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岩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马莲小学)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已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场所,教育的整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已逐渐显现。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的成长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6~15岁正是一个人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人的身体各器官得到迅速生长,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逐步完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人、对物、对事逐渐形了成自己的独特的认识。但面对多变的世界,他们又缺乏独立应对困惑与矛盾的能力,因此常感到无所适从。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学生已经存在某些身心缺陷而又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他们就容易出现违规行为、学习困扰、心理失衡等问题。因此,特别需要有人给予指导和帮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直接服务、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在学习、成长与交往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发掘其自身的潜能,有效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师工作与生活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有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的作用也同样重要。一方面,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健全人格之外,更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既是个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润滑剂。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可靠保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有各种管理制度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营造一种和谐、高效、积极进步的学校氛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运用心理健康原则,可以增强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与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思想,可以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再次,在课堂安排、环境布置等方面运用心理健康原则,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也是对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一项活动。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和争论;组织小组学习竞赛活动,留给学生相互合作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及与同伴的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学习成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2.有效组织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上好原有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外,在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时,都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小学生也可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组织读书活动。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指导学生阅读,并在班里进行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图书室、阅览室的功能,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阅读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橱窗等平台宣传挫折教育内容,在教室里写上如“退一步想,海阔天空”“换一个角度想,快乐自会来”等短小的心理术语,教育学生如何从逆境中摆脱出来,适应新的形式,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
组织体育竞赛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运动竞争激烈,对抗性强,它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每次体育竞赛与对抗,都使参与者品尝到战胜对手的喜悦或失败的滋味,从而使其身心得到锻炼,精神得到升华。
3.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多结合心理知识讲座进行,既传授了一些心理知识又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出现的心理障碍的学生同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这是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可采用设立“爱心姐姐信箱”等办法,收集咨询信息,然后再通过办小报、广播等方式反馈咨询结果,这也是一种形式,既活跃了校园生活,又提高了咨询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