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蓬
(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青年大学生群体是创新创业活动中一支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并扶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各地高校也纷纷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组建创新创业社团、认定创新创业学分、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开辟创新创业科技园地、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等一系列的举措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然而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却普遍存在着一些痛点,集中体现在:一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主要是由某些职能部门来分工负责,如教务处或招生就业处负责创新创业课程开设、院系负责创新创业竞赛的专业指导、团委或学生处负责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培育等,虽各司其职,但却缺乏一个整体而系统的统筹管理,未形成有效合力。创新创业教育涉及面广、教育内容丰富,它不应是割裂的单项培训,不能是某几个部门单兵作战,应该要从学校整体层面谋篇布局、纵深推进、横向合作,应该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机,才能积蓄滔滔不竭的力量。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够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应该是一个系统、完整且闭环的教学链条,在这个教学链中应涵盖价值引导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结果反馈体系等方面,而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却主要集中在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论传授和创新创业竞赛的实践指导等微观层面,从宏观上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维的训练、创新创业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创新创业人格品质的塑造却触及较少,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反馈也仅仅以竞赛有没有获奖作为评价手段,标准单一,体系不全。三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辐射面不广。在我国,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适合我国校情、生情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校本研究尚不健全,高校师资力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因而一线骨干师资力量主要服务于参加各类竞赛的少数学生,辐射面较窄、影响力不强,大部分普通学生不能有效的接受到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四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够突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围绕“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电子商务三创赛”等龙头赛事平台开展相应的教育引导活动,这种以竞赛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聚焦于如何在赛事中出成绩,教育方法和内容呈现出片面化、单一化、程序化特点,往往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在赛后能真正将项目落地实践的并不多,后继乏力。
这些痛点严重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创业精神、敏锐的创新创业意识、实战的创新创业能力,应该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普及性教育,要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最大化、最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从本质上看就是人才驱动,培养一批具备较高综合实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为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智库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倡导创新文化并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是创新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推动者,也将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与先导者。因而,肩负着人才培养使命的高校如何在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把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总开关”,做好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2]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职责,也是新的时代使命和必然选择。
一方面,培养创新创业价值观念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能从思想意识层面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及时唤醒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有效激发他们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由内部驱动最终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指向,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情感体验。它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另一方面,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导向,在遇到价值困惑时,能不能去伪存真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决定了行为结果的方向性与持久性,正确、主流、健康的价值观能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向。
大学时期,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趋于成熟的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价值观念认识上持续的信念支持,而思政课的思想导向性,能够赋予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理论和方法指导。”[3]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过程中方向选择的正确性、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完成目标途径的合法性等进行引导和约束,有助于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面对公私、义利、是非等价值取向时,能明是非、辨善恶、分公私、知荣辱。
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创新创业实践能够保持长久生机的精神本源。部分创业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其背后折射出的实际上就是崇富意识、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还是价值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价值引领,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远大目标和精神动力”[4],只顾当下不考虑长远、缺乏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的创新创业实践是难以为继的。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大致涵盖以下几个层次:一是道德修养层面,这是创新创业实践的行为准则,具体包括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友善互助的个人道德等;二是价值观念层面,这是创新创业行为的价值取向,具体包括集体主义观、团队协作观、社会责任观、义利观、公私观、成才观等;三是法治层面,这是创新创业实践的行为底线,具体包括法治意识、红线意识、维权意识、契约精神等;四是人格素养层面,这是创新创业人格的核心素养,具体包括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迎难而上的挑战精神、锲而不舍的抗压能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未雨绸缪的风险意识等。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对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纠偏、扶正,将内涵式的价值观念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嵌入大学生思想意识,引导大学生明确创新创业价值,并努力将其内化为行为自觉,主动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自觉承担起引领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施展青春才华,引领创业风尚,实现人生价值。
