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颖,张军芳,谢冬萍,李育娴,汪海宏*
(同济大学医学院 1.生理教研室; 2.机能实验中心,上海 200092)
医学教育
生理学自主性学习教学实践及教学互动平台支持
秦 颖1,张军芳2,谢冬萍1,李育娴1,汪海宏1*
(同济大学医学院 1.生理教研室; 2.机能实验中心,上海 200092)
自主性学习(SDL)是成长为“卓越医生”的必备能力之一,是推进“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医学生SDL能力为目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进行了连续6年的SDL引导实践。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及时收集反馈,分析SDL过程中医学生面临的困难,进行包括教学互动(D2L)网络平台辅助等多方位的调整。实践证实:调整后的SDL引导受到医学生的广泛欢迎;学习效果良好;D2L平台有助于顺利推进SDL能力培养。
自主性学习;卓越医生;教学互动平台
为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和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同济大学作为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在医学教育中进行了多方位改革与调整,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科学飞速突破的当代,生理学理论发展与更新迅速,如何引导医学生在理解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对新知识的敏锐嗅觉与快速获取能力,对于培养“卓越医生”而言,至关重要。生理学教学位于5年和8年医学教育(10个或16个学期)的第3学期,正是引导学生树立严谨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提高综合修养能力的重要时期。
自主性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 SDL),是指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设立学习目的,搜寻并选择学习资源,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2]。为推进“卓越医生”培养, 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于2011年开始,在生理学教学中加入以“小班讨论”为主要形式的SDL引导,并及时依据反馈,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教学互动(direct to learning,D2L)平台,提供多方面的教学辅助。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SDL习惯与能力,推进卓越医生培养。
第3学期的生理小班讨论课是同济医学生第一次接触SDL。从传统的讲授式,甚至灌输式教育成长起来的2年级大学生,初次接触SDL时,困难和阻力在所难免。为降低学生的适应压力,SDL选取相对不容易出现理解困难的“血液生理”和“能量代谢与体温”章节进行首次引导;在同学对SDL方式有所理解和适应后,以“内分泌生理”进行第2次引导。
SDL的引导时间,曾经尝试在学期末,结束常规生理学教学后进行,结果发现效果欠佳。在2011年和2012年进行的不记名调查中(发放问卷268份,收回有效问卷245份),针对“SDL学习困难程度”的选项(1~10记分,完全无困难为1,非常困难为10)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8.2%的学生(167名)选择学习困难(计分≥6)。究其原因, 74.3% (124名)的困难集中于“占用大量时间,与准备考试冲突”。依据此反馈,对SDL时间进行调整,选择课业与考试压力都相对较小的学期中间,分别为秋季学期的第2个月和期末考试前的1个月进行SDL推进。
为密切观察同学对SDL的接纳程度与学习效果,及时有效的进行教学引导,SDL采取“小班讨论”的形式,每班人数规模在20人左右,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互助式SDL学习。
SDL引导采取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 配合必要的辅助材料与引导”的方式来进行。“血液生理”和“能量代谢与体温”部分完全不在课堂讲授,“内分泌生理”仅在课堂讲授总论部分。针对上述3个章节的自学部分,给学生提供学习大纲和必要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由同学进行SDL学习。自学过后回到课堂,采用分组汇报与讨论的形式检验与巩固SDL学习效果。
在SDL推进实践中,2年级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料能力不足也是主要的困难之一,缺乏熟练运用检索工具,查阅专业期刊或数据库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有的同学甚至采取在网络上搜索大纲关键词,获取答案的方式进行“快餐式”学习,不仅达不到SDL训练的目的,充斥于网络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反而会干扰与误导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能有效地获取足够的学习资源”成为2011年和2012年SDL学习效果不佳的另一原因(38.3%,64名)。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开始,先于SDL引导,在生理学教学中额外加入2学时文献检索技能的讲授,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进行专业知识检索,在SDL过程中获取学习资源。同时,教师也提供部分权威综述,论文、微课,以及知识扩展链接等辅助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多形式的SDL实践。
根据2011年和2012年SDL教学实践收到的学生反馈, SDL进行改进,并增加教学辅助。在2014年和2015年SDL调查中(发放问卷305份,收回有效问卷287份),学生的接受度大大提高,由2011年和2012年的64.9%(159名)提高到88.2%(253名),2015年学生的接受度更达到91.6%。SDL已经成为医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反映:通过SDL,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重点和难点学习,把握学科新进展,并且通过同学间的充分讨论,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实践证实,在SDL引导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适应时间,加强文献检索和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以及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有助于降低SDL困难。与2011年和2012年的SDL教学比较,2014年和2015年的问卷调查中,学生SDL学习困难程度明显降低,由68.2%降低到了26.1%。在面临的困难中,以“个别知识点理解困难,希望得到老师指导”(32.0%)为主,针对这一反馈,SDL的课程讨论环节加入教师指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在总结环节进行必要的难点解惑与重点加强。
2014年和2015年的SDL得到了多数同学认可(88.2%),依据同学们的反馈,SDL相对传统教学方式,能够更自由支配学习时间(54.9%);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重点与难点进行加强(20.9%);接触更多专业新进展(12.3%)等。更加重要的是,相对于“授之以鱼”——将生理学知识由教师讲授给学生,“授之以渔”——通过推进SDL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具备自我提高能力,是引导学生向卓越医生发展更加有效的方法。
经过生理教研室6年的教学实践,SDL在医学生中具有较好的接受度和学习效果,但依然面临一些阻力。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原因,多数中国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学习。在SDL过程中部分同学不适应新的学习形式,甚至产生负面情绪。解决这个矛盾,除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外,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消除其负面情绪也至关重要。
