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会娟王 举王 忠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2.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80年代初期的法国,在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得到了大规模发展。时至今日,国外的乡村旅游业大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较为科学合理的模式和较为系统的政策法规。
在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业在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现已形成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成熟模式。该模式结合加工业、商品贸易、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建成了完整的衣、食、住、行和购等基础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需求,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例如,英国的科兹沃尔德和法国的普罗旺斯。前者拥有极具特色的英式浪漫田园风光,形成了以体验英式乡村生活为特色的观光旅游业;后者拥有遍地的紫色薰衣草花海,将薰衣草种植产业化,在提供旅游资源的同时进行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形成景观化、产业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业。
另外,在社会发展中日益显露出尖锐的人地矛盾,对此国外就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促进乡村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例如,美国有14个州在其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囊括了乡村旅游,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国外的乡村旅游业不仅仅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双重因素影响下所催生的产物,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有效阻止了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农业衰退等现象,增加农村居民附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调节资本流向,提升国民幸福感。
国内乡村旅游业较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我国幅员辽阔且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在“三农”问题、精准扶贫等方面渐露优势。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多分布于都市郊区或景区边缘,毗邻消费市场;形式以特色村寨民俗和特色农产品为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例如,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以生态农业为中心,融合多种经营模式,建成了一个包括大田种植、蔬菜种植、苗木花卉种植、养殖和休闲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度假村。
同时,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日渐陷入困局,导致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率偏低,未能实现规模化发展。个别地方政府急功近利,造成项目优势不突出而趋向于同质化,市场意识淡薄,商品产业链不完整而极易出现断层。而且,国内现存的乡村旅游大多都存在管理模式粗放、管理机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例如,陕西省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在当地政府主导修建了仿古街等旅游设施后,因为同质化发展、创新驱动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难以维持。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总体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方政府通过出台相应的合理政策、完善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等一系列办法,为乡村旅游业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提升乡村旅游业在乡村经济中的占比,发挥出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统筹城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优势。
海南省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截至2016年,海南全省共有乡村旅游点516家,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2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5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171个,椰级乡村旅游点34家[1]。海南省乡村旅游开发早、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海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得益于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指出,将在2020年将海南省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在《意见》的指导下,海南省坚持生态保护,充分发挥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的作用,在建设我国现代热带农业基地的同时,大力推进观光农业的发展;坚持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以多种形式挖掘和利用海南省村落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黎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打造独具海南省特色的风貌之美。
海南省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是以国务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海南省互联网“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以及海南省全域智慧旅游为背景,坚持“互联网+旅游”为道路,建设的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目前,针对海南省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各个规模的旅游企业数据采集和交流共享,创新全域旅游信息服务,迎合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有效地对旅游市场进行现代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确保大数据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例如,海南省万宁市现已初步建成智慧旅游平台,平台通过建立万宁智慧旅游数据库,构建智慧旅游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等综合云平台,不断完善现有的万宁发布厅、万宁旅游、智游万宁等微信、微博平台和万宁旅游官网等功能,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
海南省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帮扶乡村旅游商户,带动小微商户在旅游中创业,在旅游中获益,实现旅游脱贫、共同富裕,在推进生态旅游的同时,迎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九大”)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近年来,海南省发挥国际旅游岛的战略优势,整合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及脱贫攻坚等政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信息化发展水平(IDIⅡ)与我国的国内游市场和出境游市场存在正向线性关系,信息化对国内旅游市场影响迅速,但持续性较弱,周期在一两年[2]。作为全域智慧旅游平台的一部分,海南省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对景区累计饱和度、客流量和实时饱和度进行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通过各部门资源整合联动,实现在线提供实时的“食、住、行、游、娱、购”等便捷的乡村旅游服务信息数据。但现阶段此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景区的智能化建设缓慢,一些乡村旅游景点未能在相应的游览区进行无线网全覆盖,说明海南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其次是线下与线上对接不严密,中小旅游商户由于自身原因的限制,在平台的使用方面需要一定的推广期和适应期,从而导致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存在断点。最后是海南省在人工智能领域存在较大的空白,导致在推进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景区智能化成为短板,降低了旅游者对于智慧管理平台的体验感。
