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艳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建筑构造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是对建筑设计的补充,主要研究建筑物的构造形式以及细部构造,其教学目的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进而选择合适的构造方法,保证建筑物的实用性。对于建筑专业相关的学生来说,建筑构造这门课程是必须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因此,推进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我国建筑构造教育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建筑构造是建筑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部分学生反映建筑构造学课程较难,部分教师认为建筑构造课程不用教等,其教学质量较差;第二,很多人建筑构造知识掌握不充足多年工作后,仍不等独立的进行建筑构造设计,照搬照抄某些构造的图集,盲目的进行建筑构造设计;第三,近几年我国注册建筑类相关考试人数逐年增多,但是通过率较低,尤其是建筑构造等相关的学科。以上种种问题表明,我国建筑构造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们对建筑构造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较低,高校教育方式不能满足现代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构造课程的改革实践,寻找更好地教育途径,提高建筑专业学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建筑构造是一门对建筑中相关结构知识的理论总结,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为教学而教学的方式,增强建筑构造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以书本知识为基准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其更多的了解建筑构造相关知识并有效的应用。例如在“楼梯的形式”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楚的了解相关的各种楼梯的形式,可以带领学生对校园内所有的楼梯形式进行参观,了解各个楼梯的构造细节,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学习,提高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质量[1]。
建筑构造这门课程与实际的建筑形式关联密切,但是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在进行建筑构造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典型建筑结构带到课堂,并以此作为案例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学生能够以动态的眼光观察建筑物的内部构造,增强学生对建筑结构和对的建筑构造知识的理解[2]。此外,书本上的知识是静态的、枯燥的,使得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书本上静态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授课形式转换为动态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多媒体将相关的课件对学生进行展示,包括一些图片和小视频等,将静态的建筑构造相关知识运用动态的形式进行拆分,使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填充墙的相关性质”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小视频的形式将填充墙拆分过程进行展示,并对其内部构造进行详细的说明,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填充墙的构造形式,并在观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建筑构造知识水平。
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随时进行提问,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还能够解决学生对课程的疑问,使得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课堂提问并讨论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融入课堂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理论知识。此外,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些相关的概念或者案例,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这种鼓励学生提问,开展课上讨论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3]。
建筑构造这一课程的实用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可以设置模型制作的过程,例如楼梯模型、建筑结构系统模型等。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实现了可视性,增强了对建筑构造课程中一些基础知识等理解,提高了对难点的认识。
在建筑构造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要理解课程的教学目的和重要性。因此,在课堂的第一讲就要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相关的课程内容,及这一课程在建筑相关工作中应用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建筑构造课程的认识和兴趣,便于日后的学习。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提问,开展课上讨论。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动态方式进行教学,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通过模型制作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逐渐发现自己对知识理解的缺陷,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构造课程是一门以理论知识为支撑,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与实践相融合,更新教学理念,增强课堂知识的实用性,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动态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并开展课上讨论,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尹建楠.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6,(07):205.
[2]肖敏.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建筑构造综合能力的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0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