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内数字依次为期号、页码)
哲学·社会科学总论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制度自信的深厚根基
张士海,孙道壮(1,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历史溯源、当代发展与新时代阐释
庞庆明,郭志伟(1,3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王钰鑫(1,46)
论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特征
赵伟力,艾 强(1,54)
我国的政党政治与协商民主:共生历程与契合维度——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
李 芳(1,59)
论《物理学》第一卷中“缺失”如何成为本原
徐开来,王 哲(2,47)
论中国封建主义话语的思想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刘怀玉,章慕荣(2,55)
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话语的哲学重构
胡军良(2,67)
非实在的罪——论巴特的罪观兼与东正教罪观的比较
张少博(2,75)
鲍德里亚“需要之解构”思想探微
马新锋(2,84)
全民医保与健康中国:基础、纽带和导向
仇雨临,王昭茜(3,40)
签而不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为何阻滞
高和荣(3,48)
健康扶贫的治理逻辑、现实挑战与路径优化
翟绍果,严锦航(3,56)
府际合作治理视域下医养结合部门协同研究
栾文敬,郭少云,王恩见,胡宏伟(3,64)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黄国武(3,74)
延安时期文化社团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
杨 洪(4,84)
论实事求是的四种实践理性精神
秦 燕,刘 顿(4,91)
唯物史观视野中伦理变迁的根源及效应——以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演变为依据的考察
张永奇(4,99)
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层解读
刘建军(5,5)
筑牢三大基础 融通思想学术——兼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卢黎歌(5,13)
从“人类解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观的演进历程
张学广,秦海力(5,21)
人类史上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论马克思的伟大人生、伟大人格和伟大贡献
任晓伟(5,30)
城市低保制度的功能定位和实践机制及演化逻辑
张永春,黄晓夏(6,61)
童年期家庭经济状况对个体健康的长期影响研究——以医疗保险为视域
郭 林,管理定,韩 磊(6,71)
期望确认度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忠诚度关系实证研究
吴玉锋,周嘉星,伍 勇(6,82)
子女越多农村老人越幸福吗?——兼论代际支持对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聂建亮(6,91)
法学
美对华启动301调查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易继明,李春晖(1,65)
实景历史舞剧著作权保护研究
王思锋,姚宏涛(1,82)
新闻类作品著作权法律保护研究
张 平,徐美玲(1,88)
传统法律观及其蕴含的法治基因
段秋关(2,105)
论宋代民事法律的近代因素
杜 路(2,11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事实与规范审视
闵 凯(2,120)
“一带一路”法律供给机制研究
蒋新苗, 朱雅妮(3,83)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遗产国际区域合作的法律思考
王云霞,张 蕊(3,90)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遗产法中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确立
梁岩妍(3,99)
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全面推进依宪治国
莫纪宏(4,3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宪法学分析
王广辉(4,46)
“中华民族”入宪:概念由来、规范释义与重大意义
熊文钊,王楚克(4,5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建设
李明德(5,37)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和方向
易继明(5,50)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及其改革
李春晖(5,64)
我国知识产权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詹 映,邱亦寒(5,75)
情报为中心的“靶向”反恐机制构建——以《反恐怖主义法》实施为背景
冯卫国,李 恒(6,124)
南海仲裁裁决涉及执法活动的法律分析
杨 瑛(6,133)
经济学
资本结构与产能过剩——整合微观-中观-宏观分析的拉赫曼视角的解释
武玲娣,周 明(1,9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逻辑探讨
申 田,马强文,严汉平(1,105)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结构优化机理研究
蒲晓晔,[奥]Jarko Fidrmuc(1,113)
基础教育投入不均会扩大城乡消费不平衡吗?——基于多重面板门槛模型分析
王欣亮,刘 飞(1,119)
“一带一路”境外企业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
白永秀,宁 启(2,5)
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国文化遗产旅游合作机制研究——基于中亚五国居民调研视角
李耀华,姚慧琴,王会战,刘必强(2,14)
基于“一带一路”构建西部地区外资集聚平台研究
