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总目录

2018-02-11 13:3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探析思想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论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力量的新时代宣言

彭美贵(1.1)

浅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矛盾论》视域下对十九大报告的探析

陈美灵(1.4)

学习习近平历史思想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王桂强(1.9)

习近平思想舆论领域“三个地带”思想对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启示

刘兰萍(1.13)

习近平底线思维观及其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

杨惠荣(1.17)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吴兆雪(2.1)

习近平民生幸福观初探

田文君,刘宝杰(2.10)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演进

刘贤伍(2.15)

论“四个伟大”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黎日明(2.18)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杨崇真(2.22)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要义

——基于全球化空间生产视域的解读

徐国玉(2.25)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正确导向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

祝福恩,许 爽(2.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三重维度

曹 勇(3.1)

论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逻辑理路与践行路径

黄书生(3.4)

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精神特质

林巧萍,李晓元(3.9)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使命观研究

袁尔纯(3.12)

落实十九大精神 助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

孟上九,栾声越(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判断新根据及时代意义

薛 亮(4.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

王 萌(4.5)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王丽欣(4.9)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思想的理论创新及现实意义研究

杨 莉,刘海燕(4.12)

习近平民生建设探析

刘琳琳(4.16)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析

冉津宇,张思军(4.19)

习近平关于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理论渊源、理论贡献和当代价值

阮添辉(5.1)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转换

李虹曼,方章东(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探析

张 晓,汪先平(5.8)

浅析新时代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与乡村文化振兴

王润芳(5.12)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研究

尹治世(6.1)

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刍议

陈玉斌,刘友田(6.3)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综述

刘 刚(6.7)

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

陈寿弘(6.10)

试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人民性原则

王宏兴,张丽丽(6.13)

坚定中国发展道路自信 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

——基于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视角

沈丽巍,高登辉(6.17)

基于人的主体性视角“正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阳甜甜,吴兆雪(6.21)

【哲学研究】

马克思正义观的核心价值指向解读

葛宇宁,程慕青(4.24)

“回到马克思”到“发展马克思”

——在文本中探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当代价值

王凤双,谢 鹏(4.29)

扼住历史虚无主义之喉,夯实意识形态之基

景蕊娟(4.33)

我国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探论

贾江涛,杭珊珊(4.37)

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研究

孙旭丽(4.42)

“文化领导权理论”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启示

叶 进,赵 潜(4.44)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蕴含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

程飞娟,王海霞(5.16)

《共产党宣言》视域下的民生思想探析

吕 柱(5.20)

哈贝马斯关于“后世俗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

何纯真,谷生然(5.23)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乡村规划理念

马 跃(5.26)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研究

——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重要启示

黄 影,郑兴明(5.30)

试论孔子的“知人”即智慧

邹佳呈(6.25)

“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

柳 玉,李国锋(6.28)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共同体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的论断

陈立军,张艳芳(6.32)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消亡与人的解放关系的理解

张明霞(6.38)

马克思历史方法理论与历史规律理论初辩

庾 虎(6.42)

戴维·麦克莱伦所著《马克思传》评析研究

凌士利(6.45)

【政治学研究】

关于国家政治向心力增强策略研究

周亚辉,郑元景(1.20)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全面性问题探讨

焦连志(1.23)

毛泽东群众观的历时态考察

覃 喆(1.27)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共领导核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付东东(1.3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构筑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王凤双,张明霞,庞海云,等(1.34)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张 纯,姚婷婷(1.38)

马克思历史方法理论与中国文化建设实践

庾 虎(2.32)

马克思主义文化力量的表现方式及载体研究

王凤双(2.36)

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读《资本论》及其方法探微

陈苏珍(2.40)

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侃今(2.45)

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及其培育路径

黎苏晓,林建辉(2.47)

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庞海云(2.51)

《弟子规》“泛爱亲仁”的伦理意蕴

杨 帆 ,张素艳(2.53)

李约瑟问题之浅议

——从中国主体论出发的若干反思

魏 巍(3.48)

“文化自信”视域下儒学重构与《共产党宣言》引领时代的价值超越性

张彩莉,闫博荣(3.51)

“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化及其涵义探析

何存英(3.54)

张静如与中共党史学中介理论体系构建述析

汪 兵(3.59)

近二十年关于“长征精神”研究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

——以1996—2016年CAJD收录文献为样本

王 苗,石海兵(3.6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初探

武 超(4.48)

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征中的担当精神及启示

刘贤伍(4.52)

