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臻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着在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丢掉老祖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创新和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p20)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发展趋势,来说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消灭私有制”[2],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习近平始终没有忘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他特别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3](p2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1](p21-22),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全党同志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优乐为优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p413)。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不断创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1](p17)。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价,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1](p36)习近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中国社会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5](p69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和坚持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等各个方面成绩显著。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1](p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们又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并没有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准确地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符合新时代的基本情况,创造性地传承和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是决定我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使命,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谋利益,解人民之所忧,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1](p23),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使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创造性地坚持了群众路线这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独立自主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是依靠外来力量实现强大和振兴的。
坚持独立自主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等外交政策的同时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和平与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就是一片和谐安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动力不足,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局部冲突问题突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持续蔓延。
面对上述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立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搞自我封闭。因此,习近平同志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p58)。当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双赢的方向发展,既不牺牲别人利益发展自己,也绝不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换取一时的安稳。习近平指出:“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绝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1](P5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p20)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当前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水平两个阶段已经提前实现的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我们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候,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了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成为世界前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使中国经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事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得中华文化更加自信,逐渐走向世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更加牢固。党的十九大的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p1)。全党同志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发展理念、发展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上都有了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理念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立场上,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在基本要求上,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系统治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新时代的国情,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一重大思想的核心要义,它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把握住这个核心要义,就把握住了最本质的东西,就能够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内政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内容。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表达,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兴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概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是指导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针。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
[5]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