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教授的一次哲学课看思政课教学导入设计的重要性

2018-02-11 14:49缪劲松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砂子罐子实物

缪劲松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社科部,天津 30035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离不开好的教学设计,而导入环节虽然不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体部分,但直接关乎接下来的诸如教学内容、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等环节的效果,实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而不可小看思政课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

一、一位美国大学哲学教授的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2017年3月网上一段只有2.5分钟的关于一位美国大学哲学教授的哲学课的视频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点击率过亿,颠覆了很多人对大学的哲学老师的固有看法,让人们对类似哲学课这样的人文社科类课程重新审视,甚至刮目相看。

视频显示这是一门哲学入门课,就是我们常说的绪论课。具体情节大体如下:教师提着包进入教室,学生们散漫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似乎对新来的老师和将要开始的课程没有什么兴趣和期待。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教师在进入教室门的时候,刚好一个黑人学生也要进入,本来这个学生是在老师的后面,但却挤进老师的前面先行进入教室。老师面对学生看上去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不满意或者指责他,而是善意地礼让了学生的先行进入教室。这个场景让我们多少有些意外,因为在我们的学校里学生一向是比较规矩的,行为举止更是礼让有加。这是我们教育中的有特色的部分,学生往往循规蹈矩有余,自主学习和创新不足。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教育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微观上的教学设计等环节也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接下来这位美国教授如何开始他的这堂哲学入门课的。视频中只见这位教授进入教室后边和学生简单问好,边从包里拿出一个宽口的塑料瓶子放在桌子上。学生仍然自顾自忙着自己手里的事情,似乎对老师的举动并没有发生兴趣,更不知道接下来老师要说什么。但接下来老师的一连串实物演示和问话逐渐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放置完宽口的塑料瓶后,教师的正式授课开始了。但他并没有象多数教师讲课的惯常做法那样,比如说教师一上来就讲“今天我们学习什么课程,内容是什么,等等”。而是简短地作了一个哲学意味很浓的开场白:“人的一生都要活一次,虽然对广大的宇宙来说我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过客,但是,我们有能力去完成任何事。真的,任何事。如果,你善用时间的话。”显然,老师的话不多,但点出了本次课的主题——人生的设计需要哲学的智慧。

教师的这段导入性表述,实际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点出主题——人生善用时间才会有更多收获,而善用时间需要哲学提供智慧。另一方面,也正是这段表述为后面的实物演示和授课过程作了一个理论上的铺垫。这里,教师的这一段说理性表述实际上是后面的实物演示和授课过程的总的导入环节。应该说,这样的导入似乎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不过是教师授课所要传达的观点的集中表述而已。如果教师只是在此基础上进而讲授一番大道理,进行理论上的印证和阐述,恐怕课堂上的学生会昏昏欲睡了。但是,这个美国教授的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就在于在接下来的2分多的时间里,它事实上通过几个看上去再简单不过的实物演示环节将上述说理性的教学导入内容感性化,并进而展开说理性讲授和总结,换句话说,作为导入环节设计的那个总的说理性表达,事实上是通过后面内容讲授中几个实物演示环节的设计做进一步展开的,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位美国教授的微课视频的导入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渐次展开的,他在2.5分钟的讲授中,既有课程中总的的导入环节——说理性表达,更有具体内容的讲授内容的个别的感性实物演示的导入。这样的设计绝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教学导入与内容讲授之间一般意义上的关联关系,事实上,在这个微课视频中,作为导入环节的内容恰恰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教学过程的主题与主线,这与我们一般只是简单地将导入环节看作是一个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提要件的认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视频中教师在简短的说理性表述后,接下来教师不再执着于抽象道理的讲授,而是从几样简单的实物演示开始解读如何善用时间,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只见他先是拿出一盒高尔夫球,将这些球放进罐子里,待放置的球到了罐口的时候,他问大家:“这个罐子满了吗?”“满了”,学生齐声答到。接着老师又从包里拿出一个杯子,里面盛满了黑色的小石子,老师将杯子里的小石子倒进已经盛满高尔夫球的罐子,小石子瞬间满了高尔夫球之间的空隙。“现在满了吗?”“满了”,在师生的简单的问答之间,学生的注意力开始逐渐集中上来。

老师并没有多讲什么,继续进行实物的演示。只见他从包里又拿出一个盛满沙子的杯子,将杯子里的砂子倒进罐子,砂子充满了石子间的空隙。为了让砂子更多地倒进罐子,教师将罐子在桌子上顿一顿。看着本以为再也不能盛下什么东西的罐子,又被老师灌满了砂子,学生们觉得这回恐怕老师不会再有什么可能放进任何东西了。但是,出乎同学们意外的是,只见老师这时从包里拿出两瓶啤酒,这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心地笑了。心理似乎已经明白老师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

正如学生们想象的那样,老师打开一瓶啤酒,然后将啤酒倒进已经盛满砂子的罐子里,直到酒水漫至瓶口。演示到这里,老师要讲的道理已经呼之欲出。更为有意思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大家事实上在期待着老师接下来要讲的道理。演示到了这里,全部的演示动作都已经完成,教师要设计的为后面主教学内容进行基础准备和气氛烘托的目的已经达到。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

