于六腑之一,《灵枢·肠胃》有“六腑传谷”之说。《素问·五脏别论》曰:“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又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指出六腑具有“实而不满”“泻而不藏”的特点,六腑必须保持畅通,以利于饮食物的及时下传及糟粕的按时排泄。因此,大肠(结、直肠)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始终处于积聚与输送并存,实而不能满的状态,通降下行为其重要生理特性,所谓“以通为用”。

2.2大肠主津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是所谓的燥化作用,这种燥化作用必然影响机体的水液代谢。清·张志聪《素问集注》云:“形脏者,……胃主化水谷之津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故以四腑为形脏。”《灵枢·经脉》篇曰:“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云:“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大肠重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故曰“大肠主津”。

3 结直肠癌的中医病理特性

3.1结直肠的中医病理特性 直肠属于大肠,其传导糟粕功能失常,通降失司,不但出现排便异常,如大便秘结或泄泻,还可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病症。大肠主津功能失常,则大肠中的水液不得吸收,水与糟粕俱下,亦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病症,若是吸收太过,津液消烁,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另外,由于大肠除上连小肠、胃以外,还通过经络与多个脏腑相联系,结直肠病变还可导致胃、肺、小肠、脾、肾等其他脏腑的功能失常。

3.2肠癌的中医病理特性 结直肠癌属中医学“积聚”“癥瘕”“肠覃”“锁肛痔”等范畴。《黄帝内经·灵枢·五变》中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心腹癥坚方》曰:“凡癥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癥有结积,便害饮食,转羸瘦”。《灵枢·水胀篇》:“肠覃何如? 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清·祁坤《外科大成·论痔漏》说:“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结直肠癌的中医病理特性。

3.3肠癌术后的中医病理特性

最后,我深情地对大家说,其实,我们在北大的出路非常多,机会非常多,你可以选择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北大学习,或就读北大网络教育学院以及各种专题培训班,学习结束后便可获得北大毕业证书或相关证明。

3.3.1直肠癌术后,正虚为主,气、血、津液不足,阴阳失调 中医学认为“久病必虚”,结直肠癌病变更易耗损机体之气血阴阳,况且手术可致气血进一步受损。另外,结直肠癌术后气机运化失常,气血生成亦受到影响。《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卷四》曰:“胃主受纳水谷, 肠主传道变化,其津液血气由此而生焉。”脾胃为全身气机之枢纽,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与脏腑气机有密切关系, 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暂时受到影响,气、血、津液化源不足,均可引起机体气、血、津液大亏。另外,气为阳,血与津液属阴,气、血、津液虚损程度之不同,加之患者体质之异,又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引起阴阳失调。

3.3.2结直肠癌术后,脏腑功能受损和失调 结直肠癌术后,首先肠胃功能受损,肠道传导及饮食物消化吸收受到影响,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大肠主津”与肺的“通调水道”相互为用。患者病久,加之对手术及疾病的担忧,心神不安,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且肝主疏泄,“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病皆归结于肾。由此而知,结直肠癌术后可引起多个脏腑功能受损和失调。

3.3.3结直肠癌术后,仍有“邪实”的一面 结直肠癌术后气虚则推动无力,气滞则血行不畅,均可致气血瘀滞;肠胃功能受损,脾胃升降失常,腑气失于通降,大肠传导失司,均可致饮食停滞;虽已手术,癌毒未必清除彻底。宋代《圣济总录·瘿瘤门》说:“瘤之为义,留滞不去也。”宋·杨仁斋《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发癌方论》中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提示“癌”难以根治,易 “余邪留恋”。气血瘀滞、饮食停滞、余毒留恋,均为 “邪实”的一面,也是结直肠癌术后中医病理特性之一。

4 结直肠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思路探讨

结直肠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应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为指导。治病求本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结直肠癌术后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结直肠部位的经络循行与多脏腑相关,其中生理、病理特性也反映了大肠与肺、胃以及其他脏腑之间的紧密联系,故治疗上要围绕结直肠,协调各脏腑功能而治之。

4.1治病求本,调整气血、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于本”。①结直肠癌术后气、血、津液大亏,患者临床表现大多与其“气、血、津液之不足”有关,《内经》云:“虚则补之”“因其衰而彰之”,气虚宜益气,血虚当养血,津亏应滋阴生津,益气养血滋阴符合“辨证论治”的原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②气血津液不足,正虚易致邪恋,正虚易致邪生,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补虚可扶正,扶正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使病邪难于留恋,同时也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③“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津,气能化津,津能载气”,气属阳,津液属阴;“津血同源”而同属于阴。益气养血滋阴之法调整气血、阴阳。因此,结直肠癌术后,益气养血滋阴,实为治本之法。

