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

2018-02-12 15:31洪本俊
财税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摘 要 会计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预防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并不十分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逐渐受到关注,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远远落后于会计内部控制理论的建设,需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进行综合性分析,完善和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建设。

一、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对其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自身对会计内部控制认知的偏差直接导致其财务监管工作的进行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相关管理层对会计方面的法律和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深入了解,因此其不够重视会计内部控制方面的内部监督和管理工作。或者是在其运作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现某些明显的问题时,事业单位才会真正重视起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但是此时已经无法对之前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弥补和纠正。因此,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知偏差是导致其内部控制工作执行效果较差的最基础原因。

2.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相比于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得到政府的保障,因此没有太多的经营压力,这也直接导致其缺乏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原动力;再者,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这就导致其在处理相关的财务问题时缺少严格、专业的参照标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人为的主观臆断。而且即使有些事业单位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其实施效果也多不理想,即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总是走形式,而没有落到实处。

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容易忽略的重要一点就是,应建立专门的会计内部控制部门,要有具备一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门的会计业务人才来进行相关管理工作。这是因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极高,但是社会中普遍缺乏此类人才,因此现阶段的事业单位中任职的会计工作人员多为缺乏专业知识素养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能力不足的业务人员,其在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效率较低,而且工作过程中极易错误。

4.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未融入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

我们发现很多的事业单位都不能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很好开展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这两项重要工作,这两者同时也是确保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健全的必要组成部分,这即是因为事业单位的不重视也是由于其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事业单位通常没有做到提前编制财务预算,而且即便是编制了预算其内容也不够科学合理和细化,如相关预算衡量指标的缺乏或者不符合现实情况,只是以过去的财务情况作为行动标准,这往往导致其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不能与预算紧密结合,产生的差异过大。

相比传统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现如今的事业单位所面对的风险已经越来也明显,也越来越大,因为其业务活动所涉及的范围正在不断延伸,对外关系也日渐复杂起来,因此当事业单位没有在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将可能导致其财务状况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5.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不足

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未建立针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部门或专门机构,即使成立了相关部门,其执行效力较弱因而监督管理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更多的是事后管理和控制,也没有做到细化监管工作,再进行核查时存在诸多漏洞,这些不足均会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

1.提升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首先单位可以形成相应的会计内部控制目标以及主体,并明确该目标能够起到的作用,其主体保障这些规章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这对建设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就是转变单位的发展意识,让事业单位对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能够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度实施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2.员工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现代社会发展,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人才与人才之间的对抗。在事业单位中,为单位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控制。因此,应当定期性组织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让员工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完善,最终让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加强部门预算控制

首先,事业单位要在预算编制上重视预算控制的作用,在具体业务经营中以预算控制为指导,并提高本单位的风险防控意识;其次,事业单位要加强自身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的水平,提高预算控制的全面性和精确性,通过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促进会计工作部门在风险评估中的控制作用,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风险应急处理方案。总之,就是在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中加强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的应用,提高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4.完善监督体制

为了能够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制得到健全,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财务监督体系。因此,在进行财务体系结构的完善中,需要对不同的财务体系结构进行等层次的优化,并根据财务的体系变化情况对财务监督机制进行相应的控制。在整体的监督层面,一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监督控制:

(1)保证财务体系管理具有创新性。在进行监督机制的控制中,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变,可以对其监督的方式进行优化,尤其是在事前的预警及事后的监督控制能够使得其整体的评选机制得到初步性的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其财务监督的各个细节能够监督到位。

(2)建立一套迅速有效的信息反馈体系。在进行业务层面体系的财务监督过程中,需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其相应的软件进行良好的开发。这样,通过互联网终端的控制让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更加明确。同时,在进行信息整理与储存的过程中,还要对其财务数据进行信息方面的整体提供,并做好财务监督与预测分析。通过综合的预测分析,可以使得其整体的监督重点更为突出。在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中,会计核算与资产综合管理相结合。这样,在发展单位的资产管理中,其会计核算制度的综合管理效果也会更为明确。与此同时,财务部门需要对专职财务人员的业务管理进行整体性的控制。这样,通过整体性的控制操作,對审批的整体资金进行相应的拨付。最后,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财务监督机构,对会计的财务报表及账簿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最终使得内部监督机制得到良好的完善。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相当关键,它能够使单位财务体系结构得到全面的完善。在进行财务结构体系的控制中,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会计体系结构进行监督,最终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结构得到全面性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志红.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5):270.

[2]王晓荣.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J].中国市场,2015,(40): 134-135.

[3]张海英.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7):25-26.

[4]熊政德.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财会通讯,2012, (02):154.

作者简介:

洪本俊(1975年12月7-)云南晋宁,汉族,中级(会计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会计工作。

猜你喜欢
会计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