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浅析

2018-02-12 15:47曹瑞明董阳要丽智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理念

曹瑞明,董阳,要丽智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本源沃土,文化建设只有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在时代发展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大学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支撑。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1]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不断受到多元文化的侵袭与影响。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同时信守民族的文化精髓,并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应然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自信路径和自信魅力,推进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1.坚持“自强不息”精神,培育积极进取意识。“自强不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顽强不息、锲而不舍,正是在这种自立自强精神的鼓舞下,历代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而奋发努力,他们是民族延续发展的脊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通过自然发展推导出了蕴涵在其中的主动、能动精神,由自然推导到人生,指出了作为君子就应该效法自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道家创始人老子倡导“自胜者强”,儒家集大成者朱熹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经过长久地历史积淀,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培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身处于复杂内外环境的大学生而言,树立“自强不息”精神是极为重要的,这种重要不仅体现在成才过程中,也体现在广阔的人生进程中。弘扬“自强不息”精神,有利于广大师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有利于广大师生在学习生活中坚守努力拼搏、坚韧不拔的理念,培养大学生在困难面前一往无前、砥砺前行的奋勇精神。

2.弘扬“兼济天下”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立志与责任担当理念,“兼济天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种清谈,而是脚踏实地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与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意识。弘扬“兼济天下”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意识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变革、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意识更显得尤为迫切。儒家经典著作《礼记·大学》中有:“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的记载,教育引导人们要注重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君子”的奋斗目标。倡导树立“兼济天下”思想,有利于广大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有利于广大的青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树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宏大理想。

3.树立“内圣外王”理念,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内圣外王”最早出自《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外王”内涵丰富而深远,“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其实质是高度推崇道德人格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呈现,强调主体道德人格是一切社会价值创造的终极源泉。”[2]“内圣外王”的价值观,体现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儒家学者看来,圣人是最适合作为统治者的,但是圣人在追求王道的基础上,还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修身养性”达到“内圣”。而要想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内圣”还不够,还要做到“外王”,“外王”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具备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质。在儒家学者看来,内在达到了圣人的标准,而外在又体现为超越的政治领导能力,这才算是一个具备高尚品格的人。“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儒家一方面对个人道德水平的不懈追求,强调个人自我价值的内在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个人修身同社会需求相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当今在大学校园,有些大学生由于道德人格问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弘扬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在高校中重塑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克服由于多元文化影响导致的浮躁心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倡导“仁爱”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一方面要求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保持和谐、均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广大师生的人际关系保持稳定和持久。“仁爱”是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演化萃取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基本价值观念。《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意思是说爱别人就是仁,从这一原则出发,“仁”不仅仅是道的追求,更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价值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对“仁爱”思想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和”的思想。“礼之用,和为贵。”就是对“仁爱”思想发展的具体体现。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后继思想家对“仁爱”思想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发展,荀子提出“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展示了“仁爱”思想广博的包容性。“仁爱”在儒家思想家的解释中,不仅仅是爱人,还包括自爱、互爱。自爱主要是指在个人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始终保持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作为个体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出“利他”的特性,才能在相互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尊重。相互的交往中有了自爱与他爱,也就有了互爱,这就是“仁爱”。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仁爱”精神,有利于广大师生在相互交往中克服个性特征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克服心理压力造成的相互排斥,有利于优化人际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1.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做好校园建设总体发展规划。校园建筑物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有形载体。校园每座建筑物、道路、河、湖、雕塑、绿化、牌匾、景观、相关设施等共同构成校园总体物质文化环境,校园每座建筑物及每部分设施都具有相应的功能并承载着一定的价值内涵,而校园总体规划在校园建筑中占据核心位置,是校园建筑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总体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才能建造出使用功能科学合理并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及现代理念的大学校园。正如有学者所言:“一所大学并不是具备了教室、图书馆、运动场、活动中心、试验实训室等建筑设施,就认为拥有了一个完美的育人环境,更需要从高校历史、地域文化、校园景观、建筑结构、风格、装饰、色彩等多方面整体性考虑,关注高校建筑整体所蕴含的教育意蕴和文化价值。”[3]因此,在校园总体规划布局及单体建筑、相关设施的布局乃至道路绿化等等都要贯穿一种理念,蕴含一种思想,从而为学校育人总体目标服务。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道法自然”理念、建筑物“坐北朝南”原则等对校园总体规划及建筑都具有重要影响。“民本思想”在学校就是要体现为教学、为师生服务,学校的教室、图书馆、体育场地、食堂、宿舍及休闲娱乐场地等,“要注重其使用功能,既能满足师生的文化、生活需求,又要重视其建筑设计及内部布局的艺术性,强调生活气息与艺术文化的完美融合,增强校园物质设施的文化底蕴。”[4]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将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运用于校园物质文化的过程中,是提升大学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养成,有利于充分发挥硬件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发挥环境育人之功效。在大学校园中,每座建筑物以及各项环境设施,不仅仅具有工具性的功能,还具有良好的隐性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兼顾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协调统一,既要积极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又要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有益成分。翻开民族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的思想家就关注了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极为重视环境对人的隐性教育作用,诸如荀子曾提出:“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长期磨炼) 使然也。”[5]意思是说,把一个人放到不同的环境中,时间一长,其性情就会随着改变,外在的一些东西就转化为人内在的质的一部分。《孔子家语》中深刻地指出了环境对人的同化作用。又如孟母教子择邻等典故都强调了环境选择的重要性,正是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造就了不同的人格。同样,在大学物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校园物质环境也会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就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无声地昭示、引领莘莘学子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如中国古代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这四大书院虽然几经朝代更迭,几经战乱,几经废立,建国后重回到人民的手中,仍再焕生机,无论总体建筑、单体建筑还是整体环境,都会令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鼓舞后人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刻苦学习砥砺前行。