建国初期党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历史经验

——以《新华日报》为例

叶陈钦(4.56)

毛泽东以德治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黄 河(4.60)

坚定文化自信的四重维度

马晓燕(4.64)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治理观的演化视角

陈琼珍(5.34)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

刘贤伍(5.38)

新媒体时代专家话语的建构与转向

李建萍(5.42)

绿色“一带一路”视阈下河西少数民族地区新发展研究

雷 浩(5.45)

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杨娟华,薛玉琴(5.48)

插花型贫困县精准扶贫研究:以甘肃高台为例

付雨鑫(5.52)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网络安全防控机制研究

杨述厚(5.56)

《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政党特性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

安雅梅,刘洪刚(6.48)

论列宁和斯大林对俄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的不同认识

刘 昱(6.51)

红军长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袖主体的重塑

闻君宝(6.55)

海外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究

李卓然(6.59)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断裂与文化互动

贾彦峰(6.63)

【社会管理研究】

论生态政治学视阈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

金 锋(1.41)

施韦泽敬畏生命的道家意蕴

王 云,樊小贤(1.47)

基于第三方评估的精准扶贫跨越发展研究

——以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例

黄海棠,李永坤(1.5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

张 静,朱红兵,刘 婷(1.54)

从“购买”到“共治”: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老龄社会治理的视角

陈 静,赵新光(1.58)

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刍议

陈如柏(1.66)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司法认定

——A城建公司与B进修学院等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上诉案

周凯彬,荆晓梅(1.68)

网络化时代社会治理困境及其超越

刘 政(2.57)

社会治理中政府主导的困境与出路

张有亮,尚巧艳(2.61)

西部留守家庭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生态系统视角的社会支持理论分析

巨 澜(2.66)

观念·政策·举措:黑龙江省育才引智的三重思考

孙 昭(2.71)

经济社会转型的文化路径

戴雪珊,林存文,尤传斌(2.74)

简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现象

张培培,朱希明(2.78)

论税收正义的理论类型及其反思

杨盛军(2.81)

第三方人才评价:引入缘起、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阳彩频(3.68)

先前经验积累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

唐根丽,王艳波,温茵茵(3.70)

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治理策略

邵 波,王 伟(3.74)

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思考

张宏伟(4.69)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资本范畴”

伍胤鸿(4.71)

构建美好生活:东北农村新型生活方式实践及其意义

刘 冬(4.75)

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对策思考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

蒋佰福(4.79)

城市社区治理科学化探析

李青文(5.60)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系中定制公交的引入——以经济法为视角

牛子墨(5.64)

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成本补偿研究

张宇鹏(5.67)

休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单福彬,邱业明(5.69)

乡愁记忆活化视角下福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路径

张 超,刘淑兰(5.72)

对农业适度经营规模之收入测算法的讨论

——基于对江苏和上海的调研

陈彦彦(5.77)

中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的多重比较

包 青(6.68)

区块链技术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黄可权,高令国,黄 珊(6.73)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与破解路径

——以亳州市W县为例

张远航(6.7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化借重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卜路平(1.71)

“大思政”逻辑下深化高校“青马工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黄广顺(1.74)

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及培育路径

陈 沉(1.77)

以长征精神涵养大学生网贷安全教育内在自觉

金世红(1.82)

志愿服务的人学困境及应对策略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视角的考量

周振兴(1.88)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王 刚,王亚慧(2.85)

大数据契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田沁艳,郑元景(2.88)

在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王海亮,王欣欣,马文佳(2.9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分析与策略

钱从明(2.95)

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葛茂奎,李 爽,王佳宁(2.98)

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要素特征及功能

邓纯余,孔祥梅(2.101)

红船精神: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钱和辉(3.77)

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王道歆,张文凯(3.80)

大学生红色精神教育重要性与实践

王佳宁,葛茂奎(3.83)

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向度

王海亮,李建凤(3.8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视域融合的类型化分析

杨秋玲(3.88)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文化自信的“四个要点”

叶 进,张 文(3.91)

杜威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余世建,汪 俊(3.94)

略谈“互联网+”时代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单石蕾,高 飞(3.97)

充分发挥哲学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米江霞(3.100)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指向及其实践进路

杜德省(4.81)

网络社会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问题研究

纪舒洋,冷翠玲(4.84)

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担当为向度

王海亮,赵 军(4.87)

互联网短视频社区道德失范及解决对策刍议

陆 翔,李庆华(4.91)

论微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张丹丹(4.9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向度

