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
(安阳市北关区农林水牧局,河南 安阳 455000)
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件大事、要事。北关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东北部,辖2个涉农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柏庄镇,7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9.8万人,耕地面积4533.33 hm2。近年来,安阳市北关区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安阳市北关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区直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乡镇、村成立了以书记挂帅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区、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夯实主体责任,层层抓好落实。
为保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由点到面,逐步开展。2018年8月,北关区农林水牧局领导带队逐一到70个行政村进行调研摸排,通过走访、查看、座谈、看报表等形式,确定了1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示范村。试点村重点在城中村、集体资产多的村、集体资源多的村和经营性资产多的村中选择,确保试点的代表性。
2018年8月12日,由北关区农林水牧局局长带队,带领区农林水牧局技术骨干、70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和村会计共120余人,到濮阳市华龙区考察学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听取介绍、观看股改专题宣传片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华龙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提高了认识,开拓了思路,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2018年8月16日,北关区在农林水牧局会议室召开了全区清产核资示范村培训会暨产权制度改革启动会,北关区政府主管领导、农林水牧局领导班子及相关股站、乡镇主管副职、示范村支书、村主任、会计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不仅对农村清产核资工作做了重点强调和部署,而且对于示范村的支书、会计就如何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确保北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严格按照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发动、清产核资、成员确定、股权设置、资产量化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步骤稳步推进。
为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宣传和培训,北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文献资料汇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宣传画册》《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100问》等宣传培训材料,并及时发放到各行政村,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有力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北关区实行区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乡镇、村,任务明确、责任具体,全天候按台账时间节点督促推进清产核资工作。区督查局牵头抽调相关单位成立督导组,分乡镇、分村进行不间断督查指导,并建立工作台账和督查通报、考评奖惩、责任追究等推进机制。
①受集体经济实力及地理位置、资源特点等限制,目前多数行政村仍缺乏较好的集体经济项目。特别是村小学等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因政策因素难以盘活,使有些村引进的集体经济项目无法落地产生效益,影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由于投资项目较少,许多行政村难以实现集体资金效益最大化。
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公益性建设用地分类确权政策不明确,农村闲置村小学等划拨建设用地如何转为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盘活尚待政策支持,区政府批建的养殖场地、高效农业园区等如何确权问题需要研究。此外,没有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交易的细则和办法,暂不能进行使用权的转让交易。
③集体“三资”管理监管力量薄弱,乡镇农经站人员少、素质低,造成监管力量严重不足,致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和各项职能难以到位。
④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等改革的基础,但由于农村人员流动性较大,外来人员较为复杂,界定难度较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试点和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分配、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试点的一些具体政策不够明确,难以较快推进。
①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公益性建设用地分类确权工作,制定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交易的细则和办法,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交易提供政策支撑。
②探索将农村闲置村小学等划拨公益性建设用地及以前批建的养殖场地、高效农业园区等生产性建设用地,转为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盘活机制。
③对已完成农村集体荒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地区全面开展复查,消除矛盾隐患,取得群众认可。
④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房产、荒滩、荒水、设施农业、林权、股权等产权进入产权交易中心交易的机制。
⑤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完善制度,为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提供保障。
⑥尽快开展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选择试点,形成经验后在全区推开,为下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⑦选择农村集体“三资”基础较好的村落,开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试点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为搞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开发、发展集体产权股份制经营积累经验。
⑧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经营收益管理办法,探索开展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分配、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试点,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