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彪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儒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儒学当代开展的路径与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7月20日在安徽省安庆市顺利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安庆师范大学、中国孔子基金会、江苏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儒学的当代开展及其问题”、“易学与儒学”、“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阳明学专题研究”四个主要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多元的交流讨论。现综述如下:
先秦是儒学原发性的酿生期,本次会议很多学者重新回到先秦儒家文本,对于圣王思想、人性论以及教、学之间的张力提出了新的见解。
荀学作为儒学的一个面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复旦大学林宏星教授分析了荀子的圣王思想,他认为圣王能尽伦尽制,融合道德权威与政治权威于一身。对于政治秩序的形成和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并探讨了权威与权力的不同作用方式,最后将荀子判定为儒学的正宗。
上海师范大学郭美华教授通过揭示教与学之间的内在张力,分析《大学》内在的反思与力行的双重秩序,阐明个体与整体之间的间断性与连续性,尤其对于《大学》的内圣外王进行了反思,认为《大学》忽视了个体道德与政治秩序、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界限与差异。
孟子的人性论是学界聚讼不已的大问题,江南大学包佳道副教授透过对《孟子》文本的梳理,从论性的层面、类型、内容、效用四个方面,析论孟子性论的理论难题,即性善究竟偏天命道德殊性言,还是兼生性言身体共性。江苏科技大学王军副教授认为孟子所主张的人性论是人性向善论,人性向善论的提法,不仅可以将儒家人性论统一起来,而且可以避免先天人性论之误解,最终有利于将儒家人性的理想落到实处。
《周易》经传是儒学自身理论建构的重要资源,是儒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会议部分学者就《周易》经传文本、历代易学诠释以及数字卦相关议题发表论文。
《易传》是孔子及孔门后学在“后其祝卜,观其德义”理念指导下,对于《周易》古经作出的创造性诠释。河北大学李振纲教授指出,《易传》所展现出来太极生生本体论、阴阳化积论和洗心藏密之学,是一种大生命哲学。山东大学李尚信教授结合《易》、《庸》,认为应凸显作为“三才”之一的“人”在《易传》大生命哲学中的地位,宇宙生生不息,人则能参赞化育,这是生命哲学的最高理境。人能参赞化育,是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旨在满足生命的追求,实现人生的价值。华侨大学张华勇博士则对于《周易·系辞》中的“日月之道”,作了政治哲学的解读。
李振纲教授进一步指出《周易》的大生命哲学,至阳明学始彻底圆熟。阳明虽无专门易学著作,却有着丰富的易学思想,他根据阳明著作中关涉易学的文献,深入地探讨了阳明心学的泛易学特质。上海交通大学王金凤博士则对于胡瑗“以人事言之”的易学诠释体例的有效性作了深刻的剖析,认为此一解易范式的有效性在于满足了意义有效。
数字卦的发现对于我们认识易卦的起源意义重大,清华大学丁四新教授认为古人从未使用过数字卦的相关概念。在约定俗成,三爻、六爻确实是数字这一点看,数字卦的概念是可以成立的。但是他同时指出,数字卦包括了数字和卦这两个概念,数字卦的含义就是数字爻画卦,他认为指出数字卦的研究应该走向终结,数字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已经得到解答。
宋明理学是儒学研究中的重镇,与会学者对于阳明心学的精神、阳明的知行观、以及理学与心学的互渗等问题进行了新的阐发。
阳明心学以其点醒良知的易简法门成为时代显学,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从总体上阐释了心学的精神的五个面向,即:主体精神、平民精神、启蒙精神、践行精神、淑世精神。心学的主体精神,是一超越精神本体;心学的主体精神具体展开为教育、圣学、成圣的平民化;根据阳明心学的主体精神,必须让民众不迷信、不盲从,因而带有强烈的启蒙色彩;主体精神强调知行并进,即致良知所彰显的践行精神;心学的主体精神更是一种价值性的淑世精神。五者相互渗透,构成了心学的意义世界。上海大学吴立群副教授则围绕王阳明的知行观作了详尽的专题探讨,她认为阳明的知行观是在对朱熹四书学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王阳明指出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并以知-行-知的动态展开过程说明知行如何获得统一。
在对阳明后学纠偏的过程中,心学逐渐向理学靠拢。贵阳学院陆永胜教授结合李渭“心学仁体论”,探讨在心学的语境中对理学的有限性回归,李渭“心学仁体论”具有强烈的时代现实感,在理论上,对治理学的僵化和王学末流流于玄虚的弊端;在诠释进路上,凸显仁体发用的实学特色,最后,在日用常行中阐发“仁”实践价值。陕西师范大学李敬峰副教授则以清初大儒李二曲《孟子反身录》为中心,对清初尊朱黜王思潮中的《孟子》诠释作了梳理。他认为《孟子反身录》彰显出“宗本阳明,兼摄程朱”的理论旨趣,在清初尊朱黜王的思潮中开辟出完善阳明心学的新路径。
深圳大学问永宁教授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观念为中心,探讨了唐宋之间的价值变迁与政治转型。在价值取向上,唐以文章礼乐为“虚事”,而宋则重文治;在政治治理上,汉唐是“屈君伸天”,宋则以治乱系于宰相,认道理为最大。变迁的本质是从周孔儒学到孔孟儒学,从五经到四书。