张亚丽,牟艳娟(4.97)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刘绪平(4.101)

共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与实现路径

俞 靖(4.104)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观

杜裕禄,宋彦葵(5.81)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探析

修晓辉,王新影(5.85)

“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

郝连儒(5.89)

新媒体在人本视域下的理想信念传播方式构建研究

冯大霓,何华征(5.94)

论闽南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陈亚红(6.83)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欧阳辰晨(6.87)

集体主义是新时代正确的价值选择

陈 冬(6.90)

不忘初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的融合

何 凡(6.94)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新理念

鲍中义(6.97)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

——基于安徽省部分高校的调研

张春艳,韦子平(6.101)

新时代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探析

宋成鑫,张文聪(6.105)

【语言文学研究】

试论关联理论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实践意义

申延美(1.93)

论屈大均的咏梅诗

陈 瑾(1.96)

《红楼梦》儒道佛易理接受关系分析

刘秀玲, 李 君(1.99)

《红楼梦》的梦幻叙事及其意义

王明珠(1.103)

色彩标注的人间世态

——从《晚饭花》看汪曾祺小说色彩的表意策略

迟晓旭(1.107)

梦想的坠落 异化的世界

——从新马克思主义解读《坠落的人》

靳相茹, 张瑞红(1.110)

《第九个寡妇》中的侏儒形象及河滩场域分析

周晓梅(1.114)

觉醒·泯灭·复归:艾丽丝·门罗小说中女性意识探论

——以《男孩与女孩》为例

苏锦涛(1.117)

《左传》易筮的叙事功用

韩再峰(2.104)

《庄子》“大美”思想通变观论略

孔娜娜(2.106)

《李斯列传》的史学品格与文学特征

邹文贵,李英霞(2.109)

阴冷悲剧中的反抗和欢欣

——台静农《拜堂》再解读

郭大章(2.113)

“新人”视角下的理性书写

——端木蕻良抗战小说论

潘 宝(2.116)

生命结构、人性视域与生态哲思

——阿来《蘑菇圈》再解读

张 帆,陈佳冀(2.120)

后殖民视角下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黑人文化身份建构

马文佳,王 淼(2.124)

《灿烂千阳》中的女性主义表达

钟韫霞(2.126)

文化夹缝中生存之艰难

——《群山回唱》中阿富汗移民的身份重构

余意梦婷(2.129)

《左传》叙事模式简论

邹文贵,李英霞(3.103)

论曹操裂变人格与《短歌行》的主旨关联

李金泽(3.107)

卑微之物的生命张力

——新诗中的草意象解读

王玉国, 李 华(3.111)

现实的桎梏与神秘的弥漫

——论迟子建小说《晨钟响彻黄昏》的复杂性

欧芳艳(3.114)

《可恶的新娘》与《香玉》的生态女性主义比较解读

贾 竑(3.119)

金波特到底是谁

——浅析《微暗的火》中叙述的不可靠性

郭天丽,潘立娟,王丽波,等(3.122)

《午夜之子》中的“杂糅”与身份

栾天宇(3.124)

人性之恶与成长失范:《蝇王》的成长维度解读

吴 媚(3.127)

网络词语假借情况初探

王婷婷(3.130)

“敕撰三集”诗语与唐诗诗语的对照分析

江小容(4.108)

涓生手记的叙事策略

——《伤逝》中的子君形象解读

汪 瑶,乔 琛(4.112)

罗烽文学创作中的民族主体意识

王 璐(4.115)

叩问真实:论张抗抗《隐形伴侣》中的童话变奏

李 琴(4.118)

浅析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李雅萍(4.121)

论乔利小说中性问题群体的人格分化和茫然心态

韩竹林(4.123)

“动词+方式宾语”格式浅析

赵 青(4.125)

初唐边塞诗述论

林 海(5.97)

唐诗的价值体系建构

——以日本“敕撰三集”为视点

江小容(5.101)

乾嘉时期泰州仲氏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学生态论

贺 闱(5.104)

发现差异与歧义的“日常”民间

——重读《马桥词典》兼论韩少功的创作转向

马玲丽(5.108)

寂寞的吟者

——论吕新小说的历史文化蕴含

王 宏(5.113)

理查德·赖特小说的讽刺特色

——小说《土生子》讽刺艺术的运用

蔡文娟,周海平(5.119)

存在主义视角下的《马贩子的女儿》解读

葛 纯(5.122)

从《去吧,摩西》看福克纳的荒野忧思

李 旭(5.125)