3.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创建生态文明校园。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是培育大学生树立生态理念的重要环节。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儒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意思是说人与大自然有本质上的相通,做一切事情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享用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无穷乐趣。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昭示,是来自一种灵魂深处的启迪,是人类应有的一种状态。道家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则。意在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无论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无论做什么都应敬畏与遵循自然规律。佛家的缘起论、宇宙图式论、因果报应论、普遍平等观等环境伦理观都同样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理念。目前,生态坏境的恶化远远不止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已成为全世界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空前宏伟的事业,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幸福指数,党和国家已将其放在“五位一体建设”的战略高度来实施。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破解现代发展难题。创建生态化校园要全面规划,不仅让师生感受到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要让环境发挥一定的隐性教育作用,领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真谛,培育大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利用改造大自然、珍惜生命的高尚情怀。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的内化作用

1.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修身”,强化个体道德修养。校园行为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校园文化风貌,彰显校园文化底蕴,是校园文化成果的检验标准。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学生的本性修养,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个人成长的教育理念是构建校园行为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是加强个体修养的重要途径,这一观念对于构建校园行为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诸葛亮提倡:“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笃学不倦,力学笃行的良好习惯。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提倡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品德,懂得在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发现不足,进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提倡学生树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素养,在校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积极培育适合新时代发展的优秀接班人,培育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文化的祖国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了为师德行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学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在一定层面上又超越了固有的制度属性,表现出了历史恒久的使用价值。今天,我们倡导借鉴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学说,并不仅仅是指广大的青年学生,还指高校中的教师。教师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起着垂领示范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做到以身作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形象地说明了教师树立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教师进行传授的过程中,学生不单单是把教师看作是知识传授的主体,还把教师看作是行为主体,作为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行为和自己传授的知识相结合起来,才能说服学生接受自己所传授的知识,也才能进一步赢得学生的尊重。

3.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行为举止的影响。作为广大的青年学生来说,倡导文明修身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的道德责任感,增强其进行道德修身的自觉性,进而将道德修身同自身的成才目标相结合。大学生修身立德以善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主体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不可能有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更不可能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注重“修身”理念,注重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立志成才相结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目标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美好诉求。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脉络就是注重对人道德修养的不断追求。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其所阐述的关于内在修养的要求和标准也不同。儒家学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坚持将自我道德上的完善作为自我的价值追求目标,而自我完善的更高目标在于为“治国平天下”的更高理想打下基础。在《大学》中,儒家学者不仅提出了关于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八个逐步向上的目标,还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个人道德修养的系统体系。而与儒家的追求所不同的是,道家在修身方面希冀通过降低个人的欲望追求达到“天人合一”。道家典籍《老子》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是道家修身目标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