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燕,刘成军
(1.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思政部,北京 100037)
系统哲学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汲取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系统科学等自然科学成果,提炼出一系列探索复杂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中国学者乌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将支配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概括为整体优化律、差异协同律与结构功能律等一般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复杂运行机制和深层内在规律,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崭新视角和方法论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居于指导地位,融合系统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将“生态文明”纳入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勾画了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发展愿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和杰出智慧。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p50)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前提和基础,是基于“自然—社会”系统性存在而进行的科学判断,体现了系统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
系统性的存在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存在形式,呈现辩证的系统性、过程性和时空性[2](p40)。“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3](p85)人、田、水、山、土和树本身是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跨越了物理、生命和社会等多种系统形式,展示了系统存在的普遍性。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需要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系统的存在和延续,这便是“命脉”的含义,表达了系统的开放性和有机体特质。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生态位置和空间边界,“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一个薄薄的具有生命力的层面,人的每一个活动都依存于这部机器的完整和与其相适应的功能”[4](p12)。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立足于“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既是对其他物种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也是对人类延续和发展权利的考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秉承非此即彼的二元式思维方式,片面强调人或自然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双向性,最终无法提出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方案。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改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在改造人,一部人类史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同演进的历史。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立足于“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主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5](p19)。总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坚持系统哲学思维,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
整体优化原理是指由于内部根据和条件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不断优化,推动整个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化,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化发展[2](p106)。系统观认为,事物整体的优化过程伴随着部分分支的劣化和淘汰,体现物质运动的多向性和多层次性。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格局的认识和实践,正是经历了整体优化的发展过程。从1932年毛泽东同志签署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1983—1984年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格局的战略设想,环境保护的地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附属品、重要内容逐渐上升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环境保护的范畴从与工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森林、河流等关键领域上升为生态系统的整体构成要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格局的提出过程和理论内涵,反映了“自然—社会”复合系统整体优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超越了被自然奴役或征服自然的错误思想,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主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的全方位变革,注重经济社会构成要素的相互配合。总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充分尊重“自然—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在不同方向、层次和功能上的优化规则,必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根据系统哲学的理论分析,差异是系统存在、运动、发展和演化的前提和动力。协同是指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差异与协同相互区别,相互依存,呈现于诸要素之间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协同性状态。差异协同律是对立统一律的深化发展,强调差异是系统的普遍存在形式,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关系的应激状态。一般来说,系统诸要素之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在协同基础上的竞争,以及竞争基础上的协同关系。系统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塑造时空结构,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进而形成多样性的发展格局和多层次的功能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格局,全面贯彻了差异协同原理的根本要求,体现协同性和多样性的发展原则。一方面,坚持协同思维优化系统结构,明确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p19)。另一方面,坚持多样性的思维完善系统功能。“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p50)。按照差异协同规律构筑新时代时空格局,既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延续性要求,又有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并置性任务。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格局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荣为最终价值旨归,致力于协调人口、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空间配置和组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活动的比例关系和分布结构。
