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孟林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提出新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①这个新的重要论述给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加强改进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得到了学术界的迅速反应和高度重视。目前,学界主要从宏观上去阐述高校各类课程,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路径研究。②微观层面上,顾骏教授从“同向同行”的平台设计和教师组织两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课程的“同向同行”经验。③但客观来讲,此课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内容还有待深入。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思考的是:高校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必要性是什么?重点是思政课又如何促进两者“同向同行”?在“同向同行”的过程中,又应避免出现哪些倾向?因此,本文将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深入探讨“思政课与各类专业课程”如何“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思政课在“要不要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上早已取得共识,教学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并也有不少高校取得过不少的成绩,如清华大学的“因材施教”改革、北京大学的“经典诵读”改革、上海大学的“项链模式”等。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打破了原有的思政知识体系壁垒,形成“大思政”理念,这也给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第一,它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改革的发展方向。这些年各高校在思政课是否要开展教学改革的问题上,意见一致,都认为改革势在必行。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基本上各施其法,缺乏较为明确的顶层设计。根据笔者对19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82.24%的学生认为,开展思政课是有必要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其中有71.02%的学生认为它有必要开展教学改革。以改革的方向来看,其中有52.80%的学生认为可以选择与专业志趣结合起来。④因此,加强思政课与专业学科的“同向同行”,为思政理论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
第二,它符合当前交叉型学科知识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同向同行”的研究成果方面,已有学者重点分析了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同向同行”问题⑤,但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同向同行”研究成果甚少。思政课程涉及的主要学科门类众多,如历史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属规范性学科。客观上来说,当前人文社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同样地,自然科学研究也受到当前人文因素的制约,在应用型领域较突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规范性学科对知识型学科的发展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事实上,知识性学科和规范性学科不存在不可通约,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渗透和融合,这给思政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同向同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由此看来,“同向同行”研究对我国当前高校学科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性的发展方向。
第三,它是现代思政课育人模式的必然要求。落实高校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思政课教育精神,关键要求授课教师转变思路,开启“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一方面是高校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和德育资源,大学的专业课应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在校的大学生;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应去深入挖掘所授课学生的专业课中的思政素材和德育资源,找到思政课与学生专业志趣的交集圈。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现代社会已进入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时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以《纲要》课程为例,它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边界融合,如以艺术学与《纲要》课程为例,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素材可以丰富艺术学学生研究和创作的专业兴趣对象,思政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中挖掘出自己喜爱的中国近现代史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事件等等成为其研究和创作的对象,等等,加强思政课与学生专业志趣的融合,将会大大促进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推进发展的效应。
二、在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学科的内容融合,又需搭建共同的实践平台,两者不可偏废。因此,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可行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价值观的共同引导。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社科研究,其核心政治价值方向应以服务于党和人民为最高政治价值标准。近些年来,在某些课程教学中又存在一些不良的倾向,如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观引导的问题,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相脱离。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在不少人看来,思政课理应来单独承担德育的工作任务,其他课程主要承担知识传授。二是“教”与“育”的分离。有学者认为:“‘教学’指的是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等等,着眼点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教育’则主要指对学生价值追求的引导。”⑥在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应用型课程更受重视,而教导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受到忽视,甚至不受欢迎,特别是在一些专业课教育教学中轻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突出倾向。有的课程只是传授知识,而缺乏思想价值观引领。特别是在有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存在照搬西方理论、反映中国实践较少、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缺陷。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培养出了一些掌握丰富科学知识,但又过于看重个人利益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利己主义者。为此,强调价值观的共同引导,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价值基础。
2、注重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双向融合。一方面,各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专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实施“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专业模范的人格教育、职业道德、历史性思维等;实施“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理想信念、人格养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充分发挥各类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要优化整合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知识结构和价值结构,注重各类课程的教学定位、内容与方法的特殊性基础上,深入挖掘出其与思政课协同的切入点,形成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学单元;整合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价值观传递、知识点学习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集成和共享。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应突显出授课对象的差异性,根据授课对象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去广泛寻找各类课程价值导向的典型素材,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视角,去深入探索知识性学科与规范性学科的有机融合,进而促进思政课与各类课程的“同向同行”。
