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森
(安徽省岳西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安徽岳西 2466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但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而信息技术能够对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帮助解决农民在使用农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业机械的应用效率。运用信息技术来武装农业机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
1.1 农机设备种类单一,应用面不广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以主机为主,缺乏相应的配套农具,多数农具的功能以运输和粗加工为主,这样就造成农业机械产品种类单一、质量不佳,无法满足当前农户的实际需求。此外,很多地区以水稻产业为支柱产业,但是在水稻产业发展中却没有广泛应用农用机械,导致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影响了生产效率。
1.2 地理因素影响在我国,由于农村地区丘陵地形明显,整体的耕地结构非常复杂,而且缺乏完善的道路运输条件,水利设施也不够完善,这就给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另外,我国喀斯特地貌众多,所以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如果修建公路或者其他公共设施,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农用耕地,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下降。而且当农民朋友购买大型机械设备之后,不仅作业量少,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因而农业机械的应用效率不高,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3 人为因素影响明显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不重视机械化发展,所以缺乏应有的资金投入,而且我国很多地区地势不平、路窄弯多、生产规模比较小,也不利于大规模推广机械化作业,还有很多乡镇缺乏农机推广机构,导致最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推广。相关部门由于缺乏市场调查,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而农民纯收入较少,所以无法承受高昂的机械设备费用,大大降低了农民采用农业机械的意愿。同时,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如果没有专家或者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便无法正确操作和保养农机设备,导致农机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会造成农机设备损坏。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进行结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减轻劳动压力,保证农业生产的整体质量。例如,利用信息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进行全面分析,还可以无人驾驶航空播种机、自动收割机等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信息化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可以保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农民更加科学合理的种地,保证土地耕种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质量,也能够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3.1 电子装备电子装备能够提高机械内部的整体监控质量,提升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例如,信息技术在拖拉机中的应用,能够实时监控拖拉机的运行路线及设备状态。还可利用分步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农机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1]。
3.2 农业机械间总线通信技术随着农业机械智能化电子控制单元的快速发展,各个不同的农业机械要想进行信息传输,必须要有统一的通信标准。在这一情况下,可以在农业机械驾驶室内安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通用型智能显示终端,并且通过光纤电缆和双绞线的方式搭建数据通信网络,基于CAN总线技术实现串行总线结构,并且能够直接将农业机械部件和电子控制元件接入总线接口,这样就能够促进农业机械内部各个电子控制单元都能够与控制器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及时获取相关的控制命令[2]。
3.3 机群调度与管理决策技术在很多西方的大型农场,已经实现了农场办公室计算机与移动作业机械的无线连接,通过建立无线通信网络,能够实现数据交换,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针对农场管理中心的计算系统,对农业机械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对于田间作业数据资料的处理水平,并且能够直接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整体效率。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专家知识库,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决策,并且制定更加详细的生产方案。
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