学生水平的差异导致一把抓的学习模式遭遇“两极分化”的抱怨。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变“给”为“拿”: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资源,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各取所需,满足不同层次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化的SDL。
“考完就还给老师”的学习状态在医学生中还存在一定比例,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直接导致后续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断层与不延续。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提供可持续学习的资源,并提供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即提供整合式的学习(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ILS)[3]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持续和整合式的学习。
针对上述SDL学习困难的原因,结合2年级大学生青睐网络资源的年龄特点,并顺应正在推进的医学整合课程建设,同济大学医学院于2016年初建设了教学互动(direct to learning,D2L)网络平台:提供《生理学》大纲、知识点和习题等学习资源;及时更新并在线保留相关课件供学生预习与复习;针对生理学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尤其是难点与重点,提供在线“微课”,满足学生反复学习的需要;以“知识点”为交汇,建立“医学知识树”,发展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联系。不仅服务于本学期上生理课的学生,更在整体医学教育期间提供持续学习资源;提供及时和有效的师生互动。
D2L网络平台在2016年秋季学期进行试运行,受到学生欢迎。网络平台的灵活方便,对知识点的有机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方便及时的师生交流,吸引了学生。更有学生以“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形式参与进来,从学生的角度对网络平台的界面,交互方式,细节功能等方面进行改进。
针对D2L网络平台使用的问卷调查在2016年使用D2L进行学习的临床专业医学生中进行,随机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1份。其中,所有学生(91名)认为,在学习中,需要学科联系方面的辅助,其中70.32%(64名)的同学认为非常需要;74.7%(68名)的同学,在讲义、习题、课后辅导、小组学习和网络平台等辅助方式中,选择了网络平台为首选辅助;经过一个学期的使用,68.13%(62名)的同学认为D2L网络平台对学习有帮助,其中51.64%(47名)同学认为非常有帮助;在线习题、作业和讨论等互动模块也分别收到了86.81%(79名)、72.52%(66名)和80.21%(73名)的满意率。同时调查也收到了希望“操作更加简便”“增加讲解视频”和更多“全英文教学资料分享”的建议。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这是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共识的教学理念。医学作为飞速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其教育目的除了“授业和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医学生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自主性学习能力和超越课本的拓展学习能力,进行自我提升,向卓越医生发展。以此为目的,SDL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上述推进SDL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医学生在SDL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包括:学习习惯改变,适应时间,获取学习资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整合等。针对这些阻力,教师及时做出调整,提供充分辅助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学生顺利进行SDL,经过训练进行主动的自我学习[4]。D2L网络平台,有助于推进SDL训练,并在医学整合课程的推进中,发挥辅助作用。
[1] 罗素新. 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617- 620.
[2] Hiemstra R. Self-directed learning[C]// Eighth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earning theory. ACM, 2005:136- 143.
[3] Popescu E. Provid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upport with social media in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J]. World Wide Web, 2014, 17:199- 212.
[4] Armstrong JS. natural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M]. Springer US, 2012.
Self-directed learning training and direct to learning internet support in physiology teaching
QIN Ying1, ZHANG Jun-fang2, XIE Dong-ping1, LI Yu-xian1, WANG Hai-hong1*
(1.Dept. of Physiology; 2.Functional Experiment Centre, School of Medicin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Self-directed learning (SDL) skill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capabilities of an excellent doctor. SDL training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top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SDL train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6 years since 2011 by physiology depart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Feedback from medical students had been collected, which was used to make modifications and supplementary including direct to learning (D2L) platform to improve SDL. SDL training is proved to be a widely accepted model in medical students and receive good learning outcome. D2L platform is helpful in progressing SDL train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excellent doctor; direct to learning platform
2017- 07- 26
2017- 09- 27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2016B-PG022);同济大学教改课题(1500104117- 24);同济大学实验教改课题(2015- 37)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hhwang@tongji.edu.cn
1001-6325(2018)01-0128-04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