那么,透过这个看似简单的实物演示,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独具匠心和思虑周全:因为人生要处理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诸多问题,客观上需要哲学的智慧来帮助选择和排序,这实际上是在讲哲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哲学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而恰是生活的现实需要。

二、思政课教学导入设计的理念

这个看似简单的实物演示,仅有的几件包括塑料罐、高尔夫球、小石子、砂子等简单的实物就是全部的教具,留给学生的是尤为真实的印象,客观上起到了较之于多媒体的电子演示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里,教师的真正教具应该是学生,学生可能的反应、心理基础、惯常行为方式以及在几个灌满罐子的实物背后隐藏人生观、价值观的判断等,教师都要有细致的准备。从人本主义角度看,学生的主体价值被充分尊重,教师不是高高在上讲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建构主义角度讲,教师设计的这个如何装满广口罐子的演示实则是一个由学生参与的真实的试验,其场景、道具、步骤、结果等环节是如此真实,非一般多媒体演示所能比较。所以,实证效果极其明显,教师对晦涩人生哲理只需简要讲解,学生自会心领神通,无需教师过度阐述。再从“印刻效应”的角度看,效果尤为理想。教师的实物演示在学生看来一个环节比一个环节精彩、有趣,既平常又出乎意料。可以说是高潮迭起,渐入佳境。这样渐次展开的几个实物演示给学生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为最后认同教师的说理性阐述奠定良好的印刻效应。学生的兴趣越来越强烈,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到了老师讲到“善用时间与人生价值关系”等涉及人生选择和判断的哲学命题的时候,无论教师再怎样讲述所谓的大道理,学生自然也会仔细聆听和认真接受了。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互动类似心理学眼中的交往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研究交往问题在哲学层面必须从相互关系入手。(1)就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通过对话达到相互的理解和协调,或者说在价值观层面取得一致认同的过程。因而,思政课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师生双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具体落实。

“现在我要你们把这个罐子想象成自己的人生”,在演示完上面的灌满实物罐子的动作之后,教师开始讲解如何实现将实物一次置入罐子的道理。他告诉学生:“高尔夫球代表着重要的事情,诸如你的家庭,你的健康,你的热情等;小石子代表着其他重要的事情,像你的车子、工作、房子等;砂子就是其他一些小事。那么,如果我们先把砂子倒进罐子内,就没有空间放置小石头和高尔夫球了。”

有了前面的演示作为导入环节的层层设计,老师的这个分析十分有说服力。但这还不是老师要讲的最关键的内容。“人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把时间和精力都耗在小事上,你就不会有时间在意真正重要的事,专注于那些真正让你感兴趣的事。先把高尔夫球照顾好,也就是关照好真正重要的事。把优先事项排列好,因为其他事项都只是砂子而已。”教师的这样一段建立在前面实物演示基础上的说理性阐述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在场的学生们发自内心地表示认同。

三、思政课教学导入设计可行性

思政课教学导入设计的本质是要使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灵动起来,“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灵动为主要标志,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适切的教学方法,流动的教学过程,温暖的学习评价,灵妙的思维方式等路径,走进和涵养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思想。”(2)思政课教学导入的设计就是要体现这个教学过程灵动起来的总要求, 结合上述内容,笔者认为研究思政课教学导入设计思路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即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理论上主要从近现代主要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收集借鉴对思政课教学课程设计有益的思想和理念,并注意将这些理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找到一些真正可落实的做法。实证上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实际教学中导入环节不同设计上的效果,包括学生的认可度、参与度以及教师自我感受、旁听教师的评价等。

对于开学首次课,在设计上要体现印刻效应原则。教师力图在实物、电子、环境、教师本人等信息的传递上体现确立积极的第一印象,为整个学期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设计中要对树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印刻效应理论给予更充分的解读。否则,抽象的理论将难以为学生所接受。

思政课教学导入设计要注意从视觉、听觉等感知外界信息的角度,探索以美的形式诠释真与善的途径,例如尝试以名画、音乐歌曲等容易从视觉或听觉上产生共鸣的方式进行思政课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借助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形式来设计适应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也就是说,作为传递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的思政课,应该使充满正能量的真理性表达要以上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必将给思政课所传达的真与善平添更大的力量。

为此,诸如古今著名画作、中外著名音乐和经典人物故事等资源都可能是理想的思政课素材。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其进行符合时代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要求的解读,从而为学生开辟一个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路径。这需要对有关画作和音乐作品进行文献研读和思政课分析,可见思政课教师应该是复合型知识结构。

作好思政课教学导入设计还需要有反省意识。教师不应该满足于过程性讲授,一定要有理性反省。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当下思政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涉及环节较多,教学导入设计是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虽然体量不大,但关乎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1]史书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理论依据[J].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17,(06).

[2]徐孟军.思想政治课的灵动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6).

猜你喜欢
砂子罐子实物
反转世界
彩色笔动起来
以实物为背景的勾股定理问题
装在罐子里的话
一罐子清风
蛋鸡饲料添砂效果好
全球砂荒
糖果罐子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