依据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旅发〔2017〕79号)中提出的创建任务“推进服务智能化,建立地区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建设海南省乡村旅游智慧平台,将海南省乡村旅游业与全域旅游示范省目标相对接。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旅游品质、旅游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的从封闭到开放带来市场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靠政策进行调整突破和刺激需求的时代也已经过去,考虑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旅游市场正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期。当前,消费面的市场主体经历持续回调已经基本稳定,总体处于“大基数、低消费、稳增长”[3]。海南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过程中,势必要通过建立健全全省旅游智慧平台,推动主体创新,提升服务品质。
从政治层面来看,在2020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指引下,依托“互联网+”思维,建立健全旅游智慧平台,是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的建成,有利于政府监管旅游业中各个环节,整合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科学合理地分配调用资源,利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为海南省乡村旅游确立制度保障。从经济层面来看,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国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平台通过整合规划,带动小微旅游商户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提高小微商户的盈利空间,有利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旅游脱贫、旅游富村。从文化层面来看,平台的建设能够通过对游客喜爱的景区、游览项目和评价较高的商户进行信息采集分析,从而打造富有海南地域特色、游览旅客喜闻乐见的乡村旅游。从海南省乡村旅游的角度来看,平台的建设,首先完善了海南省部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等级评定和游览体验,吸引游客;其次,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可视化管理,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实时监控景区的客流动向,为旅客规划合理的游览线路,确保客流量在景区承受范围内,严守生态红线,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提升游客对乡村旅游的体验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海南省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遵循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各部门联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合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多形式引入产业支撑乡村发展,因地制宜编制乡村发展规划,循序渐进突破乡村建设难点[4]。全域旅游包含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发展已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建设海南省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需要各部门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推进海南省旅游信息化进程。
政府要根据现阶段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出台新政新规,引导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在乡村旅游方面,海南省多种旅游规划未能实现融合统一,存在发展途径单一、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平台的建设要深度挖掘海南省各地区分布的乡村旅游潜力,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互补共进。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无序恶意竞争等情况,政府要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调节和引导市场朝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规范市场竞争手段,取缔存在恶意竞争的旅游企业、商户,确保海南省乡村旅游业的正向发展,为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政府要发挥自身职能,加强乡村旅游业同工业、商贸、文化、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度,推动乡村旅游业与全域旅游的反战目标接轨,由封闭的循环模式转变到融合发展模式。在融合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海南省本土农业、文化、民俗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名片。
在现有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基础上,贯彻国家旅游局对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满足旅游者现代信息需求为基础,以提高旅游便利化水平和产业运行效率为目标,以实现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为主要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标准,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市场化发展机制,鼓励引导模式业态创新,有序推进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进一步牢固智慧旅游信息化基础,推进数据共享,从而构建智慧旅游管理体系。
一方面,培养具有农业、旅游和信息技术等方面专业素养的人才,深入广大乡村旅游景点,在保证各乡村旅游景点智慧旅游平台正常运作外,获取专业性人才在基层的体验反馈;另一方面,通过培训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基层从业人员参与乡村旅游管理平台的运营维护。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海南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数据库建设,保障海南省智慧乡村旅游管理平台正常运营。
海南省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的构建框架是基于全域旅游服务体系,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开发导向,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云计算的基础支撑上实现与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对接,对海南省乡村旅游业进行科学的管理。
平台首先由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数据的初步采集,如可采集当日客流量多少、旅客流向等信息,可收集当日载客量、旅客评价等信息。乡村旅游景点采集的信息通过覆盖全域旅游区域的GIS技术传输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分析、统计,应用于乡村旅游管理平台,具体如图1所示。
目前,海南省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发展前景广阔,可应用范围和受众面广。通过建立健全覆盖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对推动全域智慧旅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枉源.海南省2016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2.64亿元 同比增长 27.5%[EB/OL].(2017-05-27)[2017-12-21].http://hi.people.com.cn/n2/2017/0527/c231190-30250659.html.
[2]孙媛媛.信息化对我国旅游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2016(3):1-12.
[3]戴斌,李仲广,吴丽云,等.旅游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市场主体论[J].旅游科学,2014(5):1-10.
[4]赵优.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把土里土气变扬眉吐气来源[N].海南日报,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