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洁,康 波
2017年3月驻藏某医院接上级任务,要求抽组野战医疗队参加应急兵站高原野战条件下驻训的医疗卫勤保障,这是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对野战医疗队保障能力的综合检测和实兵考验。结合高原野外条件和保障任务的实际情况,我们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野外护理工作及流程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和优化,较大程度地提升了高原野战卫勤分队整体遂行保障任务能力。现就此次任务的体会做简单总结和汇报。
野战医疗队是应急兵站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战役战术层面上是一支重要的卫勤支援力量[1],为作战、驻训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其中护理队伍是野战医疗队里一支重要的救护力量,护理工作是野战医疗的重要环节,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密切关系着任务官兵的康复。针对高原野战特殊环境下的护理工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和优化,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自医院受领任务后,院党委高度重视,为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和工作部署,护理部也组织召开相关护理工作专项研究。考虑到本次驻训保障人员多、时间长、任务重、条件艰苦,按照《战时卫生勤务学》[2]要求,医院党委机关精心策划,按专业区分抽调护理人员,涵盖内、外、专多个科室,保证护理队伍各主要专业均有护理骨干力量[1]。在学科配备方面,努力形成各专科技术互补的良好局面,集中优势护理力量,在开展工作中,各类伤病员可以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护,提高了医疗队整体救治水平[1]。
根据《战时卫生勤务学》[2]要求,野战医疗队中的重伤救治组、收容处置组的主要工作均是收治伤病员,其区别仅在于伤病员的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但伤病员的病情随时在变化,可由重转轻,也可能由轻加重。频繁地组间转运伤病员会增加工作量,还会打断救治的连续性。因此,我们根据实际卫勤保障任务中轻伤病员较多、而中重度伤病员相对较少的情况,在整合重伤救治、收容处置组为一个救治收容组的同时,将护理人员也进行了相关调配。将原重伤救治组3名护士、救治收容组5名护士整合成一个8人护理单元。设护士长一名,统管病区护理工作。7名护士根据床位进行责任划分,并进行APN排班,集中优势人力做好护理工作。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已经论证[1],整合为一个救治组后,同一个医疗团队对伤病员进行治疗和管理,根据床位指定具体的责任医生和护士,这有利于医务人员对病情的了解和掌握,使治疗具有连续性,救治也更加高效[1]。这样的整合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护理人员进队伍,而且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救治效率,确保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伤病员获得有效救治[1]。
本次驻训,官兵人员多、时间跨度长、演训任务重,心理压力大、野外生活条件艰苦。部分伤病员趁着住院期间,抱有住院不是在正规连队,是来“调养休息、可随意外出、可随便吃喝玩乐”等松散、麻痹思想,存在较大人员管理上的安全隐患。野战医疗队是演训任务部队之一,是正规单位,护理组根据演训指挥组的要求,对住院伤病员进行严格管理。主要措施包括:1、办理入院手续即进行相关教育,告知其住院期间不得随意外出,治病不是疗养,必须落实一日生活制度,遵守部队、演训相关管理规定,并签署《住院期间安全管理保证书》;2、住院期间统一着病号服,将手机、钱物、便装等统一登记后集中保管,临时需使用手机、钱物时向值班护士请领,并做好相关登统计,避免了伤病员不假外出、不遵医嘱膳食、不按时就寝等不良习惯;3、坚持护理查房、病房交接班制度,既监督了伤病员在位率,又让每名护理人员对病区患者病情做到了心里有数,从而确保了医疗安全。
为深入贯彻落实“拉得出、救得下、治得好”的战创伤救治要求,我们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训练,“练兵为战”,做好战救技术训练。与在营区救治任务不同,野外驻训官兵以训练伤、外伤为主,同时针对地域特色,针对高海拔、高寒、缺氧等特殊环境下的伤病救护,进行相关训练。护理组合理组训,根据专业分工,各专科护士准备课件,分别就颅脑战创伤、颌面头颈战创伤、胸部战创伤、腹部战创伤、四肢及脊柱战创伤、烧伤、急慢性高原病的护理进行讲解示范,让每一名护士对战创伤的救护原则都能牢牢掌握,提升救治水平。
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责任医生沟通,商讨每一名伤病员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恰当的膳食搭配,并由护士长汇总后报炊事班进行伤病员膳食的制作。有针对性的膳食保障,既能满足伤病员的病情需要,又保证了足够的营养支持,还减少了官兵自行购买不卫生饮食的风险。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特别是冬季尤其寒冷。护理组为每个病房都配备了取暖设备,增加了御寒被褥,提高了住院舒适度。给予住院官兵生活上贴心的照顾,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成为现代公认的医学模式,然而因为野外驻训执行任务,部分医务人员存在只负责“治病”的老观念和做法,容易忽略对伤病员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任务官兵长期在野外驻训,管理严格、训练任务重、生活条件艰苦,加上伤病的痛苦,且远离家人,大部分官兵或多或少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4],即便是就医时,部分战士也会条件性地出现紧张,不敢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不适和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医务人员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态度温和、平易近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获得就诊官兵的信任和支持。在做好治疗疾病的同时,护理人员还担任了心理疏导师的角色,耐心倾听、恰当解答,定期为伤病员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做好住院官兵的心理疏导,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康复。
护理队伍是野战医疗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有效救治伤病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期高原野外驻训卫勤保障任务中,驻藏某医院野战医疗队护理组在学习相关基本卫勤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实战,结合高原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和所担负的卫勤保障任务,优化了人员编组,简化了救治流程,细化了生活保障,加强了心理调节疏导,明显提升了护理质量,为推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提升高原卫勤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野战护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某些护理设备、耗材还跟不上,个别护理人员对战救技术掌握不够牢固,对战创伤流程、特别是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流程还不够熟练。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