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贵宪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现代大学有三大基本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从中国高校的发展趋势来看,科学研究工作在学校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在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是提高大学知名度的有力抓手,科研工作做的好,能实现对同类型、同层级高校的快速超越。很多高校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视,对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都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总结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科学化的科研管理可以激发广大教师做好科研工作的热情,可以促进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目前在对高校教师进行科研成果考核和科研能力评价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不科学、不合理的规定,科研考核如何能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如何通过科研考核激发广大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并通过科研考核甄别科研成果优劣,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是值得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
1、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为快速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提供人才支撑
高校之间科研水平的竞争背后是科研人才的竞争,只有广大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了,才能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涌现,为了尽快的培养、汇聚高素质人才,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目光向内,重视校内现有教师的培养,增大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的人数,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待遇,同时选派一大批具有科研潜力的年轻教师去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培训,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带着压力去学习,以保证培训的质量;二是目光向外,要加大外来人才的引进力度,做好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引进工作,结合不同高校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引进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江学者、两院院士等高素质科研人才。
2、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为尽快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创造条件
学校管理人员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后续发展,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尽快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造各方面条件,为此:
一要探索总结科研工作规律,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科研工作不能等同于一般性质的劳动,科学发明创造需要一定的灵感,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需要搭建科研工作平台,配备满足科研需要的工作室、实验场所,为此,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后勤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持续做好跟踪服务,解决科研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一心一意的工作。
二要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验收评估,验收评估活动频繁,会分散科研人员的注意力,如果评估结论不严谨不科学,就会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上给科研人员以错误的引导,因此,科研管理部门要给广大科研工作者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信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验收评估活动,对于比较重大的科研成果,可以适当延长科研考核年限,比如实行每年进行一次汇报,三年进行一次总评。
3、要因校施策,率先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高的学科上取得先进的科研成果。
每个学校的发展历史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有的学校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有的学校偏重于应用研发,即便是同一所学校,有的专业成立时间久,师资力量强,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较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学校要在优势学科上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瞄准学科前沿,率先取得在国内、国际上一流的科研成果,然后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学校其他的学科快速发展。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教师进行科研业绩考核,考核结果直接影响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科研奖励等多项福利待遇,事关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一定要科学制定考核规则,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1、建立专家评审机制,保证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科研业绩考核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的首要问题是让谁来评价科研成果才能确保公平公正和更具权威性的问题,首先要坚持专家考核与同行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来进行科研成果的考核工作;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建立校外专家评价机制,争取实现匿名评审;评审过程中避免打人情分和行政干预,尽量避免不同专业之间进行互评,逐步增加科研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2、科学制定评价规则,要正确看待科研成果“质”与“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考核高校教师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很多高校采用科研任务量化积分的管理办法,因为量化积分考核在操作上比较容易实现,相对比较客观公平,基本体现了薪资待遇与科研任务向匹配的原则,比如有的高校首先对论文、论著和科研成果按照规则确定一个分值,然后根据教师职称和学位的高低,规定教授(博士)、副教授、讲师每年要完成的科研任务积分分别为60分、30分、20分。但是积分考核也有一定的弊端,首先,这种考核方式注重“量”的累加,而忽视了对“质”的考核,类似企业里面实行的计件工资管理制度,完全靠论文、成果的数量取胜。其次,因为有科研任务考核,大部分教师会更加注重对实现容易、见效快的一般性应用类科研成果的研发,而忽视对实现难度大,见效周期长的基础性研究成果的研究,在科研任务重、质量难以兼顾的情况下,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往往会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还有,积分考核规定过于严格而缺乏一定的弹性,给广大教师会造成比较大的科研压力,部分教师为了凑够科研积分,只能想办法拼凑论文,科研成果相互挂名,造成每年的科研成果数量巨大但质量欠佳。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实行质、量兼顾,以量为基,以质为先,以量促质,综合考评的原则,首先以“量”为基准,对大家进行考核和进行一般性奖励;然后再以“质”为目标,通过专家认定,对于特别优秀的科研成果和较高水平的代表性论文,给予重奖;第三,要体现科研管理规定的灵活性,今年完不成科研任务的,积分可以累计到下一年完成,每三年做一次总考核,对于完成任务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科研管理人员只有认清质与量的辩证关系,科学施策,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科研成果的量大质优。
3、科学制定评价规则,正确认识论文、著作、专利和科研项目之间的关系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科研论文、学术著作和科研项目,要正确认识论文、论著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承认它们各自存在的价值,在进行科研积分叠加的时候给予它们合理比例的权值。
一是正确看待高水平论文与一般性论文之间的关系。比如目前社会上争议较多的是高校每年发表这么多论文是否有价值的问题,由于我们国家各高校科研水平不同,同一高校每个教师的科研能力也不一样,造成现在有些科研工作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做科研只能做非常前沿的科研项目,写论文只能在知名杂志上发表,对于一般性论文,一些科研人员持全面否定的态度,科研考核过程中往往给予它们的分值很低,当然,对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应该大力表彰和奖励,对于一般性论文,社会上也应该持积极鼓励的态度,原因在于,即便是一般性论文也应该有明确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尽管这些观点会有新旧和对错之分,甚至不同作者之间的观点出现交叉重叠,但是同专业的读者肯定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要学会借鉴正确的前沿的观点,摒弃错误的落后的观点,这就是一般性论文应发挥的作用。
二是正确定位论文、著作、专利和科研项目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论文是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提炼总结,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之上,即便是少数论文仅仅是设计思路和表达观点,只要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有一定的创新性,没有故意进行数据造假、抄袭等不良行为,皆应该值得肯定,论文正如盖大楼的图纸,也是科研成果从设计到实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是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修正。论文、论著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应该正确定位为:相互印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否定、相互对立。
要重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科学制定评价规则和奖励政策,制定一个好的规则和政策,一是要保证科研奖励政策相对的稳定性,绝不能朝令夕改;二是要体现奖励政策的合理性,随着高校引进人才力度的加大,制定科研人员奖励政策也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按照薪资待遇与科研水平相匹配,薪资待遇与所做贡献相结合的原则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三是要认识到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不能以管理企业普通员工的方式管理、考评科研工作人员,科研管理工作应该以奖励性措施为主,通过奖励来激发和引导广大教师做好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做到少罚多奖,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四是要重视从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个方面来激发高校教师做好科研工作的热情,对于写出高质量论文或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老师给予重奖,要让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在工作中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在良好的政策激励下,广大高校教师对做好科研工作不仅有压力,而且更有动力。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高校科研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校企合作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 科研成果一旦做出,如果束之高阁,或者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高校一定要做好和科技企业的衔接工作,破除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界的信息屏障,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成果转化和产品推广优势,使得好的科研成果得以尽快推广,为此,建议每年都要对高校教师所做出的科研成果进行甄别筛选,对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及时向社会推广,让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尽快出效益,同时也能带动研发高校知名度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宁凯.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协调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8).
[2]时云.高校青年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
[3]毛维静.论高校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6,(2).
[4]刘忠.浅谈如何做好高校科研工作[J].中国轻工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