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苹
摘 要:美学诞生于西方,但在中国早期哲学著作《周易》中已经包含许多审美的理念。《周易》所阐述的“观物以取象、立象以尽意”、“阴阳对立、刚柔相济”以及“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的理念分别与西方的模仿说、“寓和谐于对立”、“善”的说法相近,显示出中西方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观照的一致性。
关键词:西方美学;周易;美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1
人类对于美的认识和研究早在美学被命名前就开始了,在西方,美学一直是作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附庸,即使到了近代,美学学科仍然是哲学学科下面的一个分支。近代人们谈论美,往往谈及的是艺术,而在古希腊,艺术(Techne)适用于每种运用技巧完成的作品,农产品、医药都算作艺术,美的概念宽泛得多,宽泛到“足以将伦理学或数学包含在内”[1]。中国人的美学思维也是在对于宇宙自然的整体观照中诞生的,美学与哲学、伦理学杂糅相交。在中国,集中阐述了这种观照结果的是《周易》、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俗称“三玄”。而《周易》作为“六经之首”,“三玄之冠”,其体现的美学(或哲学)思想更为集中突出,并与西方美学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观物以取象、立象以尽意”与摹仿说
什么是“观物取象”?《易传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从观察天地鸟兽而画成八卦,以阴(--)阳(—)两爻来对宇宙万物作出分类,而八卦就象征自然界八种最基本的事物,如乾象天,坤象地等。这所谓“象”就是为摹仿自然宇宙的形态和内在规律而造的,《系辞上》云:“圣人……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易经》的“象”有来自于自然物象,如日出日落、霜冰等,也有拟自社会生活,如婚嫁、劳作等,这“象”就是模仿的艺术。
对于摹仿的讨论,西方哲学家并局限于对自然的摹仿,而是更高层次的对本真或真理的摹仿。苏格拉底认为摹仿不只是再现自然,而是要“现出生命”,即艺术理想化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它摹仿出了现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易传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所以“象”不止于“物”,而要到达“意”。以乾卦的爻辞为例,从初九到上九爻,龙由潜藏、见于田到亢龙的变化,说明了人成功需要等待时机、他人的帮助以及名盛之时要懂得收敛的人生道理。《系辞》说:“夫《易》者何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这种探求天下之道的精神和理想,就是《易经》的灵魂。由此可知,《周易》的“观物以取象、立象以尽意”与西方的“艺术摹仿自然”、“艺术的理想化”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二、“阴阳对立、刚柔相济”与西方“寓和谐于对立”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认为美就是和谐。他们认为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比例所组成的,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寓和谐于对立”也是中国古老的朴素的美学观念之一,比如《周易》就创立了阴阳的辨证哲学。
中国古人智慧地把握到了繁杂的世界是由阴和阳两种要素构成的。《周易》八卦中乾坤对立、震巽对立、坎离对立、艮兑对立。《系辞上传》云“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而且八卦可以互相转化,“遇乾之坤,遇坤之乾”。此外,好的卦象要上下卦有“交感”,谓“同性相违,异形相吸”,也说明对立产生和谐。《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下传》又说“物相杂故曰文”,和谐寓于阴阳对立之中。
阴阳既然可以转化,刚柔可以相济,那麽美自然也就是相对的了。不仅如此,西方存在的绝对美(柏拉图的理式、中世纪的“上帝”)在中国古代一样存在。老子《道德经》首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是世界的本源,也就是《周易》乾卦中“万物姿始,乃统天”的“天”,道即是真理,表现道的精神就是绝对美,而整部《周易》解说的就是这种难名的“道”。
三、“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与西方“善”的理念
康德认为美与善不同,美是无目的性的,是自在自为的,而善却是功利性的。然而在西方美学的起源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将美和善等同起来。苏格拉底提出了关于美的几种标准如“适称”、“合用”、“得体”,他认为“美必定是有用的”[2],柏拉图认为城邦统治者和护卫者只能听有利于他们德性(包括正义、勇气、智慧、节制)发展的音乐,这种音乐才是美的。
《周易》也是把美和善统一起来的,美即是善。《周易》道:“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发于事业”清楚地说明美是有利害的,真正的美是既要人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和谐。《周易》卦辞中常有元、亨、利、贞四字,亨是亨通,利是有利,贞是合乎正道,都是关乎利害的,直接表明了古人对于人事利害的重视,而人事的亨通顺利就是美。
综上所述,《周易》反映出了古人关于艺术摹仿自然、阴阳对立和谐以及美即是善的美学智慧,这些智慧同西方美学的观点是共通的,说明中西方早期审美思维具有共通性。
注释:
[1]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03).
[2]亚里士多德.回忆苏格拉底[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4.(50).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9
[2]王振复.大易之美: 周易的美学智慧[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