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粒粒
摘 要:华裔作家杨谨伦的绘本叙事小说《美生中国人》是首部入围美国青少年读物类国家图书奖以及首部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普林兹文学奖的作品。《美生中国人》创造性地结合了绘本叙事类小说的文本性和视觉性,对美国华裔的身份取舍、建构以及身份继承、接受进行了新的探讨,将华人移民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了最佳呈现,展示了美国华裔身份建构、认同的曲折过程。
关键词:华裔;《美生中国人》;绘本叙事;身份建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2
一、《美生中国人》的创作背景
(一)美国华裔生存状况变迁
在考证了华人移民史后,华人作家张纯如在她2003年出版的《在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中写到:“我们漂泊在大洋的两岸,而两岸的人民都以陌生的眼光打量着我们。没有人愿意承认,我们是属于他们那个海岸的。”[1]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反映了所有离散族裔在离散过程中的心声,而对于美国华人来说,这样的漂泊史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然而与一个多世纪前,多数华人移民从事的低技能、低收入工作,并遭受到社会乃至政府的种族歧视不同,如今,华裔美国人已经成为了美国社会中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族群。同时,华裔对于他们自身的公共生活、资产状况以及国家发展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其他族裔。
(二)《美生中国人》的文学和社会价值
面临当今美国社会中种族和种族主义所呈现出的动态变化特点,华裔美国作家对故事主人公命运变化的刻画,心路历程的把握都变得更富挑战。而《美生中国人》可以说是在这样一个变迁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美生中国人》的作者杨谨伦是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这类人习惯被他们的父辈称为“ABC”,是“American Born Chinese”(美生中国人)的缩写。杨谨伦在他的《美生中国人》里便以半自传的方式讲述了身为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的种种遭遇。但不同于其他华裔文学形式,《美生中国人》是一本绘本叙事小说,并且是美国第一本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s)的创作图画小说,杨谨伦也是57年来首位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青少年读物类的华裔作家以及首位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普林兹文学奖的华裔作家。
二、《美生中国人》的华裔身份问题探析
(一)《美生中国人》的故事脉络
《美生中国人》讲述了三个平行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作者根据中国16世纪小说《西游记》中猴王孙悟空大闹天宫又最终醒悟并决心跟随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部分的描述;第二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人男孩儿王瑾在以美国白人为主流的学校环境中成长以及所遭遇的种种问题;第三个故事则是关于一个叫丹尼的白人少年和他的表哥钦奇---一个华人刻板形象代表之间所发生的摩擦。这三个故事看似互不关联,但作者却以身份的转换和认同为主题将它们巧妙地编织到了一起。在故事的最后,几个人的身份逐个被揭开。丹尼就是之前的王瑾,他是王瑾希望获得的白人身份的幻化,而钦奇则是孙悟空的化身,达到帮助王瑾认识并最终接纳自身身份的目的。
(二)身份探寻、认同和接纳的主题
《美生中国人》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关于身份的探寻、认同和接纳,但却是通过颇具寓意式的身份转换得以实现的。故事中自我身份认同与社会或他人身份认同间的错位,分别表现在了孙悟空、王瑾两个人物身上。在第一个故事中,孙悟空兴致勃勃前往参加蟠桃宴,但却被天庭的侍卫挡在了门口。猴王孙悟空声称自己是神有资格赴宴,而侍卫却回答他说“你可能是王,你甚至可能是神,但你仍然还是一只猴子”。[2]在第二个故事中,主人公王瑾是一个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男孩儿,后来举家搬到了以白人为主的社区。在白人小孩为主的学校里,王瑾经历了一系列由于他的华人移民身份造成的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创伤。尽管王瑾是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华人,是第一代移民的后代,他的文化身份是建构在美国土壤上的,相较于第一代移民,王瑾无论在历史习惯、价值观、信仰,或者语言、情感上与中国的纽带都不再那么紧密,但他的生物身份即他的生理特征、样貌特征还是让他明显区别于他的白人同学。因此,他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仅凭他的生物身份就自然地把他看作是华人,并且将他们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加诸在了他身上。由于身份所遭受的偏见和恶意,让王瑾备受挫折,他主观地渴望改变这一状况,因此在第三个故事中他将自己幻化为了丹尼——一个白人少年。在前两个故事中作者将孙悟空是猴还是神,王瑾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的身份困惑颇具寓意地进行了类比,他们都同样经历了自我身份认同与社会或他人身份认同间的错位。
