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熊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春节期间下降23.1%,比去年同期下降13.1%。其中35个城市、27个品种的蔬菜价格同比下降,已连续8周回落,为近6年同期最低水平。随着气温的回暖,露天蔬菜供应增加,蔬菜价格可能还会下降。
不管我们找什么原因解释蔬菜价格下降,蔬菜滞销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供大于求。其中有的是看别人种菜价格不错,就跟风种植,导致供应快速增加;有的是种植的产品没有特色,导致同类竞争加剧;有的是因为没有全面了解市场信息,导致种植的产品供应过剩。
也有人给出了一些建议,但是仔细琢磨,这些建议都是空中楼阁,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没有可操作性的。比如说,了解市场走向与需求、理性选择种植方向。对于普通农民,种好蔬菜已经够辛苦了,哪还有精力研究市场呢?不如说,建议扩展销售渠道,提高营销意识。我的天哪,农民能干好这件事,还种菜吗?去贩卖蔬菜岂不是更挣钱?比如说,提高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意识。难道要每家农民都注册商标,都去打造品牌吗?比如说,发展农民产品深加工产业。请问,农民有钱购买设备进行深加工,那不是成了工业企业主了吗?谁还当农民呢?比如说还建议通过农业保险解决,那保险弥补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还行,市场过剩导致的损失,也能给农民保障吗?哪个保险敢保,保证他们赔的找不到北。
从这些建议看,对农民来讲无济于事。倒是提醒一些有头脑的农村人,可以把当地农户联合企业,把分工明确,专门有人研究市场,寻找销售渠道,打造自己的品牌等,在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种植基础上,可以引进一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让农户持有股份,一起发展。
如果说未来农户没有自己的组织,仍是看新闻什么菜贵就种啥,看身边其他农户种啥挣钱也跟着种,蔬菜价格不会理想,赔钱也许是常事。另外蔬菜销售和品牌打造有时候靠农户合作组织还不足以完成。最好的是当地政府重视,引导农户规范种植,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引导更多的商贩到产地批发采购。比如说全国有名的寿光蔬菜市场,邯郸蔬菜市场,馆陶鸡蛋市场、黄瓜市场等,都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户卖菜难的问题。政府引导的前提是要有特色和规模。
就算政府支持,农户联合,但是未来蔬菜价格走势仍会是走低趋势,除了年节,特殊天气影响,正常的话,常规蔬菜价格不会很好。原因是我们的设施农业还在快速增长,从政府到合作社,从专家到农民,对于设施蔬菜的推崇仍是方向。设施农业在一定时间内还将是现代化农业的代名词。未来蔬菜供应将会越来越充足,蔬菜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