此外,围绕“华夷之辨”、“圣人之乐”、“克己复礼”、“阳明心学存在论”、“朱熹的小学思想”等论题,西安交通大学刘俊博士、安徽省社科院吴冬梅副教授、复旦大学姚勇博士、贵阳学院陈浩博士、安庆师范大学蒋开天博士展开了精彩发言。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此次会议很多学者就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了精彩的报告。
孔子基金会彭彦华研究员从整体上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文化特质进行了探讨,她认为传统儒释道三教是一种“心文化”。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是要确立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即“为天地立心”;中国文化并非宗教,却处处流露出深厚的宗教精神,这种宗教精神强调人的修行,而修行的本质是由人心返归道心。
落实到作为“心文化”主体的儒学,武汉大学胡治洪教授认为,儒学是几千年以来的伦理生活所积淀文化心理的体现,它面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境况展开其理论的建构,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成为中国文化的灵根慧命。儒家的中心在点醒人的道德自觉,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而江苏科技大学崔海东副教授认为历史表明儒学很难具有空间的普世性,儒家如果想再次实现自己的外王理想,必须积极地拥抱现代文明,同时承继儒家文明中的超然价值。上海大学朱承教授则以新文化为背景,探讨儒学的传统与时代精神,从义理上说明儒学重建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并对传统一词作出了新的诠释,传统并不只包含儒家传统,还应该包含新文化的传统。合肥学院金小方教授就孔子与中国文化的自信作了深刻的剖析。
作为“心文化”的彻底打开,阳明心学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江苏省社科院胡发贵研究员认为,阳明学术给中国文化带来思想解放的风气。良知作为道德主体,是世界的赋义者,良知人人具有,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反思与自觉的灵魂,这是心学对中国文化的第一个贡献;此外,心学充满了无所畏惧的豪杰精神,这是心学对中国文化的第二个贡献。
儒学在先秦、汉唐、宋明的发展都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境遇而展开的,儒学的现代开展面临着新的问题与境遇,与会学者就儒学如何返本开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黑龙江大学柴文华教授对当代早期的儒学作了总体上的思考:第一:他认为启蒙循环仅仅是一种现象,并非规律。第二:现代新儒家的创始人应为梁漱溟。第三,在西方学者取消形上学的时候,中国学者却忙于建构繁复的形上体系,此一现象颇堪玩味;第四:为什么新儒家大都关注心学?
当代新儒家把儒家解释为一种人文主义,山东大学沈顺福教授就这一做法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从人类主体性、人类行为、人性的改造三个层面来看,传统的儒家确属人文主义。儒家把人看成整体,导致对于个体性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而有必要把人文主义的儒家转变成突出个体性人道主义儒家。安庆师范大学章林副教授透过对海德格尔的“沉沦”与儒家的“慎独”观念的比较,揭示了在观念的变迁中,个体和群体之间相互诉求的运动态势,并且指出在中国,个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与沈顺福教授的观点交相呼应。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全体大用,无论是传统儒家的内圣“直通”外王,还是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主张的“曲通”外王,都是本内圣开外王的思维方式,山东大学林安梧教授则提出了外王和内圣相互调适的现代化新模式。由“内圣-外王”的思考模式,转为“外王-内圣”的思考,在进行民主与科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本土内圣之学,实现从“圣王”、“王圣”到“君子”、公民转变。此外,林教授还对“血缘性纵贯轴”概念作了深刻剖析。
良知作为先验的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是儒家人性论的生发点。华东师范大学刘梁剑教授追问在一种新的世界哲学的语境中,良知是否有横通四海、纵贯古今的普遍性?这一问题不是在问“良知”这一命名是否具有普遍性,也不是在问良知是否具有超文明、超历史的普遍性,而是在问在良知这一名下所把捉到的东西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文明中,因而我们需要论证在文明的层面上如何证成良知的共通性。山东大学黎心平副教授从儒家的良知展开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情感体验的角度说明良知傲慢的原因来自于心理需要。并探讨了良知傲慢的四种形式。
此外中国矿业大学胡可涛副教授介绍了台湾新士林哲学的情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世华博士、南京大学马士彪博士,就牟宗三先生“中国有治道而无政道”、“儒家实有形态”的提法作了个案研究。
本次会议对于儒学的历史、儒学的结构、儒学的内容、儒学在近代的遭遇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对于儒学现代开展的问题作出了诊断,必将对儒学的复兴产生强大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