3、创建共同的实践平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还包括实践教学的融合平台,即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到专业实践之中,其本质就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这种实践融合平台要根据专业实践性质、内容、地点等具体条件,选取合适的思政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如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就业规划等内容,并不是替代思政课其它形式的实践教学,它与参观考察红色革命文化教学基地、“三下乡”活动等实践教学一样,都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根据专业不同,设计不同的实践项目,提交不同的实践作品。同时,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完成统一的实践作业和可选的实践作业,也就是说,既要落实统一的教学要求,又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专业特长。如:艺术设计系学生,可以开展“纪念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建党”、“改革开放”成果的等系列油画、漫画、版画等设计;文学系可以采取纪念征文活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制作简单的纪念或成果展示网页的实践作业等等。通过这两种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使实践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递价值思想和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思想,并能把思想转化成行动,真正地发挥思政课价值导向、规范行为和提升能力的作用。
此外,还需要完善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评价及质量监控体系,让每位教师明道、信道,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教学中实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更好指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三、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是为了更好发挥“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高校其他各类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也并不是要让思政课来主导其他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忽视其知识体系的独特性,这也要求防止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1、形式主义倾向。党风建设和政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同向同行”也要反对形式主义倾向,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同向同行”指导下的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虚假问题,进行似是而非的论证,得出不痛不痒的结论;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实践教学中,搞些花架子,做些表面文章,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并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同向同行”并不是将其变成漂亮的口号,当做漂亮的“花瓶”,空喊一阵,用来装点自己的门面,而不解决实际问题。并不考虑其实际效果,即大学生的理解、认同和接受程度;推动“同向同行”也不是将其当做美丽的“花瓶”,用来装点自己的门面,而不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讲:“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⑧如果将“同向同行”形式化,必然遮蔽了“同向同行”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这也会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排斥情绪,进而更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同向同行”的指导思想下,认真务实地深入研究其他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融合,研究和教学方法的借鉴,真正朝着“同和同行”方向上下功夫,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教条主义倾向。毛泽东在《矛盾论》通过讨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提出,“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⑨每门学科都有其研究和教学对象、内容、方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其他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并不忽视每门学科的差异性,他们的共性应包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问题,但在具体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内容上,应避免犯有“教条主义”错误,不能忽视各门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得到充分的说明。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生动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着,也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停滞不前、故步自封的僵化教条。所以,这要求在“同向同行”的思想指导下,其他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应保持独立学科的边界,科学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育,去占领思想政治领域的阵地。
3、庸俗化倾向。其他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其目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也不能忽视当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例:一种是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阐发和逻辑推演,其坚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境界、深度和科学性。这种教学往往被冠之以“学究式”、“说教式”的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中受到了来自受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教育评估者的重点攻击,普遍被认为“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简单说教”。另一种是压力下变通的方式,是广大教师为了摆脱“学究式”、“说教式”教学,普遍采取的“兴趣性”和“娱乐化”教学策略,这种教学采取趣味性的经验叙事,以博得学生一笑或“有趣”的评价,从而避免被戴上“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的帽子。但是,这种教学的趣味性取向往往以牺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境界和科学性为前提,严重的甚至沦为简单的故事会,本质上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庸俗化在大学课堂甚至高级中学的课堂,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注 释:
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09(1)。
②石书臣:《同向同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课程着力点》(《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 7期);陈锡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年第2期。
③顾骏:《“创新中国”课程:“同向同行”的平台设计和教师组织》[J],《中国高等教育》,2017,(3)。
④以上数据根据2016年9月长沙师范学院1910份学生问卷统计所得。
⑤陈锡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J],2017,(2)。
⑥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N],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⑦⑨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N],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311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N]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