(1)重塑思维方式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塑造创新型思维已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要想真正地发挥持久而深远的作用,除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最根本的是要在创新思维的启迪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深功夫。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它与思维科学是息息相关的,它着力培养人们将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进而形成客观、严密的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启迪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内化创新精神的教育功能。”[5]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不断的进行思维训练,善于洞察问题、勇于质疑问题、敢于破旧立新,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让创新思维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思维习惯与方式,最终重塑创新创业理念并转化为实践。
(2)培养格局意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不是海市蜃楼,不能无中生有,必须立足国情、党情和社情来开展创新创业,思政课的政治性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相对全面科学的形势与政策指导”[3],这种形势与政策指导,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捋清形势,培养学生的格局意识与长远意识,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遇到实际问题时,不拘泥于一时的得失成败,能以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视角、发展的眼光、前瞻的视野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找寻出路。这就要求大学生创客们学会理性认识创新创业,学会紧扣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借力国家、社会、地域的优势资源,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使创新创业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契合共生,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不断推动创新创业实践能真正的落地生根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需要转变传统、单一、保守、固化的教育理念,要始终将其提高到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部署的高度、始终将其放在增强民族创新实力与能力的战略高度、始终将其摆在学校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始终将其做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将二者进行关联研究并开展联动教育,倾力打通专业壁垒,建立起大思政观、大创新创业教育观格局,从全局的视野,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建设、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服务支持等各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与支撑服务。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将理论引导与实践应用融会贯通、将校内资源与校外企业对接耦合,合力搭建立体、开放、系统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
人才评价体系是否健全、评价标准是否科学、评价指标权重是否合理,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进行思想评价。改变当前只重视创新创业成果,却忽略创新创业者实践过程和成果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的评价倾向,而应侧重学生平时参与的表现,努力将公益性、外部性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进行价值引导。”[6]将思想性评价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导向,即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活动本身的价值引导,要去除功利化和短视思维。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经济利益作为唯一价值导向,不单纯以竞赛是否获奖为衡量标准,而要兼顾项目本身是否创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是否引领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是否带动了人们关注社会发展,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改革。这就要求在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上,适当增加创新创业项目公益性、社会性等评价指标的权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价值引导活动是政治性、业务性和思想性的结合,因此应以专业化和科学化为目标建设一支价值引导队伍。”[6]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工系统管理干部等思政工作者是这支价值引导队伍的骨干力量,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最密切,最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最能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多重且重要的角色,既是创新创业政策的传播普及者,又是创新创业价值的教育引领者,还可以是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推进者,建设好这支队伍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重大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政工作者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方面仍存在短板。因而要做好思政工作者的师资力量培养工作,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不断整合丰富教育内容,实时强化实践应用,构建师资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双重能力,充分发挥这支人才队伍的优势,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每门课程、每个活动和每个管理服务环节中,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形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的共识。
校园文化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的重要渠道,“创新创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具有价值导向、目标激励、力量凝聚、情操陶冶、心理调节、行为规范、氛围支持等功能”[7],“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萌芽到落地,离不开浓郁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8]因而,积极培育“创新带创业、创业促就业”的校园主流文化,对切实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有着积极意义。
具体说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来系统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一是定期开展创新创业主题班团活动,通过政策宣讲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启发创新创业思维、形成创新创业观念;二是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开办创新创业讲座、赛事宣传等形式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三是有效发挥时代精神,采用创新创业人物访谈、创新创业榜样树立等方式邀请行业标杆、优秀创业校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企业家精神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四是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如徽商文化、闽商精神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财富不断涵养、充实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五是开放校内实验室、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园地、科研仪器设备等,实现资源共享,支持、促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六是组建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打造“创客工作坊”、“创新实验室”等平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切身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体验;七是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三下乡”、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习实训等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发掘并凝练创新创业项目,促成创新创业实践。
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念、拓宽创新创业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当牢固树立科学的大思政观、大创新创业教育观,着力将二者进行关联研究并开展联动教育,针对现有的薄弱环节,找准问题症结,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在顶层设计、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师资培养培训、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通盘考虑,下苦功夫、下硬功夫、下真功夫,补齐短板,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有改革精神和踏实作风的、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的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人才储备与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