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2018-02-11 17:12:35雷红侠
乡村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农机具农艺全程

雷红侠

(固始县农技中心,河南 固始 465200)

为加快恢复油菜生产,挖掘油料增产潜力,充分发挥科技对油菜生产的重要支撑作用,全面开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河南省固始县油菜生产面临的紧迫任务。通过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强化政策引导、行政督导、专家指导和信息服务,通过优势区域重点推广和示范区的示范带动,取得了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

1 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措施

1.1 在项目设计上围绕全程机械化,贯彻项目的先进性,坚持项目的科学性

在农机具的购置、油菜新品种、油菜生产技术上,坚持“顶层设计”,引进、消化、应用最先进的农业新机具、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湖州星光4LL-2.0Y、江苏沃得4LYZ-2.5A、久保田4LYZ-1.8、福田雷沃4LZ-2G等新型油菜联合收割机,河南豪丰ZBMSF-6免耕施肥小籽粒播种机,上海农机研究所ZBGKF-6油菜施肥播种机、武汉黄鹤ZBFQ-6型油菜免耕播种机等新型油菜播种机。推广高射炮、飞行器JKBIF-DP5B4ME18高效植保机等机防机具,推广丰油701、秦优10号、信油2405、博油6号和沪油杂1号等油菜新品种及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在现有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和条件下改进油菜播种、收获机具,开发油菜生产各生产环节、各农艺措施适用的农机具,同时在先进农机具、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中注重其在本区域油菜生产的针对性、适用性,注重试验、示范等消化过程,提高其本区域适应性、可操作性[1]。

1.2 在项目实施上坚持规范化,注重实效性,推动农机作业的专业化、合作化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诸多优势,提高了农民购置、应用农机具的积极性,但受家庭生产规模限制,难于将所有农机具购置完备。在项目实施上鼓励农户联合购置、合作分类购置及划定作业区域购置农机具,推动农机服务合作化、专业化;鼓励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购置、改良适宜油菜生产各农时阶段的农艺作业农机具,充分发挥现有农机具的利用率和作业效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普遍应用,农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操作及各项栽培技术规范化。

1.3 在项目的推动中坚持示范、引导,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县、乡、村各级领导普遍重视项目实施,县委、县政府为此召开专门会议对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部署,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发动,农业部门选派35名优秀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到村组办示范、抓落实,在宣传、引导、示范的基础上注重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自觉购置、应用先进农机具、先进农业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宣传鼓动效应大,示范引导作用强,项目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油菜产量等方面呈现出显著优势,广大农民普遍认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是一项“接地气”、具实效的利民工程,项目的实施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2]。

2 主要成果

2.1 油菜生产农机农艺技术实现了全程配套

通过安排专项试验和综合性示范,从油菜生产土地耕整、机械播种,到施肥、施药,再到机械收割、秸秆粉碎还田,对应农艺措施中的耕整质量、品种选择、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收割及培肥地力,实现了农机农艺技术高度融合、配套推广,其研究和技术应用均走在全国油菜主产区前列,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油菜机械化收割配套农艺技术》研究成果已在《河南农业》2013年第1期上发表,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其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打破”。一是打破了单一性技术推广的理念,把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放在一起,从中找出融合点,达到轻简、高效要求。二是打破了推广油菜生产专有机具的选型理念,把农机具高效利用作为研究重点,成功地将稻麦收割机和插秧机等现有机具通过改良用于油菜生产。三是打破了油菜高产高效栽培固定的农艺模式,提出了合理密植、降低株高、前重后轻施肥及适期晚收等与农机作业要求结合的配套农艺技术。

2.2 提高了油菜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实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固始县这个全国油菜生产大县的油菜综合生产能力。一是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建立了覆盖全县的油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形成了油菜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规程并快速推广应用到生产中,提高了油菜生产科技含量。三是提高了油菜生产机械化配套水平。近3年,全县农机总动力增加30万kW,尤其是油菜机播、机收这两个过去空白环节,现在实现了机械化配套。四是推进了油菜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以种植大户为补充,已形成了覆盖油菜生产全过程和服务范围覆盖全县并延伸周边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2.3 提高了油菜产量水平

通过示范推动、技术服务,推广主导品种和以油菜机播技术、机械化施肥技术、机械化除草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油菜施用硼肥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为主的关键配套技术应用,提高了油菜产量水平。根据对近3年90个6.67 hm2示范点进行产量实测和对6.56万hm2示范片进行实产调查,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片油菜平均产量为182.1 kg/667 m2,比传统作业油菜产量173.1 kg/667 m2,增加产量9.0 kg/667 m2,增长5.18%,较全县2011年平均产量157.7 kg/667 m2增产24.4kg/667 m2,增长15.47%。

2.4 提高了油菜种植经济效益

一是实现了增产增效。近3年项目实施累计示范推广面积6.56万hm2,平均比传统作业增产9.0 kg/667 m2,按5.6元/kg计算,3年项目实施实现增收4 959.36万元。二是实现了节本增效。据测算,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应用,比传统作业省工1.7个/667 m2,按100元/工日计算,计170元,扣除用油等费用80元,节本增收90元/667 m2,3年示范合计节本增收8 856万元。2011—2014年3个生产年度累计示范推广面积6.56万hm2,增产增效和节本增效合计13815.36万元,平均增收140.4元/667m2。

2.5 促进了油菜生产可持续发展

油菜生产的机械化普及以及配套先进油菜生产技术的应用,使油菜籽的单位成本降低,增强了商品油菜的竞争力,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和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有机结合,同时通过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食用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农机具农艺全程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20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新生代(2019年1期)2019-11-14 03:53:05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中国蔬菜(2016年8期)2017-01-15 14:23:37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9
浅析如何实施农机具推广工作
山西农经(2016年5期)2016-02-28 14:24:33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