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桂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方法 2013年5月—2017年7月于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对其药物治疗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用药情况作为依据,分为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治疗组,对比了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频次最高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为46%,其次为阿卡波糖、格列齐特、人胰岛素30R、瑞格列奈,格列本脲的应用频率最低;口服药物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要高于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低的血糖达标率,临床上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抗糖尿病药物;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079-02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的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现阶段,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发生率高达9.7%。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及时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为此,2013年5月—2017年7月该研究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糖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其血糖控制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8.01±5.12)岁,平均病程(12.45±1.26)年,男性65例,女性35例。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均超过1年,体BMI(质量指数)在18.5~35 kg/m2之间,并且均正在采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超过3个月。患者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者;符合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者。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外伤者;心脑血管卒中者;急性感染者;药品滥用者;存在精神疾病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糖尿病高渗状态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严重胃肠道疾病者;肾功能异常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出正常水平2倍以上者;肝功能存在异常者。
1.2 方法
于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对其药物治疗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的内容包括:对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患病情况进行了解;对患者近3个月内应用的降糖药物进行分析,并且将其具体用药情况作为依据,划分患者为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指导每例患者进行体质量、身高的测量,并将其记录下来;对患者入院后第2天的血浆葡萄糖、2 hPG(餐后2 h血糖)、FPG(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测量;对患者入院之后第2天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量,如果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则可以将其判定为血糖水平得到了合理控制,将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患者分成血糖未达标组与血糖达标组。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量。低血糖具体判定标准:血糖水平在4.0 mmol/L以下或者有低血糖症状出现[1]。
1.3 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近3个月内的降糖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②对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③对比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纳入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χ2来检验,并分别用(x±s)、[n(%)]表示、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糖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该研究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近3个月的降糖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两大类型,按照其使用频次,对其按照从小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具体如下:①口服降糖药物:那格列奈、匹格列酮、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齐特、阿卡波糖、二甲双胍。
②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人速效胰岛素、猪胰岛素、人胰岛素 50、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人胰岛素30。综合以上所有降糖药物,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为46%,其次为阿卡波糖、格列齐特、人胰岛素30R、瑞格列奈,分别为22%、20%、16%、12%,格列本脲的应用频率最低,所占比重为2%。
2.2 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患者基础资料分析
该研究中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体重指数)为(24.6±4.5)kg/m2,HbA1c(糖化血红蛋白)为(8.5±1.8)%,2 hPG(餐后2 h血糖)为(13.8±5.0)mmol/L,FPG(空腹血糖)为(8.6±3.4)mmol/L。将100例患者药物应用情况作为依据,可以将其分为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每组患者50例,其基础资料见表,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两组患者HbA1c、BMI、2 hPG、FPG以及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胰岛素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1.52±7.58)年,要长于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的(8.02±2.28)年(P<0.05)。见表1。
2.3 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
口服药物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发生率为2%,胰岛素治疗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发生率为8%,对比可知,口服药物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口服药物组中有21例患者血糖高达标,29例患者血糖未达标,血糖达标率为58%;胰岛素治疗组中有18例患者血糖达标,32例患者血糖未达标,血糖达标率为36%。对比可知,口服药物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要高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多数研究认为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是导致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并且表示有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临床诊断时,有一半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出现了减退的现象,患者分泌出来的胰岛素已经远远不能够对血糖代谢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并且患者的病程越长,胰岛β细胞功能减慢速度也会相应的增快,高浓度的血糖水平会直接损伤患者的胰岛 β细胞功能功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再加上由胰岛素介导的葡糖糖转运功能减弱,进而会促使其血糖水平出现恶性增高的现象。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降低1%,患者死亡或者出现糖尿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也会相应降低21%,微血管疾病的危险率能降低37%左右[2]。现阶段,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控制力度还有待加强。有学者对我国30家三甲医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所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HbA1c水平为7.5%,只有11.5%的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还有38%左右的患者HbA1c水平超过了7.5%。该研究通过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为(24.6±4.5)kg/m2,HbA1c为(8.5±1.8)%,2 hPG为(13.8±5.0)mmol/L,FPG为(8.6±3.4)mmol/L。患者的平均HbA1c为(8.5±1.8)%,多数患者的HbA1c水平超过了7.5%,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较长,具有较差的胰岛素功能,所以会对其血糖控制情况造成影响。其次,也有可能是因为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没有达标,所以难以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作为依据,该研究中将血糖控制达标的标准设定为HbA1c水平低于7.5%,结果显示口服药物组中有21例患者血糖高达标,29例患者血糖未达标,血糖达标率为58%;胰岛素治疗组中有18例患者血糖达标,32例患者血糖未达标,血糖达标率为36%,口服药物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要高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胰岛素治疗组患者的病程要比口服药物组患者长,其胰岛素功能较差,血糖水平会在较大程度上波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将胰岛素治疗启动的时间较晚,所以难以实现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其次,该研究结果还显示,口服药物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发生率为2%,胰岛素治疗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发生率为8%,口服药物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这说明胰岛素治疗组患者有明显低血糖反应出现,为了对该现象进行有效预防,患者通常会进餐,难以对饮食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促使其血糖水平难以进行有效控制。
该研究对患者采用降糖药物的類型进行分析后可知,使用频次最高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为46%,其次为阿卡波糖、格列齐特、人胰岛素30R、瑞格列奈,格列本脲的应用频率最低,这与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相关建议相符合,在患者没有用药禁忌症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首选二甲双胍对其进行治疗。而格列本脲虽然具有较强的降糖作用,但是该药物容易引发低血糖,所以促使其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受到了较大限制。有学者通过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之后发现,将血糖控制强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患者的死亡风险性降低,但是,强化控制血糖后,会在很大程度上将重度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胰岛素强化控制方案。在有低血糖事件发生的情况下,相对于没有低血糖的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要高出79%左右[3]。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低的血糖达标率,低血糖、超重、胰岛素治疗迟是影响血糖达标率的重要因素,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此来实现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将其生活质量提高,对低血糖的出现进行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 张银.2型糖尿病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2(8):48-49.
[2] 赵月兰.临床药师在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治疗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2):134-137.
[3] 樊宝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2012-2014年糖尿病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35(14):2175-2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