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会
摘 要:“起”这个字在织金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词性活跃,语义范围也很广,当然这与其构词能力的强大有很大关系。本文拟就从词性入手,在古汉语的基础词义上,探析“起”这个字在织金方言中的多种用法,以期能从语义、语法、语用等角度入手,重点分析起丰富的语义内容,以期为构建完整的织金方言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起;语义;语法;语用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3
“起”,音同普通话的汉语拼音,只是声调上存在一点差别,在织金方言口语交际中使用频率极高,构词能力极强,是一个口语高频词。一直以来,学界关于“起”的研究已不少,如,毛继光、夏冰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温州话中“起”的语法化》[1]解释了温州方言中不同的“起”字义及其语法化进程;邱震强《宁乡话“起”字研究》[2]阐述了“起”在宁乡话中词性不同时的意义不同等等,而关于其在织金方言中的研究却还没有,故本着记录以保护方言的目的,本文将对织金方言中“起”的相关释义进行系统的历时的描述。
“起”,《説文》:“起,能立也。从走,巳聲。”[3]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起”的原始义应是“表示由躺而坐,由坐而立。”这也应该是“起床”义的来源。在《汉语大字典(第五卷)》中的解释词条多达36条,这里不再一一陈列,主要摘取几条相关内容如下:“①由躺而坐;由坐而立。②起床。③出发;动身。④引动;兴起。⑤兴建。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开始或完成。⑦用在动词后常跟‘不、‘得连用,表示能(不能)经受住,表示够(不够)标准”[4]等等。以上是《汉语大字典》收录的关于“起”字的释义,那么其在织金方言中有怎样的衍生与义变呢?与古汉语释义有什么关联呢?我们来一一探析。
一、“起”作动词
“起”作实词在织金方言中很普遍,但是字音、字义及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相差不大,最多也仅仅是词义上有些出入罢了。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1、表示建造
“起”作建造义,表示兴建的意思古已有之,如《漢書·郊祀志下》:“起步壽宫。”《新唐書·突厥上》:“趙簡子起長城備胡。”《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田虎就汾陽起造宫殿”等等,在以上释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起”做建造义来使用已经很久,织金方言中的“起”的这一释义应该也是来源于此。
“起”在织金方言中作“建造”义,但是使用范围却很窄,仅仅只能用在“起房子”这一义项,而其他的“建造”却不用“起”,而且“起房子”在织金方言中相当于一个固定搭配,只要是建造这种高大的框架结构式的水泥砂浆建筑物都能用“起”,如也可以说“起个圈”等等。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起”和“整”在织金方言中都表示建造义且可以混用,如“起房子”也可以说“整房子”,区别在于,“整”的使用范围要比“起”更广,因为“起房子”就只指建造房子,而“整房子”可以是建造房子,也可能是指装饰、打扫房子周围的卫生环境等等。
2、表示起床
“起”作起床义,《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孶為善者,舜之徒也。”《禮記·内則》:“孺子蚤寝宴起。”“起”在织金方言中作起床义与普通话的“起床”在用法上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在织金方言中“起”作起床义时省略了“床”这个语素,单独使用“起”来表达“起床”的意思。如:
(1)A:你起咯不有?
