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雨
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有这样经历:曾经效果很好的磺脲类降糖药,用了一段时间后,效果逐渐变差,血糖越来越高,即使将此药用量加大,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是产生了耐药性还是其他原因?其实这可能是出现了磺脲类药物失效问题。
磺脲类药物的失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初治糖尿病患者,正规足量服用磺脲类药物达一个月,仍无法得到满意控制(空腹血糖大于13.9mmol/L,或空腹血糖下降小于1.1mmol/L),谓之原发性失效。这种情况占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5%~10%。多见于确诊时病情处于晚期,胰岛功能严重衰竭的糖尿病患者。
另一种情况是,患者在服药期间(数月到数年)血糖得到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疗效越来越差,将药量加至最大仍得不到有效的血糖控制(空腹血糖大于1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5%),谓之继发性失效。主要是随着病情进展,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逐渐下降,使磺脲类药物疗效逐渐降低,以至失效。
发生了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通过调整治疗方案,血糖同样会得到良好控制。所以,当你出现口服降糖药失效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让医生帮你分析并查找原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当出现磺脲类药物失效时,说明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已不足30%,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已无法发挥有效的降糖作用。少数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经过改用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后,药效又重新恢复,此情况可能与改善了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