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德国汉诺威农机展及其启示

2018-02-11 05:09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310020唐传军王天工
新农村(浙江)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艺农场

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310020) 唐传军 王天工

2017年底,我们随团赴德国参观汉诺威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Han⁃nover Agritechnica),并考察了德国意大利农机应用情况。汉诺威国际农机展是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举办的专业化、国际化农机展览,始于1986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机展。本次展会共有53个国家的2 803家企业参展,吸引了138个国家的45万人参观,包括10万国际客商。众多国际领先品牌悉数亮相,其中60%的参展商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展会规模再创新高。参展商及其展品分布在汉诺威展览馆的27个展馆,展览总面积40万平方米;展品涵盖拖拉机和运输、整地、播种、收获、植保、特种作物、仓储、零部件、数字化辅助系统等产品与技术。展会期间,与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甜菜生产机械制造商格力莫(GRIMME)公司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参观农机展后,考察了德国意大利几个农场。本届汉诺威农机展的主题是“绿色未来,智能科技”,呈现了农机领域发展趋势。

1.农机领域发展趋势

(1)进一步向大功率、多功能方向发展 70年代以来,欧洲农场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马力拖拉机来提高生产率。很多参展企业的拖拉机功率也从原来的150多马力发展到现在的500马力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00马力。拖拉机配套农具的工作幅宽也相应加大,机组速度普遍提高。为适应保护性耕作的要求,许多企业开发出免耕、深松、灭茬、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的大型复式作业机具;还有的兼顾气吸式精密播种等高性能作业机具的要求,将多种高性能机具前挂后接,联合作业。格力莫公司生产的马铃薯甜菜播种机配备前置中耕机,将旋耕、覆土、播种、施肥、起垄5项作业一次完成;其大马力马铃薯甜菜收获机,则将去叶、挖掘、收获、清土、装运5项作业联成一体,作业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又可减少机器的类型和在田间的运行次数,达到保护耕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多重功效。

(2)进一步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 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场、智慧农场、智慧农民、智能装备、概念装备等词汇充盈整个展会。出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复式机械,呈现出耕作、收获、灌溉、施药机械智能化和采摘机械智能化等,使机手驾驶农机和操作机械更加简便和舒适。

(3)进一步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许多企业展出了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的农机,以适应农机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如,有利于保护性耕作的深松灭茬圆盘犁,有利于节约化学药剂的精密喷雾植保机、有利于节水的喷灌机械、节约种子的精密播种机等。新能源农机发展也很迅速,在展会上可看到纯电动拖拉机,如芬特的e100,以及天然气动力和电输出的。

(4)进一步向顶级设计、高级智造方向发展 设计理念更为先进,无论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是外观设计,展现了现代农业和未来农业发展前景。无论主机设计还是零部件设计,包括制造水平、工艺及色彩,达到了赏心悦目的效果。

2.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参观和考察,看到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农机具,了解了德意两国运用农业机械、发展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基本理念、经验和做法。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机工业和农机化的经验,对我们坚定农机化发展有不少启示。

(1)立足“全”字,破解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农机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德意两国的农机化水平高,农机手综合素质高,真正做到了通过使用农机解放劳动力,达到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效果。在意大利一个占地26公顷的种植农场配备了20多台(套)的农机设备,有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械、蔬菜全程机械化设备等,特别是后悬挂的配套设备十分齐全,充分满足了该场作业所需。这样一个农场平时的固定劳动力只有4人,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农场。近年来我省的农机化发展十分迅速,但对比德意两国,我省的农机化综合水平仍较低,在农机装备结构上有许多不平衡局面:动力机械多、配套农机具少;普通机械多、多功能高性能机械少;单台套机械多、成套机械少;供平原地区使用的机械多、供丘陵地区使用的机械少;名优茶炒制机械多、采摘机械少;粮食全程机械化水平较高、蔬菜等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低等。认识到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要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为使命,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主线,发展人民需要的农机装备,全面提高农机装备覆盖率、渗透力和适用性、通用性、公用性,推动“机器换人”向全产业覆盖,向全区域覆盖,实现农业各产业各区域机械化均衡发展。

(2)立足“合”字,破解农机化发展不充分 在德意两国超市和农场,货架上的农产品大小、重量、成熟度十分接近。这是通过标准化的作物育种、栽培、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实现的结果。标准化在作物种植的行距表现上尤为明显,大多采用25cm的倍数,一般条播作物为25cm,这是农机农艺充分融合的体现,大大提高了农机装备的利用率,反过来也促进了农艺水平的提升。在农机展上,观众大多是欧洲的农场主,农机企业向这些农场主推荐农机装备时都会询问农场所种植的品种、栽培模式、种植规模后进行精准推荐。许多企业在设计农机装备时不仅考虑到工业设计制造的问题,更多的是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充分配合农艺要求来设计制造农机装备。我省农业已处于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包含农机科技、农艺科技和信息化科技。我省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农机农艺融合并一直为之努力,近年来更提出了农机化融合信息化,建立了一批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园区。但在“合”字上仍有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部门间配合不充分。农机管理与农艺管理同属农口,但都是独立的机构和人员,推广项目和侧重点不同。如,在插秧问题上,农机部门主推机插秧,而农艺部门则侧重直播等方式。部门之间应多交流,使农机农艺在管理层次上先融合。二是农机企业与农业科研机构联系不充分。农机企业研发产品联系更多的是工业方面的科研机构,缺乏与农业科研机构联系,各自闭门造车,事倍功半。农业部门应当组织生产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联合起来,建立农机与农艺融合会议等制度,探索建立农业生产标准化,将机械适应性作为农作物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要求农机装备适应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推进农机与农艺一体化进程,研发农民所需的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三是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充分。本届汉诺威农机展的一大主题是“智能未来”,展现了耕作、收获、灌溉、施药机械智能化和采摘机械智能化等,这都是农机化和信息化充分融合的效果。在当下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迅速,农机装备融合信息化无疑是一个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机装备综合利用率、降低用人成本的有效手段。我省近年来十分重视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因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互联网+农机”之路仍荆棘密布,但从国际趋势看这是条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3)立足“走”字,拓宽农业从业人员视野 本届农机展的45万观众中只有2 000名左右的中国人,我国参展的企业近百家,我省只有35家,而且都是零配件企业参展,没有整机企业参展。这既是认识问题和组织问题,更是农机研发和制造水平问题。我省的农机制造企业众多,但缺乏国际化的领军企业,经营规模小、企业结构散乱、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我们要引导和鼓励农机制造企业、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龙头企业、“农创客”参与国际农业、农机展销和技术交流,了解国际农业、农机发展趋势,吸收先进水平、经验,拓宽农业从业人员视野,促进我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艺农场
农场假期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农场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一号农场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