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河南 郑州 450000)
批判性思维可以拓展思维的宽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使学生更具逻辑能力和批判精神,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始终无法开展,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1、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范围广泛,下定义较为困难,有很多文学家和哲学家都曾给批判性思维能力下过定义。从发展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能够追溯到苏格拉底,在之后美国教育家杜伟的“反思性思维”的提出也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紧随其后美国教育家恩尼斯将其定位成一种决策能力,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一部分研究者将批判性思维能力重新定义为一种全面的考虑。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定义经过一系列学者、哲学家的探讨,最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的恩尼斯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给出了最终定义。其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思维技能和思维倾向,能够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定义,我国学者也给出了看法,罗清旭是我国思想教育方面有著名的教授,他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定义是个体对产生的知识能否做出准确的评价,进而做出自我调节的一种个性品质。
2、逻辑学内涵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与哲学研究有很大关系。其来源分为:古希腊形式逻辑,中国先秦名辩逻辑,古印度的因明。狭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推理的科学,而广义逻辑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大,是研究逻辑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有着庞大的体系,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逻辑学的基本理论适用于很多的学科,为一切科学提供逻辑推理的工具。
院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开始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始终无法开展。一部分教师表示,在教学过程中会尝试让学生转换思维,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样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大部分学生都会用是非来判断一件事,缺少发散性的思维,不能辩证的去思考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不善于辩证的思考问题,所以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应该从小开始,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会逐渐形成一种定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并不会产生明显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的思维处于懒惰状态,对于教师提出的思考的要求往往处于抵触心理,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也采取应付的态度。对于一些思考型的作业,大部分学生会直接忽略,同时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不是很在意,尤其是思考型的作业,在新的课程开始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检验学生思考的成果,这样使得学生对思考型作业越来越不重视,长此以往,一部分家庭作业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逐渐被搁置。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就是学习成绩,在传统的观念里,成绩优异的学生才是院校的培养方向,学生的成绩将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很少有院校将逻辑课作为主要的科目,一般情况下都是作为模块课和选修课出现,课时十分少,无法形成系统的教学计划,而且在传统的观念里,逻辑课得教学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社会价值,对于学生的整体就业情况起不到直接的作用,因此学校往往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实用型的课程,对于逻辑课程并不重视。逻辑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掌握系统的逻辑知识,但逻辑课的教材往往只注重相关的理论,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往往选择了忽略,使所学到的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中,使得逻辑课的实用性大大下降。同时逻辑课的内容往往很抽象,教学内容十分枯燥,这也是造成逻辑推理课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
推理和论证是逻辑学的主要内容,批判性思维是在推理和论证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认知,进而进行判断的过程。在逻辑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在培养这两项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在有了完整的理论基础和缜密的推理之后,再对事情进行理性的判断,从根上讲,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建立在逻辑学的基础上,是逻辑学的一个特殊的分支,讲求对事物的质疑与批判,很大程度上受主观想法的影响,但是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与逻辑学是一样的,都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所以可以说逻辑教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其次,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逻辑学相互作用,逻辑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包含着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可对所学的逻辑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对事物推理的基础上能够加入自己的想法,打破思维的定势,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提高逻辑思维。
1、将批判性思维融入教学中
院校需要全面掌握各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状态,进而将批判性思维引入各科的课堂教学。由于每一门学科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传授过程,从学术研究角度分析,都是一种不断创新与探索的过程。所以每一门课程都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动在各类课程中开展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才能从无形中引导并启发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课程设置不能过于单一,需要设有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将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其它科目共同抓起。在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时,要从专业知识传授与批判精神上共同开发,以积极思考、大胆推理、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为依托,引导学生批判精神的形成,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性,并对社会上相关的生存技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并在处理重大活动或者决策时,能够多元化的反应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多角度多方面的考虑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2、优化学生评价体系
纵观批判性思维的评价体系,其方法单一、客观、片面,仅仅是简单性的出一些思考的问题,根据学生作答的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一部分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会以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常以学生某次具体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整体缺乏人性化,更不具备任何科学合理性,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直接看出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及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因此,院校需要对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将考试成绩仅作为一个参考,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也作为考查的一部分,由于批判性思维涉及面很广,无法单从一次考试或者某次问题的回答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核。在评价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另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注重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以周为单位,有目的性的为学生布置各种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3、创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引导学生批判意识的载体,在文体活动、讲座报告、社团组织等一系列活动中,需要教师融入校园文化,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分析生活中出现的琐碎事情,用自身的逻辑对生活中的事情进行缜密的分析,将所学的逻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基于新时代的特色与特征,应当以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为主,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并深入理解批判精神的内涵。通过深度挖掘校园文化,将学校的文化历史等作为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文化基础,引导学生辨证的分析学校中的实际问题,从珍惜当下的思想觉悟启发学生的批判意识,从而珍惜当前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励志成才并坚持不懈。此外,应当适当举行与思维活动相关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鲜活实例,通过对事情的矛盾分析,进而在思想上形成批判观念。
本文通过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涵和发展进行深入探究得知,批判性思维能力与逻辑学教学之间互相依存,同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以及逻辑课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通过将批判性思维融入教学中、优化学生评价体系、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法能够有效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的综合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武宏志.掀起大学逻辑学教学改革的第二次浪潮[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2]孙洁,沈召前,庄国波,刘伟诚.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加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学计划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
[3]于淼,梁慧敏,赵颖.论逻辑学课程的教学与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J].医学与社会,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