古典诗词中“余味无穷”结尾模式之美学启示摭谈

田 猛 (6.108)

再探《小二黑结婚》的文化内蕴

罗会菊,陈士部(6.111)

《茶马古道记》诗意美的特征与现代性价值

冯英华(6.115)

酷儿理论视域下的《他们眼望上苍》

何 微,李雪梅(6.119)

托妮·莫里森《宠儿》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

马文佳,佟 靖(6.123)

德里罗小说中的爱情伦理解读

何文玉(6.125)

《自然之死》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刘 伟;薛兰兰(6.128)

生成、改写与入侵: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空间性研究

孔 伟(6.131)

古代韵图编纂体例考察

——以《等韵一得》为例

曹祝兵(6.135)

【历史文化研究】

荆公新学衰微探因

李胜垒(1.120)

晚清变局与制度化儒学的解体

梅 琳,李先明(1.124)

流人研究现状

韩向军(1.128)

“昭和史论争”中的战争责任观问题

梁明辉(1.133)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华北铁路的渗透

王占西(1.138)

中东铁路的修筑背景与所属权问题研究

姚陈健(1.142)

满铁对长春铁路附属地的经济掠夺

徐祝申(1.145)

试析解放战争时期张闻天对合江工商业的保护

于耀洲,刘 成(1.147)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藏族干部天宝对康、藏统战工作的贡献

刘建兰(1.151)

魏晋南北朝僧医考论

高 祥(2.131)

明清徽州伦理思想的双重指向

韩 旭(2.136)

徽州卖契中的农耕文化

郑雪巍,刘 璇(2.140)

清代徽州民居建造流程分析

——以清光绪黟县十都宏村《春晖堂》汪氏文书为中心

李玲玉(2.145)

辽宁地区辽金古城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

丁绍通,韩宾娜(2.149)

满铁调查部检肃事件背景及其影响研究

徐章勇(2.155)

探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的禁烟禁毒斗争

赵银河(2.158)

萨琉之役对中琉日关系的影响

连晨曦,林明太,高 琳(3.133)

从中心到边缘:先秦时期中国巫觋地位衰落原因新探

张宜强(3.139)

北镇庙建置、沿革、布局考

孙子蛟(3.143)

清代医巫闾山祭祀考略

陈 鹏(3.14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研究

冯禹君(3.150)

论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勇敢”美德

李兆元,尹金萍(3.155)

11-14世纪西西里与中国交流考

谷倩兮(4.129)

论十六国时期前燕辽西地区的移民及民族交融

陈 鹏(4.132)

论董仲舒财富伦理与当代启示

肖红旗,仇小敏(4.135)

有关刘言史生平的几个问题

高贤达(4.140)

明清时期重庆府志研究

罗秋菊(4.144)

清代潜山井股程氏家族史构建研究

程石磊(4.147)

姚际恒学术思想与徽州文化之渊源

周苹苹(4.149)

徽州家谱对女性的入祠规范

李 鲜,程石磊(4.153)

伪满洲国劳工生活及社会影响研究

刘 榕(4.156)

古罗马大税吏公司的形成与演变

隋竹丽(5.128)

美国早期禁毒立法体系与吸毒群体结构因素

林晓东,林晓萍(5.131)

魏晋南北朝驸马都尉选拔趋势的量化分析

吉 莉(5.136)

论两晋初年的正统化运作

李正君(5.139)

试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观念及其成因

张本顺(5.144)

宋代士大夫政治成因探析

张清修(5.150)

明清时期河南通志研究

袁 月(5.153)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追溯

冯禹君, 温 鑫(5.157)

蒙古初期十三翼之战胜败探究

马 强(6.139)

论汉初异姓诸侯王的政治悲剧

张圆玲,王书才(6.142)

汉魏之际的书厄

任柏林(6.146)

明代便宜行事规则研究

王小岗(6.149)

乾隆朝名臣于敏中的文化基石及其贡献

赵紫娟(6.154)

从胡中藻诗案析文字狱对乾隆时期思想文化的影响

张睿壮(6.157)

区域历史文化研究

试论岭南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

黄玉华,徐勇志(1.154)

广西生态乡村建设和壮族民间信仰共享研究

金乾伟(1.157)

简论赫哲族的历史与族源

鄂善军(1.161)

黑龙江省同江市赫哲族聚集区赫哲族人口现状研究

邱洪斌,姚嵩坡,李兴洲,等(1.164)

近三十年来纳西象形文字的研究综述

张美玲(2.163)

