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8-02-11 13:31欧阳辰晨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育人

欧阳辰晨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他同时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加之网络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应用,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防线,以至于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动摇、诚信缺失、道德下滑、精神空虚等诸多问题,这也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凝聚民族精神、提升道德修养、调节人际关系、传承文明礼仪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养分,切实有效地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人文素养,不断引领其走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生长土壤,中西方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众所周知,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这也是当代西方国家“自由、民主、人权”等核心价值的思想源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等文化相融合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囊括古今中外各家各派思想精华,也得到了当时主流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言必信,行必果”等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及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文化内涵,即使在今天,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方式,孕育着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甚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质,培育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高尚品德,造就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凝神聚气、强基固本”更是习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的高度概括。[2]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倡导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弘扬。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让中华民族屹立五千年不倒,处处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更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充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平等、公正、法治、民主、文明、和谐、诚信”便是由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这“儒家五常”中演化而来的。可见,核心价值观在现代文明的建构下,不断丰富和完善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其穿上新时代的“外衣”,进一步加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吸收。核心价值观成长于中华大地,凝结着中国人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与价值趋向,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与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融合,再到近代以来,对西方优秀文化理念的借鉴,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崇尚,每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会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继承并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又推陈出新。正是在吸收各种先进思想文化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建构并形成,具体表现为对旧的思想的摒弃,和对新观念的提取和应用,可谓是融天地之精华,吸万物之灵气,聚世界之文明,容百家之观点,弘中华之正气,树社会之新风,振民族之精神,传中华之美德。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与升华。扬弃的继承适合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是对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继承和吸收了传统儒家价值观的精髓,还采纳和吸收了传统道家价值观中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总目标下,它涵养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学说中先进的思想,使其集先进性、时代性、开放性、广泛性、民族性于一身。在扬弃与传承的过程中,核心价值观抛弃了传统文化中以维护王权为最高目的的封建思想和腐朽观念,提出并弘扬了平等、自由、民主等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先进价值取向,既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及真理观,又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与科学性。它在保持传统文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予以新的阐释和解读,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价值内涵,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维护好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家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二、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综上,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载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天然的内在联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从“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个方面探索可行的教育路径,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进一步唤醒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其“知行合一”。

(一)以“课堂育人”为基础,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时,曾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投入,推进以“课堂育人”为基础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课程教学创新,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点,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其阐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换发新时代的活力,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一方面,要发挥高校“两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作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想近况,教育引导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甄别的对待,批判的继承,激发其复兴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唤醒其文化自觉,夯实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学分、创新课堂讲授形式和考评体系,开设公选课、邀请传统文化名家来校讲座授课等形式,不但可以实现教学方式和渠道的拓展和延伸,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不断学习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的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其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的提升,坚定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以“文化育人”为抓手,打造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自身的成熟度、自我调节作用和文化环境因素。可见,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离不开其所处的校园文化环境,文化底蕴浓厚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陶冶道德情操,还能有效激发大脑接受教育的潜能,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品格。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引领作用,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注重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自身的办学文化中,渗透到人文景观、校园建筑、校风校训、规章制度、校园活动、校园网等校园文化环境中,使大学生无时无刻都能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一方面,要重视人文景观的打造,推动校园文化墙、文化石、校史馆、博物馆、园林绿化、楼宇景观等的建设规划,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要素与校园文明风尚有机结合,使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教育理念、育人功能统一起来,实现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让大学生在充满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氛围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民间文化艺术展”等参与性强、辐射面广的文化艺术活动,积极举办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法大赛、历史剧展演、中华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育人活动,让大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独特魅力,不断激起文化共鸣,进而将这种对传统文化根源的认同感,转化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官网、“两微一端”、微课、微视频等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上育人模式,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以贴近学生的方式引导其行为规范、促进其品格提升,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三)以“实践育人”为导向,建立贴近实际的“第二课堂”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认识层面上,最终还是要走出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的类型多种多样,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联系,创造更多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国情、认知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培养品格,不断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以此建立贴近实际的“第二课堂”,拓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服务质量。

一方面,高校要以“实践育人”为导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通过校地合作,积极与当地历史文化博物馆、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非遗展览馆等文化教育场所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为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搭建“桥梁”。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广泛开展以传统文化传承和调研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深入历史博物馆、民间文化艺术发源地参观调研,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另一方面,要抓好“第二课堂”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的渗透力。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适度开展一些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训活动,例如开办“戏曲社”、“古琴社”、“中华经典诵读班”、“国学艺术兴趣班”等,通过这种交流学习,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专业学习、兴趣拓展、志愿服务、职业发展等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又使其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培养了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达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此外,还要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在教育客体中发掘优秀的践行者,通过表彰先进、颁发奖状等形式树立实践典型,加强示范引导,从而实现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战略工程,需要高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力量的参与,以形成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互动互补的多维度育人格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发掘和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财富,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此筑牢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中华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