B:马上起咯,不晓得你一天喊我起来搞哪样……
上述例子中A询问B有没有起床只单独用了一个“起”字,但是B在回答的时候后半句用了“起来”这个词,加了一个语素,所表达的情感就相对而言要浓厚一些,抱怨以及不满的情绪一览无遗。
2、表示出发、动身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A:“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 (《墨子·公輸》)
B:“説著,便起了席,衆媳婦忙撤去殘席。”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
C:你们明天起身嘞时候叫我哈。
上述例子中,A和B是古汉语中“起”作动身义的释例,C是织金方言的。在织金方言中,“起身”这个词除了“站起来”这个基本义外,也可以用来表示出发、动身,相当于方言中的“走”,延续了古汉语的释义。
4、表示长出(病变的,非生理上的)
“起”作长出义,应是古汉语释义“凸起”的引申。《爾雅·释畜》“犦牛”,晉郭璞注:“即犎也,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夢梁録·歴代方外僧》:“元净,字無象,姓徐,賜紫衣,辨才法師號。師生时,左肩有肉起如袈裟條。”而在织金方言中,有意思的是,“起”作“长出”义后面的宾语大多会重叠。如起泡,用织金方言表达是起个泡泡,与此相似的还有:起个米米(米米即普通话中的痱子这一类的小点点,皮肤病的一种);起个包包、起些点点等等。
5、表示向上
“起”表示向上义需要区别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起”的用法是不同的。这里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起”前面的动词为他动词,后面接“起”这个动作支配的对象,充当宾语。如:他垫/抬起脚(他把脚垫/抬起来);他老起棒棒(他把棒棒举起来)。这里,“起”与普通话中的“起来”的语义相等。另一种情况是“起”之前的动词是自动词,后面不接宾语,而接表示数量的量词。如:你走起点哈(你走快一点)。“哈”是语气词,无实义,只是表达催促的情感。“走起点”中“起”在这里可以看做是“加快速度”的引申。
在这种用法中,可以在动词和“起”字中间添加成分“得/不”,构成可能性趋向补语,表示人或事物能否随动作发生由下而上的位置变动。肯定句式、否定句式以及疑问句式中都可以使用,一般在后面会跟“来”。如:
(1)你拿得起来不?
拿得/不起来。
(2)这个背篼太重了,我背都背不起来。
6、表示“……的样子”
在织金方言中,经常会有“拿个颈子缩起”、“眉毛一皱起”这样的说法,跟在表示状态的语素后面,强调状态,是后置的定位语素。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织金方言中还有“做起”这个说法,如:
(1)哪个逗你呢,你做起你那个鬼样子。
(2)你做起个脸色跟哪个看。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起”都是充当补语成分,补充说明前面的谓语的动作。这是与普通话用法不同的地方之一,因为普通话中没有“做起”这一说法。
二、“起”作助词
“起”作助词,常跟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开始或完成以及表示动作关涉到某物。在古汉语时期“起”就有了这样的用法。唐吴融《野廟》:“日暮鳥歸人散盡,野風吹起紙錢灰。”《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問起根由,至親三口,抱頭而哭。”毛泽东《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我们这次大会的预备会议,从今天算起,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而织金方言中,“起”作助词时,在句子结构中没有实义,只具备语法义。用法也继承并发展了古汉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1、表示动作的开始
(1)他一在人家坐起逗不想走。
(2)从兹点走起克远很嘛。
(3)你挖嘛从兹点开始挖起克啊,你兹个叫哪样?
通过对以上例子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起”作助词,跟在动词后面,有表示动作的开始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句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像例1,“起”后面还跟了另外的表示动作的词,与前面的谓语形成连动式结构,这在织金方言中也并不少见。如站起逗不想动、闲起到处玩等等。
2、表示动作的进行、延续
(1)我热起菜嘞,你嫑走咯,一哈和我们吃了饭再克。
(2)自家拿起钥匙还要找钥匙,你真嘞是背起娃儿找娃儿咯。
(3)我听起嘞,你讲嘛。
在以上例子中,“起”跟在行为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是一种持续的状态,与织金方言中的另一个词“倒”可以互换,意义不变。另外,“起”在表示动作进行的同时,还含有我正在做这件事不能中断去做其他的事的意思。如:
(1)我吃起饭嘞,你喊我搞哪样。
(2)我做起作业嘞,得不倒出克玩。
(3)我上起课嘞,请不到假。
上面的三个例子中,“起”都跟在谓语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状态,在语义、语法以及语用上与普通话中的“着”差不多对等,在这儿也可以换成普通话中的“着”。如“我上着课呢,不能请假。”
“起”作持续性的助词,紧跟在具有持续性特点的动词或者是形容词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性状态,相当于一个持续性的标记,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状态,在语义、语法以及语用上与普通话中的“着”差不多对等。如:
(1)他一天逗晓得在家头做起。
(2)你在兹点趴起整哪样?
