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冰鹤
(吉林医药学院外语教研部,吉林 吉林 132013)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主要是将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相应的进行调整,从前两年的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转向以英语为媒介的专业知识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在完成前两年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之后,应该贯彻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目标,以学生的实际应用为前提,为不同的专业为学生开设相应的ESP后续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门领域的英语知识,培养其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基础英语的学习过渡到专门用途英语,锻炼他们能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专门用途英语的语言更侧重专业性的表述,通过英文讲授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学生所学专业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在大学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学习更多新的专业知识。且通过专门用途英语模块化学习,使学生能够更系统、更明确地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并意识到英语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密切的关系。
对学生进行问卷和个人访谈、集体座谈了解到大多数受访学生都希望可以开设后续课程,而且希望可以采用课程讲授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此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语言技能和专业英语两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因为专业不同,对职业技能要求也不同。模块化教学可以根据专业进行设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使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助于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缺乏而且教学任务重,而互联网+视域下的模块化教学可以使教师借助互联网,完成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效率最大化,而且可以突破教学时间、人数、空间的限制,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可以给教师在课堂上提供更多的交流时间,教师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专注于某一个模块的研究,钻研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改进。此外,在教学中使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从而更能为学生自由地选择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教学资源。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按照内容主要分为听说和读写两个模块,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完成互联网上和专业相关的材料。比如,在读写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筛选科技文献、杂志、报刊等材料。学生课下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新媒体在课外或者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讨论,个人提问,文章撰写等。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批改网等APP,学生完成后自行提交修改,教师再进行统一审查。精心挑选出一些范文来讲授写作技巧,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教学。在听说方面,选取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讲座、新闻等和专业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接触专业常用的词汇。然后利用课堂教学根据学生课前完成的听力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提供多模态的教学资源。互联网是集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能够使课堂更生动多彩。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创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方法,融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创造实时的语言环境,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手段增强融入的实效性。在融入过程中联系语言文化背景,使英语教学更实际、更形象、更生动地展示,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目标,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言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培养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造能力。比如,学生可以针对某一感兴趣的领域和话题自由组建学习小组,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与教师一起探讨问题。
翻转课堂模式倾向“微课+面授+讨论”。教师对教学资料进行筛选后上传到网络,学生观看的同时还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收集信息,扩充知识面。学生在课前完成了相关内容的学习,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课前学习有效的延伸,学生对知识点能够有进一步深入和理解。课堂中学习可以通过协作完成小组的讨论和成果展示,或者可以制作成视频和音频的形式上传至网络,同学们和老师可以一起探讨、交流、评价,还可以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及时做出反馈的改进措施。
总之,高校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