三、美生中国人的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
“身份总是被建构出来的表征体系,正是通过否定的视角确定了其肯定的成分,必须通过他者的视角才得以建构自身。”[3]以王瑾为主体来看,他的身份定位不是他自身能决定或实现的,而需要透过周围的他者得以建立。王瑾是第一代移民的后代,他的父母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在美国并一直生活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因此,王瑾不同于他的父母一代,不同于华裔美国文学中时常描写的父母辈那样具有根深蒂固的 “文化中国”情节,与原住国有着割舍不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相较于因为战争、离乱或者学业、生存离开中国的第一代移民,像王瑾这样的美生中国人更缺乏中国文化之根的滋养。甚至他们的父母都对他们这样有着华人血统长着华人面孔,成长在美国文化环境却对自己的文化故国缺乏了解认识的美生中国人感到失望。同样作为美生中国人,华裔作家李柏川回忆他常常听到第一代移民教育自己在美国出生的孩子 “你们这些ABC以为你们什么都不用做就能不劳而获吗?”[4]第一代移经历过筑铁路、挖金矿、卖苦力的艰辛岁月,忍受过 “排华法案”中来自美国政府对华人移民的种族歧视,靠着智慧与辛勤拼搏实现着自己的 “美国梦”。第一代移民有着更多对祖国割舍不掉的情感、精神、文化上的强烈依恋,而这些正是他们的下一代,在美国教育环境成长起来的一代所缺少的。这使得美生中国人的自我身份认同更为复杂。一方面,他们的文化根基更为多元,与故国的纽带更为松散。当他们遭遇身份认同的困惑时,无法像他们的父母辈那样从与故国的情感、文化千丝万缕的连结中寻找慰籍。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被美国主流文化完全接受。尽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华人移民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都有了飞跃式地提升,但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却仍然存在。小说中王瑾的同学对华人的印象,以及钦奇这样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是建立在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上的。钦奇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对早期华工的侮辱性质,如同把黑人叫做黑鬼(nigger)一样,把中国人叫做chinky也是一种带有种族歧视的蔑称。早期美国电影中出现的华人男性形象,要么是唯唯诺诺的低下苦力劳工,要么是狡黠邪恶的如陈查理或傅满洲类的人物。钦奇的人物形象综合了19世紀及20世纪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他长着一副大龅牙,梳着清朝辫子,穿着中式褂子,脚蹬一双功夫鞋,这些都是19世纪华人劳工的典型形象。并且,钦奇在学校里每每争抢回答问题,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上都表现突出,这也正是20世纪对华人“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王瑾的同学把他和这样的刻板印象捆绑在了一起,认为他们是同类或者具备相似性。面对这样的偏见,王瑾产生了严重的身份焦虑感,他拒绝接受社会施加于他的刻板形象,最终将自己幻化成了一个白人男生,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华人身份,割断了与祖居国以及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自己心目中真正的“美国人”。王瑾所处的困境也正是多数美生中国人的困境。他们一方面缺乏对故国的归属感、依恋感,让他们遭遇身份认同困境时无法从文化的根上获得精神支撑,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主流文化中的“他者”,背负着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疏离感。
参考文献:
[1]Iris Chan. 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M].Viking Childrens Books,2003.
[2]Gene Luen Yang. American Born Chinese[M].First Second Book,2006.
[3]Stuart Hall.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d-System: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Identity[M].Macmilian in Association with Department of Art and Art Histo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1991.
[4]Eric Liu.A Chinmans Chance[M].Public Affairs,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