4.2调整脏腑功能 结直肠癌术后肠胃功能虚损,大肠失于濡润滋养,胃失和降,润肠、和胃尤为重要,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心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润肺健脾养心有助于肠胃功能恢复。“肝藏血、肝主疏泄”“肾藏精”又有“肾司二便”之说,故滋肝补肾对于肠胃的滋养和功能的调节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主水。因此,健脾、补肾之法对于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气、血、津液亏虚”有着根本作用。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术后的治疗与多脏腑相关,调整脏腑功能有利于机体恢复。

4.3扶正与祛邪兼用,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结直肠癌术后,虽然以“正虚”即“气、血、津液亏虚”为主,治疗重在扶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仍有其“邪实”的一面,如气血瘀滞、饮食停滞、癌毒残留等。故治疗上宜扶正与祛邪兼用。术后患者往往正虚较重,邪恋较轻,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故重用益气养血滋阴之品佐以消食导滞解毒之药。《内经》云:“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行气活血、消食导滞可调畅气机,促进脾胃功能好转,利于正气恢复;清热解毒帮助清除癌毒残留。正如《中藏经·论痈疽疮肿》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总之,扶正与祛邪为结直肠癌术后治疗的又一法则,但一定要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应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调整气血、阴阳,调整脏腑功能,扶正与祛邪兼用,以“益气养血滋阴”之剂和“行气活血、消食导滞解毒”之品,共奏“标本兼顾”之效。临床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如以益气养血滋阴、润肺健脾养心、滋肝补肾活血、润肠消食和胃、行气清热解毒,多法并举,期为切实可行之思路。

5 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药治疗中需注意的问题

5.1谨守病机,临证灵活化裁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也是“个体化医疗”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不同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患者,临床证候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应“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加减,辨证施治。

5.2结直肠癌术后的治疗,当“以人为本” 恶性肿瘤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即使在医学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临床根治仍非易事。结直肠癌术后正气虚衰已甚,此时不可一味以完全消灭癌细胞为目标,而需要更多地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体现中医治疗肿瘤“以人为本”的思想。若一味攻邪抗癌,反而会使病情恶化。扶正培本,寓攻于补,使肿瘤患者长期“带瘤生存”,维持生机,实为医学治疗之意义所在。

6 结直肠癌术后中医遣方用药之思路

6.1结直肠癌术后病机复杂,治疗当用复法大方 结直肠癌本属顽难重疾,术后正气大伤,脏腑失调,虚实夹杂。临床治疗希冀从某一点入手,以常法处方,难免顾此失彼,根据“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此时应用复法大方较为适宜。复法大方属七方之一,其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实践则始于张仲景 《金匮要略》。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中曰:“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结直肠癌术后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然欲做到“补不恋毒、攻不伤正、散不耗元、消不损气”,仍须权衡用药,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方为妥当,故拟以益气养血滋阴、润肺健脾养心、滋肝补肾活血、润肠消食和胃、行气清热解毒,多法并举之方,针对结直肠癌术后错综复杂之病机而遣方调剂。

6.2 结直肠癌术后中医处方用药初探 本院肛肠科结直肠癌术后治疗科研小组协定用方扶正抑瘤方组成:生黄芪40g、党参15g、太子参15g、沙参10g、玉竹10g、百合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何首乌15g、枸杞子10g、鸡血藤30g、当归10g、白芍10g、山萸肉10g、桂圆肉10g、焦三仙30g、鸡内金10g、砂仁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黄精10g、白花蛇舌草15g。方中生黄芪益气健脾补中,托毒生肌,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能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2]。太子参补气而不燥热,主气阴两虚之证,其对因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低下及白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并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沙参、玉竹、黄精、百合润肺胃,养阴生津,清心安神。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山萸肉、何首乌补益肝肾,益精养血,生地黄、熟地黄入肝肾而滋肾阴。现代研究证明,女贞子、何首乌均有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女贞子尚可抗肿瘤[3],何首乌又能加速肠运动而通便[4]。当归补血活血止痛,白芍养血柔肝止痛,而当归亦能润肠通便,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有明显的抗辐射损伤作用[5]。此外当归还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功能。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具有抗肿瘤作用。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具有抗肿瘤作用[6]。焦三仙、鸡内金消食和胃,砂仁行气温中,“为醒脾调胃要药。”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菌消炎及调节胃肠功能多种作用[7]。纵观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益气养血滋阴、润肺健脾养心、滋肝补肾活血、润肠消食和胃、行气清热解毒,多法并举而有条不紊,药味虽众却配伍得当,扶正虚而不恋邪毒,祛邪实却不伤元气,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阴阳,复法大方凝聚合力,单味研究药理分明,似杂乱而有规矩可循,似平淡而有作用可观,对于结直肠癌术后的治疗可谓病证相投,证治相合,用药恰当,实为有效之方药,值得临床应用观察。

猜你喜欢
扶正阳明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画说中医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