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红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理念也不断革新,学生不仅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要实现个性化发展,而这些都与自主管理能力是分不开的。教师在管理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关键词:自主管理;个体发展;意志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9-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9.108
自主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管自己。现代教育对自我管理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指导与约束,学生的自主管理正在诠释一种真正的教育,而这个教育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有由此而生的独立自主的品质与精神。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那些具有高端技术的人才,如科学家、物理学家等,还要有政治家、商人、管理人员等。而这些人才的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使他们更具自主精神、竞争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管理能力等。因此,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它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促进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
一、组建小组,善用生本资源
学校、班级就如其他组织一样,由诸多性格与能力迥异的个体所组成。这就意味着个体之间存有天然的竞争性。而竞争恰恰是发展和创新的基点。因此,班级的管理者要善于引导和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例如在班级组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之间进行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评比,小组长对组员实施管理,组员对小组长实施监督,同时,各组之间互相监督,通过日常的评比和一些特殊日子的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从他管迈向自管,为自主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如果教师采取了小组竞争的模式,那就一定要组织评选,在每周、每月、每学期,通过周评、月评、学期评,推选出先进个人和优秀小组,评选结果公示在班级的文化栏中,无形中增强了整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意识和竞争创新能力。
二、引导舆论,规正价值导向
所谓舆论,在班集体中的最佳表现是班级的班风与班貌。健康积极的班风会在学生之间形成正向的能量,舆论的风向也自然是正确的。而班风班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班级中每一个成员共同奋斗而来的结果,其中尤以班主任的作用最为明显。班主任首先通过设定规章制度,让学生在意识和行为上清清楚楚地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其次当班里出现了好人好事时,一定要大力表彰,而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的苗头时,则要严厉禁止,使其扼杀于萌动状态中。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好班会、主题队会、学校大型活动等契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尚在建立是非判断能力和美丑辨别能力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
三、选好班委,责任落实到位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更善于隐藏自己的不良行为,尤其是在班主任、教师、其他成人监管者在场的情况下。这时候,班干部的作用就派上了用场。作为同龄人,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会比较放松,不良的行为更容易冒头。以班干部为管理的核心,对其设立的原则是为同学们树立一个榜样,而不是为了“管教”同学们,这样的初衷对于自主管理能力的养成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班级的发展和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需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因此,班干部之于班集体应该是稳定的,那么教师在选拔时要尤为看重候选人的责任心。因为素质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但是责任心的与生俱来可不是在后天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教师还要注意选拔过程中的民主测评,把个人的选择与学生的评判结合起来,才能选拔出经得起考验的班干部,从而在各个方面为同学们做出榜样。
除去稳定的班委会,班主任还可以设定流动的值周委员,以小组为单位,让全班同学轮流管理班级事务,小组内的成员自行商量决定组内分工,在實施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通过固定班委和流动值周,使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集体建设中,通过能力的提升,达成自我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量化评分,凸显人文基础
量化评分制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制度。为了测量学生在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的表现,学校和班级大多会采用这种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做好了加分、做不好减分。加分既是一种表扬,也是一种鼓励,让各个层级的学生都获得了自我实现感。即使是表现一贯不好的学生,在违反了某些规定之后,也不要直接简单粗暴地减分。而是应该本着束本固基的原则,给予他们发现并修正自己行为的机会,最终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另外,改变学习成绩决定一切的管理原则。给予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收获同学们的赞赏,这对于他们自信心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一旦对自己树立起自信,也就有了前进和完善的动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全班各个层级的学生中全面开花的目标就能够真正实现了。
五、开展活动,益化学生身心
学校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实施的场所,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育目标。如果一个学校没有主题活动与特色活动,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死气沉沉的“书呆子”。要想赋予学生真正的生机与活力,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每年五月可以定为学校的艺术展演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与才华;还可以开展爱心手拉手活动,学校、班级、学生和其他贫困校、贫困班、困难生结成帮扶对子;六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的节日举办主题活动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学生从身到心获得陶冶、启迪与情感升华的。很多人会在活动中得到心灵的触动,反省个人的行为。这远比师长枯燥的说教一百遍与刚性的制度管理一百遍的效果要好。学生的精神得到了“发育”,就能更加全面而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行为活动,从而自我甄别、自我管理。
总而言之,自主管理是一种积极有效、紧贴人文的管理,实现自主管理就意味着实现了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任玉莉.发挥学生自主性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6).
[2] 陈慕卿.学生自我教育与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