赫哲族特伦固简论

梁春雨(2.166)

新时期赫哲族聚居区的语言保护及成效

——以黑龙江省饶河县为例

史春颖(3.157)

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生态自然观

张俊玲,潘 婷(4.161)

南江流域传统民俗歌舞的农耕文化因素及其传承研究

郭永青(5.160)

赫哲族传统文化与其民间音乐的发展

杜雨来(6.160)

【教育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六大优势探析

刘 钊,冯军成(1.168)

高校SPOC教学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

李超民,黎茶林,潘 扬(1.172)

“互联网+”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周英华(1.176)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中品牌形象策划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郭有为,白文正(1.178)

影视艺术课程局部解读教学与实践研究

王 宇,赵志凯,闫瑞华,等(1.181)

以可能世界理论解除“主项非空”要求

徐继芳(1.183)

外语自主学习行为量表信效度分析

陆少兵(1.186)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ESP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刘丹齐(1.19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探索

宁 锐,姜殿清,崔广丽(1.195)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安 勇,李 斌,骆 颖,等(2.168)

数学建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孙 威(2.170)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李 丹,徐晓风(2.17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构建路径探析

李长虹,徐其清(2.176)

创新创业环境下会计学专业课堂教学评价的重新定位与实现路径

王 迪,邵华清,张 义,等(2.180)

直言命题主项非空预设探讨

——基于对当关系范围内的思考

刘 莉(2.182)

地方高校学生外语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以佳木斯大学为例

潘明明(2.185)

分类分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张晓花(2.187)

多模态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黄晶伟,董志友(2.191)

慕课平台下大学艺体生英语写作模式的研究

陶 金(2.194)

社会协同管理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构建

马 申(3.160)

2002-2018年中国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热点领域知识图谱

张秀梅,杨锡军(3.164)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杜 伟,李 冰(3.167)

五年制高职课堂“教考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韦立宏(3.170)

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与路径

朱松节(3.172)

采用竞赛方法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的探讨

宋高嵩,林 莉,王晓东(3.176)

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界定及理论模型

吴 丹(3.179)

隐性课程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理论素养研究

——以黑龙江省五所大学为例

孟铁英,冯德煜(3.183)

多模态话语在英美概况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淑芳(3.185)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逆序创新研究

宋月霜(3.187)

东北沦陷时期的汉日语言接触研究

于湘泳,董海礁,王 珏(3.191)

拒绝表达研究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 珏(3.194)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工程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马云阔,罗瑶嘉(4.165)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

陈晓燕(4.168)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探析

金明辉(4.171)

习近平青年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之教学设计

袁尔纯(4.174)

从何以可能到以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路探析

蔡正丽(4.17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吴 军(4.181)

过程教学管理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的实践探讨

宋高嵩,林 莉,王晓东(4.185)

语言与学科融合的中外合作办学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焦丽娟,陈 宇(4.188)

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探究

刘丹齐(4.192)

小组合作学习在韩国语会话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李美英,刘 洋(4.194)

人本主义视域下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

孙彦峰,陈晓蕾(5.163)

“创新”与“创造”含义异同之辩

刘俊柱,王永宏,穆 慧(5.166)

基于DEMATEL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

郑 慧,王宏彬,崔芷寒,等(5.168)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

蔡榕津(5.172)

旅游管理专业“双能型”教师能力提升研究

韩福丽(5.176)

从“语言教师”到对外汉语“统筹师”

——慕课时代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重塑

刘 霞(5.179)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目标

裴 雯(5.182)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吴俊芳(5.185)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研究

高元龙(5.189)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探析

卜路平(5.192)

“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周献策(5.195)

高校歌剧教学体系构建的四个操作关键

王梓赫(5.198)

AR现实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海荣,刘思源(5.201)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与应对策略

于庆峰,张春静(6.162)

以激光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谷开慧,孙晓冰,侯丽华(6.165)

DACUM 职业需求分析法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韩福丽(6.16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方 蓬(6.171)

随机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吴 敏,贡国芳(6.175)

“微课+”高校思政课的局限性及超越路径

陈 静,邓 燕(6.177)

“微时代”微信新媒体技术生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焦连志(6.181)

思政课移动云教学技术的实施和提升路径

芮飞军(6.185)

基于移动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与实践

沈红伟,李 允(6.188)

研究性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史维国,韩 冰(6.191)

非英语专业学生专门用途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构建

吴 迪,胡家英(6.194)

猜你喜欢
探析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