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荆州 43402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认识到教学信息化变革的重要性。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主体的自主化学习,如何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高校有效教学[1]面前的一大课题。
慕课(moocs),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的开放网络课程,它旨在增强知识传播的速度,扩大知识传播的空间,具体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将与时俱进的课程及时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学习者学习。[2]建设性、共享性、开放性与趣味性是慕课的四大特征。首先,建设性是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首要特征。它涉及的是高校大规模的开放网络课程的核心问题,即资源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的建设。另外,建设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重在突出课程的特色,没有对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精心建设,很难形成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特色效应。其次,共享性是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关键特征。开放网络课程是高校常规课程的转型与升级,它与高校常规课程的明显差异就是资源的共享性,包括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课程方案共享、课程标准共享,以及教材资源共享,此外,还包括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共享,课程体系的资源共享,课程资源的共享等等。第三,开放性是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重要特征。这里的开放性是针对服务对象而言,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高校的教师与学生,还包括一些对之感兴趣的社会学习者。另外,这里的开放性还指的是远程网络的开放性,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建设需要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以方便不同人群的网络学习与远程开放教育。最后,趣味性是高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主要特征。开放网络课程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于一身,能够很好地调动学习者的听觉、视觉等敏感神经细胞,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虽然教育部早已经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作出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然而长久以来受到应试教育、传统填鸭式教学以及慕课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在信息化慕课时代依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与问题。
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公共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二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综合运用,第三个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素质与文化素养的提高。[3]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很多教师在开发慕课的时候往往注重的是第一层次的目标实现,课堂上依然以讲授系统的知识点为主,依然采取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只是装载知识点的容器,在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失去了应有的灵活有趣。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导致进入大学后,学习的难度加大,即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慕课课堂上,老师们花了大量的精力梳理知识点,灵活有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被上成了解剖课。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开发的宗旨与目标仅仅停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符号层面,并没有进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深层目标,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综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与意义生成。[4]在慕课时代,开发慕课的时候,不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公共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能力的综合运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文化与文化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知识层面上来看,慕课涵盖了各种心理问题的知识;从技能层面上来看,慕课包括了各种心理问题的干预技能;从文化层面上来看,慕课既要培养学生跨心理文化的意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文化素养。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课老师来说要求较高,在慕课设计时,要全面考虑,才能寻找到符合教学目标的慕课资源。然而现实中由于教学进度、评教体系、教师专业水平、生源质量等的影响,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设计时,通常想要面面俱到,却不知道重点难点是什么,或者造成多重点、多难点的局面,使得教学目标很难达成。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新媒体阅读的粉丝,比如通过电脑、手机浏览图文、观看视频、下载电子书籍等资源。这表明,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慕课时代的大学生学习需求,需要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5]然而现实教学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设计的教师主要会选择那些常规的教学资源,即知识点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授课视频,这就导致了慕课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局面。这些陈旧单一的教学形式,以及处理慕课的刚性方式很大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失去弹性与柔性。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评价的标准问题,如教师的各种经历,包括教学课时、科研数量、加班时数等往往以量化的形式作硬性规定,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定性的评价。另一个是评价的方法问题,目前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缺少来自所教学生的参与,然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反馈作用。[6]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慕课实施的评价方法比较单调,以量化成绩评价为主,课程实施的质性评价比较缺乏。另外,慕课实施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慕课教学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比较缺乏。再者,慕课实施的评价主体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慕课教学以教师评价为主,即以对学生进行考试与考查的形式为主,缺乏课程实施的学生自我评价。
面对以上慕课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这种慕课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也需要转变相应的教育理念,即变原来的纯知识教学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深度教学,加强知识的逻辑结构与意义生成引导,让知识更好的与人相遇,即透过知识,完善人的认知,提升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教育与引导,从而提高慕课目标的深层次追求。例如在讲授《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享受友情不孤独)》这一章节时,不仅仅要讲清人际交往的定义、功能、特点、困境、原因、对策等基本知识点,而且更应该将友情与亲情、爱情以及人生等重大命题有机关联起来,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友情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因此,在选择相关慕课资源时,不应该仅仅盯着相关的基本概念讲解,而更应该选择那些能导引学生正确价值取向、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的资源,只有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触及学生的灵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实施的现状给教育教学改革很大的启示,就是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把握重点及难点,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科学地吸纳课本以外的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慕课,对慕课教学内容加以完善与补充,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慕课学习氛围,而且更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资源视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授《大学生心理特点与调适(大学成长从心开始)》时,教师要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所谓的重点,即在整个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概念与重要定理,所谓的难点,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此章节的重点应放在角色转变与心理适应的概念与范围等内容上,因为其他的章节都是围绕不同方面的心理适应来展开论述的,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奋斗目标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交往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对自身的角色转变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此章节的难点应放在新生的心理调适上,因为刚入校的新生对自身的角色转变认识不清,对大学生活比较迷茫与困惑,这种情况下,着重讲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如转变角色,正确评价自我,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等等,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选择相关慕课资源时,教师应该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慕课,研读教材、研读学生,准确把握慕课教学重难点。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课堂教学环节的创新是关键因素之一,如:在我国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学环节设计中的第一个环节,即导入部分中,往往是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设计和讲解,学生往往成了课堂的听者和消极接受者。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成为慕课导入环节的重要参与者,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目的的不同与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慕课导入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与学生所处的网络信息时代深度融合,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例如在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设定人生方略)》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选择两方面的视频资源作为导入语,一方面是富有正面引导意义的视频,如选择一些在职业规划上比较成功的优秀大学生典型,着重介绍其职业规划的过程与结果,在同龄大学生中树立可亲可敬的模范与榜样,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另一方面是富有反面意义的视频,如选择一些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问题的大学生现状视频资源,像忽视职业生涯规划、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自我定位不准、急功近利,就业观念与形势发展不适应、缺乏连续性自觉性与动态评估,存在紧张焦虑心理、自卑抱怨心理、怯懦胆小心理、盲从冲动心理、恃才孤傲心理、被动依赖心理、盲目功利心理的视频,其就业的结果自然是欠佳的,要么是就不了业,要么是与自己理想的职业相差太远,其悲惨的结果对大学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冲击,产生较好的警示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自己录制一些职业规划的视频,选取本班的学生担任主角,演绎一段“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远大的抱负,无以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会模糊不清”的励志故事,让学生认清自己,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在三年或四年的时间内不断督促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学生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方面,应该将慕课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另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形式方面,应该将慕课的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不足。再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主体方面,应该将慕课的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弥补单方面教师评价的不足,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评价体系从总体上更加全面,更加富有整体性与层次感。例如,在讲授《大学生情绪的掌控与调节(我的情绪我做主)》这一章节时,为了了解、跟进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作为慕课的组成部分,像利用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心理辅导类微信公众平台——心海启程中的“心理测量”,包括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从而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什么是情绪,情绪的产生与变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什么是消极情绪,什么是积极情绪,大学生的情绪发展呈现什么特点,又应该如何来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培养和保持积极情绪。这些就是形成性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具体措施,能够更好地完善慕课评价的主体,增加慕课评价的方式,从而弥补课程评价的单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