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政府三个维度的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研究

2018-02-12 15:47张景雷朝铨霍媛媛谢汉康
关键词:艺术设计校企专业

张景,雷朝铨,霍媛媛,谢汉康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涵盖多门学科知识,应用性、专业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传统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匹配度,达到学校与企业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局面。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合作经验和教学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缺少高质量的专业实践训练,合作过程中学校多处于“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如何让校企合作实现共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前值得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学者对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关注度极高,对于校企合作进行大量研究。如在中国知网以“校企合作”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就有5万多篇相关研究文章,以“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也有133篇相关研究文章。其中黎永泰(2015)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1],指出通过校企合作研发项目,提高师资水平;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解决目前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陈旧,教育资源有限等问题。胡涓华(2017)基于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平台构建研究[2],提出通过政府干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建立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来解决企业态度冷淡的策略。陈旺、王路刚(2017)基于“双赢”理念的河北应用本科院校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3],提出应在“双赢”理念范畴里展开人才培养、科研、专业建设及艺术作品成果转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合作。这些研究总体上明确了校企合作对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来讲是必然性结果,强调校企合作对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能力的正面作用,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理论提升的积极影响。但整体来看,目前研究成果多以学校为主体进行,难以根本性改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消极态度,无法有效提升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展开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中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方的互动关系,实现二者共赢,最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值得进一步探索。

二、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1.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合作效果和质量。第一,校企合作态度冷热不均。艺术设计专业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校方明显存在坐“冷板凳”现象。学校为了提升自我教学质量和满足评估需求,利用所有资源寻找合作企业。与之相反的是设计类企业中中小规模的设计公司占比高,对校企合作认可度、配合度不高,积极性不够,认为校企合作多是企业单方面投入资源为学校培养学生,毫无经济效益可言,因而对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态度冷淡,导致校企合作效果不理想。第二,合作领域窄、合作层面浅。经走访调查显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领域有限,缺乏深层次交流。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合作模式单一,多采取见习、实训、实习和专家讲课模式,多局限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领域的合作,缺少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培养以及教学方法方式上等领域的合作。二是长期处于浅层合作,停留在满足基层岗位需求的电脑绘图、喷绘、校色等基本技能的培训,缺少深层合作方式的探索。第三,供需不匹配,合作流于形式。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部分高校满足于教学评估需要,与企业进行实习基地挂牌,没有详细具体的制度保证合作顺利进行,到后期出现合作流于形式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专业特殊性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岗位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学生集中实习,因而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一般采取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的方式安排实习单位,导致学生实习范围分布广,影响学校对学生实习监管效果,导致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出现执行不到位,如有些学生为了保证资格证书考试、考研顺利进行而放弃实习使顶岗实习,模式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2.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通过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追求眼前效益的特性限制校企合作。企业的直接目标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快速实现经济效益。校企合作过程中从教学质量和教研角度看,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就业,学校教育的教学结构进一步完善等。虽然校企合作过程中校方可为企业提供设计创意、开发研讨、技术支持以及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然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在校生基本无法满足企业对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即使是基层岗位的绘图员、现场监理人员,也要企业投入资源对学生进行再培训,同时培养的人才存在流失风险,这与企业希望快速实现经济效益相悖,也是导致企业消极态度的诱因。第二,地方政府重视度不高影响校企合作。虽然国家一直重视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5]等文件中皆提出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研方式和模式,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最终达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地方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并没有很好地在校企合作中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对高校转型开展校企合作重视度不够,缺乏相关地方性法规、政策引导以及财政支持。第三,校方思维固化影响校企合作。学校对校企合作的切入点不够准,合作模式研究和论证不够多,执行力不够高,甚至有些学校是为了满足教学评估需求,忽略了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完善教学结构,提升学生就业率的校企合作模式。忽视企业需求,缺少发挥自身优势给企业带去效益的想法,没有对因合作付出财力、物力、人力的合作企业以相应的回馈,导致无法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学校对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教育监管不到位,导致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散漫怠工,也对校企合作产生消极影响。

三、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突破现实困境的对策探索

1.转变合作思维,实现合作共赢。艺术设计专业高校应该转变合作思维,从停留在向企业要实训场所、要实习岗位和经费支持等利己行为的思想上,从满足建立实训、实习基地等应对教学评估要求的思维形态,向校企合作双方共赢互利、共同提升的思维转变,以实现合作双方的积极性、长久性、协调性和配合度。艺术设计专业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要从企业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性服务,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互利,改变企业合作的冷淡态度。其次,企业要提高认识,不应局限于眼前利益,不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和社会责任消极对待校企合作。企业应改变过去碍于人情被动参与校企合作的心态,主动树立社会责任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为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另一方面让企业设计师产生危机意识,促进企业设计师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设计师设计水平,更好的完成设计项目,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竞争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因此,企业应意识到学校和人才是企业的有利资源,具备深度潜力可以挖掘,校企合作是企业赢得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有效途径。总之,校企双方转变合作思维,实现合作共赢有利于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增强企业合作参与积极性,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多元化合作,延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发展。一是在合作深度上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从源头抓起,校企双方合作培养与经济市场接轨,满足企业需求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率。二是在合作广度上开展人力资源培养合作,高校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参与一线设计项目活动,校企联合打造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技能二者兼备的“双师型”教师,为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企业方面鼓励设计师到校接受再教育,进一步完善设计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学校系统的专业化知识培训来提升设计水平,提高从业执业资格的通过率。三是开展科研合作延伸校企合作广度,学校向企业提供已有的创新型设计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设计产品进行生产、营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委托学校进行技术研究、产品设计研究,解决企业技术短板和难题,促进企业发展的横向科研项目基础上,鼓励教师在纵向科研项目上多以企业发展需求为研究主题申请科研项目获取财政经费支持,降低和控制企业研发成本。

3.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引导校企合作,政府发挥的现实作用极为重要,一方面政府资源丰富,宏观层面上更了解地方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能更有效引导匹配度高的企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合作,避免学校自寻合作企业的局限性、单一性,从而进一步缓解企业实训、实习岗位少、学校学生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另一方面政府有显著的行政能力优势,可发挥自身优势制定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规定,对校企合作企业给予倾斜性的政策扶持,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优先参与政府性设计项目的权利,降低企业纳税税点等,以此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度,增强校企合作的活力。同时,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和权利,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发展地方教育,最终使地方教育事业更好的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均取得更多的长久收益。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校企专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星.云.海》
《花月夜》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