任何系统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其中,结构是指诸要素的特性、质量、规模以及相互之间的时空联系,而功能是指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体现的能力和功效。结构功能律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在规定性和层次性内容,阐释了事物发展的复杂状态。耗散结构理论是结构功能律的重要理论基础,而质量互变规律是结构功能律的一个特殊方面。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了维护有序性,系统必须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汲取负熵,使自身远离平衡态。系统哲学认为,只有遵循最小熵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达到最优化配置,精髓在于以最小化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效益产出。纵观人类历史,尽管前资本主义社会不乏损害自然界的行为和活动,但是因此所产生的熵增没有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然而,随着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系统结构日益复杂,熵流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熵增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负熵的汲取速度和规模,并跨过“自然—社会”的平衡点,给人类的延续和发展带来严重危机。相比较而言,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深刻总结人类发展经验,在十八大上明确“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6](p167),在十九大上又提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1](p50)。总之,致力于开拓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贯彻“节约优先”的精神,既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忠诚,也是对世情和国情的充分考量,对最小熵原理的自觉运用和把握。
综上所述,以系统哲学理论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的继承性和开拓性,更好地把握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和关键着力点。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形势出发,依据整体优化规律、差异协同规律和结构功能律的根本要求,实现人类栖居于大地的绿色梦想,必须尊重“自然—社会”的系统性存在,超越个体、地区乃至国家的利益分歧,形成系统运行的最大合力,建构协同治理的行为模式,推动“自然—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优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p107)。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目标是维护人类共同体的延续与发展,承担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伟大使命。然而,受后现代主义思维和消费主义精神影响,人与空间的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个体与群体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同时,现有的行政区域划分更多的是以社会关系结构为依据,与自然关系结构并未很好契合,甚至相悖。在具体实践中,个体和区域往往将最直接最切近的利益奉为首选,追求本体利益的最大化、最快速实现,宁愿选择搭便车,为集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错作为留下空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关键是要坚持整体主义原则协调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利益关系,培养对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认同,以构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组织模式。因此,必须超越个体的原子化倾向,使人们对生命共同体有科学的认知、情感的认同和切实的利益获得感,增强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激发个体的协同参与意愿和行为。同时,必须打破中央与地方、区域之间的利益分割,建构稳固的利益一体化模式,确保加强区域生态合作的资金保障,提升集体合作的意愿、频率和规模。此外,要设立专门机构统一事务处理权力,确保区际之间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责、监管职责、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执法职责等,为区域协同行动提供强制力保障。总之,促进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解决现代生态难题,必须在个体、区域、国家层面建立利益、责任和组织行为的一体化机制,提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改造能力。
差异协同原理进一步解释了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多层次性、多样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且要统筹兼顾系统诸范畴、诸要素的运行状态。按照差异协同的方法完善生态治理体系,要坚持齐抓共管,补齐短板,促进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换句话说,就是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艺术。十个指头之间是一个有机系统,要弹出美妙的音乐,不仅十个指头都要动,怎么动什么时候动都要遵循特定规则。事实上,从手指、手腕、四肢到整个触觉系统,从触觉、听觉到整个感官系统都要协调,而且身体系统还要与钢琴相互配合。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面性建设,要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子系统的关系,形成多层次功能结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正是基于差异协同规律的正确把握。依此,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绿色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协同演进。“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8]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路线,要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和方法,统筹规划、保护、治理、监管、追责等各个环节,实现理念、技术、行为和制度的深度变革,以奏出宁静、和谐而美丽的音符。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自然—社会”复合系统是开放型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汲取负熵,以抵消系统内部的产生的熵,进而维护系统的有序性。然而,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传统以及资本主义文化渗透的影响,重占有的理念仍然大有市场。在生产领域片面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在生活领域崇尚攀比、奢侈性消费,制造了很多无意义的熵增。根据结构功能律的根本要求,要维护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不断调整汲取负熵的手段和方式,要合理地调节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9](p928-929)。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倡导以节约的精神、适宜性原则推动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而这就贯彻了最小熵原理的根本要求。从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上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格局是为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服务,旨在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摆脱了外部必然性的控制和约束,不需要奢侈腐化的消费来填充,反对虚假的扩张和占有,要求坚持适宜性的原则来处理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促进人的整体性和丰富性的回归。从生产方式上看,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必须大力研发和应用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能源资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低碳生产、循环生产和绿色生产,以突破资源能源瓶颈。从生活方式上看,要增强全体公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构建绿色家庭、社区、学校、企业等组织体系,促进生活过程的绿色化和循环化。
总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格局,必须坚持整体优化、差异协同和节约的系统方法,以优化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促进“自然—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稳定和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的战略设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汲取了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推动辩证哲学与系统哲学的有机融合,以更接近“自然—社会”复合系统运行规律的形式展开部署,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时俱进的创新勇气和统筹兼顾的领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