庞 鹤,王 珏(2,23)
“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传统西商精神的挖掘与重塑
陈 静,窦 鹏(2,31)
理解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任保平(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宏观调控的转型
师 博(3,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中心论思想的渊源与创新
岳利萍,毕冬一(3,23)
世界格局新变化的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康 蓉,冯 晨,张 妍(3,32)
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的杠杆效应研究
郭立宏(3,109)
新时代我国城乡差距的内涵转换及其政治经济学阐释
高 帆(4,5)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增长率变化的生产率解释及其短期预测
茹少峰,魏博阳(4,17)
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本源与中国智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高 煜(4,27)
易地扶贫搬迁机制体系研究
白永秀,宁 启(4,62)
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效益评价:理论依据与体系初探
鲁 能, 何 昊(4,7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创新
何爱平,安梦天(5,84)
构建命运共同体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宋 宇,唐超峰,任保平(5,94)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演进、特征与展望
吴振磊,张可欣(5,101)
易地移民搬迁的历史演进与理论逻辑
吴丰华,于重阳(5,112)
法国调节学派与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之比较
[美]大卫·科茨著,田方萌译,孟捷译审(5,121)
论经济学的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
李义平(6,5)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
钞小静,薛志欣(6,12)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的企业扶贫模式探析——基于恒大集团大方县扶贫的经验
郭俊华,边少颖(6,43)
习近平关于精神扶贫的相关论述研究
王 怡,周晓唯(6,53)
历史学
简论宋朝的治军特点与边防困境
陈 峰(1,5)
论光武中兴与军事领导体制改革
赵国华(1,14)
宋代边防立法考述——以军法为中心
张 明(1,21)
秦始皇陵所见帝国文明宇宙观
段清波(2,90)
西汉帝陵朝向新探
朱晨露,赵钧陶(2,96)
留日浙籍学生与近代中国
桑 兵(3,118)
19世纪英国对阿根廷的移民及其影响——以“移民殖民主义”为视角
卢玲玲(3,127)
沙特阿拉伯的“王储新政”透视
王 猛,王丽君(4,140)
从委圭边界争端看美国崛起中对外政策的和平主义面相
白建才,杨盛兰(4,150)
论《大学》的平等权利思想
孙尚勇(5,130)
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
高 强(5,137)
佛教“灵峰派”的定位及归属问题新议
李利安, 谢志斌(6,102)
明清时期陕西书院的祭祀及其社会意义
黎文丽(6,110)
略论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马金保,陈国庆(6,117)
文学
论中国古代文学共同体的形成机制及其阐释学意义
李春青(1,128)
“公共阐释”论
谷鹏飞(1,139)
《白鹿原》:文学经典及其“未完成性”
周燕芬, 马佳娜(1,149)
“意义之在”与“人的存在”:陈忠实短篇小说的生命书写
李 瑞(1,154)
赵望云抗战时期的美术实践与艺术思想——兼论长安画派的思想源头
张俊杰,屈 健(1,160)
中国当代荒诞性油画的美学特征与表达拓展
唐 萍(1,166)
多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土耳其家庭伦理电影
杨 欣(1,171)
“一带一路”建设视阈下语言规划之语言能力与服务
徐 琳,胡宗锋(2,40)
阐释的“公共性”何以可能?
陈 海(2,126)
“公共阐释”的理论价值与有效性
王银辉(2,133)
论弥尔顿的政治十四行诗——兼论弥尔顿对英语十四行诗的贡献
陈敬玺(2,140)
蔡元培美育思想与孔门仁学
左剑峰(3,135)
身体美育:一种美育新形态
王亚芹(3,143)
文学为体,网络为用——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两难境遇
赵小雷(3,151)
文化张力与现代中国美学理论建构的路径选择——宗白华美学的一种启示
王德胜,王 倩(4,108)
现代中国美学前期建构中的佛学因素略论
杨 光(4,117)
人生体验与生命安顿——现代新儒家的美学精神
刘建平(4,128)
当代法国社会学派文学经典化理论的演变——从布尔迪厄的“文化场”到卡萨诺娃的“世界文学空间”
芮小河(5,148)
一只把头藏在翅膀下的鸽子——《奥勃洛莫夫》新论
李建军(6,23)
从鲁迅到贾平凹——中国现当代文学疾病叙事的历史变迁
姜彩燕(6,36)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模式构想
张亚蓉(6,142)
城市电影中的西安:以阶层、性别、城市化为维度的考察
杨 欣(6,151)
新闻传播学
民国西安易俗社秦腔媒介传播考述
李有军(5,157)
社会转型中“话语空间”的博弈与网络舆论引导
高小燕(5,166)
书评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的理论和政策导向——评《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
郭立宏(2,147)
“学莫便乎近其人”——《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谫评
马 颖,刘炜评(3,158)
系统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的一部力作——评方光华主编《中国百年文化思潮》
刘 怡(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