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的研究生动物遗传资源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8-02-12 20:14薄东东刘桂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交流平台遗传研究生

薄东东,刘桂琼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动物遗传资源学是农林生物学科的重要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家畜遗传资源的现状和起源,种群遗传演变,遗传学标记研究,遗传资源的调查、系统分类、保护、开发、数据库建设等内容[1],是一门以家畜遗传资源为研究客体的科学,对于加深研究生对遗传资源的认识,增强对群体遗传和数量遗传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该课程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冗余、教法死板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等问题。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收集、汇总、交换和分配的重要渠道[2],对经济、社会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其衍生出的“互联网思维”,对于现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衍生出的“互联网思维”,即开放性思维、平等性思维、协作性思维、共享性思维、用户及平台思维、简约及极致思维[3],其先进、丰富的内涵对于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吸收借鉴“互联网思维”,针对传统课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对动物遗传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拓展教材内容,改进课堂教法,增强教学深度,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习能力。

1 以教材为基本出发点的互联网内容拓展

动物遗传资源学教学曾经较长一段时间就是以 《动物遗传资源学》(常洪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中国家畜遗传资源研究》(常洪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田兴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为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上述教材虽然覆盖了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但是长期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冗余、死板的问题,不但使得排课压力过大,还极大地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广度,该种只靠1本教材的教学方式亟待革新。

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进行研究生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其开放性[4]。在研究生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中坚持开放性,在相对宽泛的范围内对教学内容和教材资料不设限,任何与动物遗传资源学有关的内容和教材资料均可加入教学。在该思维影响下,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和线下的丰富资源[5],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充实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内涵,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和深度的目的。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本着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原则,鼓励研究生把学习范围拓展到网络数据库等互联网内容,其他来源的与本课程相关、有利于学习的材料,也均可作为参考教材;带动学生参与修订新版《动物遗传资源学》教材工作,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数量遗传、种群遗传演变等领域所取得的进步进行系统的整理,通过该过程,加深了研究生对该课程的认识。

开放性思维的一大体现就是各种开放性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搭建开放性高的学习交流平台,将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接受学习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提高研究生学习和交流的效率[6]。在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腾讯QQ、微信等新兴通讯软件,建立交流群组,学生和教学者均可在其中畅所欲言,并保持教学资料的实时更新,这些平台的应用有效地延长了教学交流链,拓展了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以“学生主讲,教师辅助”为主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学资源集中于教师,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讲,授课过程是单向的,教学效率低下,教师任务繁重。为了克服传统授课方式的固有缺陷,该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前,按照各章节内容的难易和多少,分配给每名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设定适度的任务量要求,鼓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以“学生主讲,教师辅助”的形式进行授课,主讲学生将事先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以及结束后听众均可就课堂内容提出想法,课堂上鼓励学术讨论;课后,主讲学生团队整理章节内容,将课堂上新获得的内容扩充到章节原有内容中,同时整理课堂上学术讨论的内容。

平等就是“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等级化”[7]。在平等性思维指导下,可以一改传统课堂的诸多缺陷,倡导和建立平等、活跃、思辨、健康的学术氛围,促进思想碰撞,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8]。为了激励思想碰撞,每堂课都会设立适量开放性题目,作为课堂讨论环节的素材,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有秩序地自由发言,营造学术辩论氛围,该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3 考核以课程论文为主,拓展教学深度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受知识点的覆盖程度和选题的深度影响,试卷往往难以全面衡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该问题,笔者对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该课程的考核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主讲学生团队授课评分,占总分的30%;课程内容的整理和修订评分,占总分的20%;课程论文撰写评分,占总分的50%。

主讲学生团队授课评分在每次课堂结束时进行。听讲学生当场对主讲学生团队的授课水平进行打分,以百分制记分。评分依据为主讲人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讲课流利程度、课堂氛围、解答问题情况和学术讨论情况。此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术讨论的学生能够得到额外加分。该种考核方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加深研究生对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研究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都会向每个主讲学生团队分配其主讲章节的电子文档,主讲学生团队成员需要协作完成该章节内容的完善和修订工作。课程结束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整理和修订情况进行评分,考察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框架的完备程度、整体内容的充实程度、行文的逻辑性、新内容的拓展程度。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和修订的过程中,研究生的逻辑归纳思维得到了锻炼,书面表达水平大为提高,对学术领域新进展的跟进能力显著增强。

课程结束后,每名参课学生都要撰写一篇课程论文。课程论文的题目可以自由选择,但必须与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相关,其题材原则上不限,格式以正规学术出版物为标准。毋庸置疑,学术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出一篇逻辑清晰、言之有物、行文流畅的学术论文是一名合格研究生的学术素质要求。通过该种考核方式,参课学生能够获得宝贵的学术论文撰写经验,其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得到极佳的锻炼。

最终,将主讲学生团队授课评分、课程内容的整理和修订评分、课程论文撰写评分,按照各项的加权值进行计算,得到课程成绩。该措施有效地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主动性。

4 互联网思维下研究生动物遗传资源学教学改革的效果

笔者在设计动物遗传资源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互联网思维,建立了课程微信群。由该群组构成的网络交流平台,成为师生、学生间学习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学效率明显提升。据统计,该课程交流平台的总参与人数为21人,每日平均18人在线,在授课期间每天都有至少1或2场讨论,该交流平台使得研究生对相关知识的关注程度大为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以该交流平台为媒介,授课教师与参课研究生共同商议修订教学内容达6处,极大地发展学科知识体系和扩充了知识细节。

由于该学科在课堂上采用了“学生授课、学生提问、全体讨论、教师点评”的模式,使学生参与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思辨性思维成为习惯。学生授课约占课堂时间的25%,提问及解答问题约占课堂时间的33%,而话题讨论所占时间最多,约占42%,每堂课学生所提问题达到了平均15条,讨论话题数5个以上,每个话题讨论时间达到了平均10min,显示出该课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还是一门新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目前选课人数较少,但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采用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建立了课程自身的交流平台,扩大了讨论环节所占比重。通过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合理有效地配置了教学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另外,在互联网思维中的大数据思维和跨界思维的指导下,针对动物遗传资源学课程,完善了目前的教学交流平台,加强了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并与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学平台进行整合,为研究生的课程改革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

该课程改革着力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所形成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采用“学生主讲,教师辅助”的模式,有效地克服了研究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等缺陷。学生通过讲课提高了学习主动性,以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该课程的改革鼓励学术讨论和辩论,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发讨论、启发思辨,受到了研究生的欢迎。

致谢:感谢导师姜勋平教授为本文写作提供重要建议。

猜你喜欢
交流平台遗传研究生
非遗传承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