上述例子,可用句法形式“动词+起”来表示,后面可接补语,也可不接,但是一般在这种句法形式中不适用双音节动词,述宾式动词可以带“起”,但必须插在述语和宾语之间。
3、表示动作的完成
(1)你作业写起咯不有,老师明天喊交咯哦。
(2)你家包些封起了?明天就七月半咯。
在这个句式中,将宾语前置,“起”跟在谓语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对句型没有要求,适用于任何句型。
4、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起”用拉埃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用在核心动词前做状语。这可以看成是“动词+起”的重叠形式,重叠后不能再加宾语,其后一般要附上语气词“嘞”,且不单独出现。如:
(1)她想起想起嘞又哭了
(2)我茲肚皮扯起扯起嘞痛,可能是闯倒哪样不干净嘞咯。
5、表示能(不能)经受住,够(不够)标准
“起”用在动词后还跟“不”、“得”连用,表示“能(不能)经受住”,“够(不够)标准”。《警世通言·吕大郎還金完骨肉》:“討賒賬不起,不得脱身。”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要学习,不要骄傲,不能看不起人。”这在织金方言中的遗留也是很常见的。如:
(1)冷得不起勒,你站在外边干嘛?
(2)累得不起勒咯,洗脚们睡觉了。
(3)本身自家穷得不起勒,哈要装大款。
(4)饿得不起勒,我妈哈不克做饭,一天只晓得打牌。
上述四个例子中,基本都是“形容词+起”的句法形式,“起”之前基本都是形容词,用来表示存在某种性状。
6、连接趋向补语
织金方言中,“起”可以作为助词置于述语和补语之间,起连接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可以省略,不影响句子的意义。如:
(1)你把兹些东西抬起回克,我不要了。
(2)拿起扫把下来,我扫地。
这里要注意的是,“起”是用在双音节趋向动词与补语之间,加强语气,不具备语法功能的作用。
7、连接结果补语“走”和“跑”
“起”连接结果补语“走”和“跑”,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者动作继续进行;表动作继续进行时,有可能性补语形式。[6]如:
(1)他把家头勒钱偷起跑了。
(2)老师把书拿起走了。
(3)他把车开起跑了。
8、表示祈使
在织金方言中,“起”可以用在句子的开头,作为祈使义,表示命令、请求以及建议等意义。如:
(1)起开,你挡我路了。
(2)起来,一天逗晓得跪在地下玩。
(3)起克看哈锅哈,怕烧干咯哦。
(4)起来克玩哈嘛,你一天睡起做哪樣。
上述例子中,例(1)(2)中的“起”置于开头,表示命令的意义。例(3)则表示请求,可能自己在忙着做其他的事,所以请求另外的人来帮自己去干另一件事。但是,这一用法要限于跟很熟的人才用这种说法。而例(4)中,一般是关系比较紧密的长辈对小辈的建议,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好吃懒做,一天躺着玩手机,所以有时长辈看不过去会这样建议。但是,这其中也隐含了强势的意味在里面。
三、用作介词
“起”作介词由来已久,常放在时间或处所的前面,表示始点,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从”、“自”、“由。”如在五代明宗曹皇后《以皇長子潞王監國令》:“可起今月四日知軍國事,權以書詔印施行。”宋王禹偁《擬罷蘇州貢橘詔》:“起今後本州所貢洞庭柑橘,後見敕旨即得貢進,不得脩為常貢。”杨朔《北黑线》:“起北安到黑河,顶三百多里路程。”在织金方言中也有类似于此的用法,但是“起”置于句子的开头。如:
(1)起学校到我家要走二十分钟路。
(2)起五点钟下课,这么久了你都哈不有走通家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织金方言中“起”做介词用于上述用法时,声调为阳平,与普通话的调有所不同。
四、结语
文中从实词、虚词的分类入手,简要介绍了织金方言“起”的多种不同的用法。用作补语、助词时的词汇义以及语法义都很丰富。另外,“起”用在开头还能表示祈使的意思。与普通话“起”的用法相比,织金方言中的“起”用法以及意义都要丰富得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对古汉语词义的传承与发扬以外,还要考虑有关方言的多方面的因素。关于其原因,还存在着一定的研究空间,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掘。
参考文献:
[1]毛继光,夏冰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温州话中“起”的语法化[J].长春大学学报,2006.
[2]邱震强.宁乡话“起”字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2,17(1):104.
[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3.
[4]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五卷)[M].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12:3475.
[5]吴杰.宜宾方言中“起”字的用法[J].宜宾学院学报,2014,14(9):114.
[6]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成都方言语法研究[M].巴蜀书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