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功能损害因素研究

2018-02-12 19:16贾强胡高武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鼻咽癌

贾强 胡高武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鼻咽癌患者120例为观察组,比较放射治疗前后的电测听相关检查结果。选取健康人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听功能情况。结果:放疗半年后,观察组中度以上听力损伤所占比例7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中度损伤与治疗半年后相比有所缓解,但仍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放疗治疗会对鼻咽癌患者的听功能造成明显不利影响,需加以关注,从而减少损伤,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 放射治疗;鼻咽癌;听功能

本研究选取近3年120例鼻咽癌患者,对其听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鼻咽癌患者12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鼻咽癌相关诊疗标准,且满足放射治疗操作指征。本组男67例,女53例,年龄34~61岁,平均(43.65±2.72)岁。与此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男60例,女60例,年龄33~63岁,平均(43.14±2.77)岁。本研究病例收集满足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且患者本人或家属对临床诊治情况知情。

排除标准:①临床就诊资料缺失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器质性病变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③合并明显诊疗风险者;④无法定监护人者;⑤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方法:对所选120例鼻咽癌患者均开展放射治疗,照射位置包括鼻咽部、颅底、颈部等,每周照射5次,2.0Gv/次,时间6~7周,总剂量60~70Gv。

观察指标: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电测听仪器,对本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高频、中频、低频声音感知能力开展测试。根据检验结果,对平均语言频率纯音听阈进行分级,按照国际标准,分为5个等级:①轻度耳聋:近距离听话无困难,听阈26~40dB;②中度耳聋:近距离听话比较困难,听阈41~55dB;③中重度耳聋:近距离大省听话困难,听阈在56~70dB;④严重耳聋:在耳边大声讲话,患者方能听到,听阈水平71~91dB;⑤全聋:即使在耳边大声呼喊,患者也无法听清声音,电测听结果显示其听阈水平>91dB。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听力情况:观察组放疗半年后听力明显减退,中度以上听力损伤所占比例(75.0%)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中度损伤与治疗半年后相比有所缓解,但是仍高于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鼻咽癌患者发病后,鼻咽癌肿瘤本身可对患者听功能造成直接性影响,使患者听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大量的资料证实,放射线对耳蜗及神经组织的损害明显存在延迟性和滞后性。虽然放射线对耳蜗的损害已在部分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但在人体尚缺乏足够的组织学依据,很多观念仍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加以证实。权威文献报道认为,放疗、化学药物同样能够对鼻咽癌患者听功能造成严重损害,以放疗最为严重。这是因为放疗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射线可对患者中耳造成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放疗治疗射线不仅对中耳损伤较重,也可对内耳、蜗后产生较大影响。这种情况下,由放射所带来的耳部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制约。为此,如何提高鼻咽癌患者听觉传导系统功能,减少辐射作用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并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是临床医师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应该重点思考的课题。放射线对听功能的损伤比较严重,不少学者对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开展相关检测,发现患者可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腭帆张肌出现神经源性麻痹,加之患者合并水肿症状,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中耳炎发病风险。

本研究结果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放疗半年后听功能受损情况最为严重。但是,权威文献报道认为,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半年后,鼓室导抗图异常型所占比例(95.0%)最高,与本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治疗1年后,观察组异常型与治疗半年后相比有所减少,但是仍高于治疗前(P<0.05)。

陈锦生在其临床著作《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功能损害因素分析》中,将研究时间延长到3年,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证实,鼻咽癌患者放疗半年后,听力损伤、鼓室导抗图异常达到最高,且随着治疗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听功能损伤程度可出现一定缓解,与本研究所得结果相符。上述研究结果证实,放疗半年后,鼻咽癌患者听功能损伤较重,需加以关注。

总而言之,放疗能够损伤鼻咽癌患者听力,但是听功能呈现起伏式变化,损伤类型为不可逆。但是,本研究时间较短,随访时间仅1年,应在日后相关研究中适当延长研究时限,从而不断丰富研究内容,为患者的良好预后创造更多条件。endprint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鼻咽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基于自设计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放射治疗文件的读取和显示
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