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永军
部编教材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建立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名著阅读有大幅增加,要用好教材,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抓住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牛鼻子”;重视名著阅读,给出具体指导方法;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解放学生。
教材的改变,意味着教育理念必须改变,教学策略也要随之变化。对我们执教七年级上册的教师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因为我们是始作俑者,我们既要打好基础,为接下来的五册书的教学积累经验,也要为将来教部编教材的同仁立个榜样、提供案例。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很多,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体现?语文知识的讲解如何与课文教学有机融合?“三位一体”阅读阅读方法如何实施?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如何激发?写作教学的效果如何提高?如此种种。问题是不可怕的,其实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问题是好事,能促使我们教师去不断思考与改进,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我们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一定能用好新教材,发挥新教材的导向功能。
“语文核心素养”,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所以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就是语文教学的 “牛鼻子”。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可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非得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上下功夫。而且阅读课文分为“教读”与“自读”两类,用意很明显,“教读”课文重在教师教,就是要求老师带着学生学,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指导,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生语文知识,带学生感受品味语言。“自读”重在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运用“教读”学到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语言,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听说读写,在语言实践中大展拳脚。
笔者以为,名著阅读,第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真理!第二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好的习惯就是素养,一旦学生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学生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第三就是方法的指导,教师要给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朝花夕拾》这部著作,以前苏教版是放在九年级下册的,新教材却放在七年级上册,而且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部必读名著,又是学生很怕的周树人的作品,那么如何才能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作者青少年的一些趣事引发学生的共鸣,如百草园的动植物世界,长妈妈的三哼经故事,五猖会的背书经历等等。其次,要指导学生读书的具体方法,比如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或者用制作读书卡片的方法,来体现每篇散文的所见所闻所感。再次,还要让学生了解,由于时代以及语言形式的不同造成了阅读的障碍,并补充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最后,可以设计一些探究题,比如鲁迅关于儿童教育的看法、我眼中的鲁迅、鲁迅的童年生活等等,让我们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鲁迅先生,消除与他的距离感。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这句话的意义,这次部编教材,中央与教育部直接关注,可以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体现改革创新的思维,超越了以往教材,所以一定要用好这套教材,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的提升,解决社会上长期以来对语文教育的不信任问题。《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放在教学的制高点,在阅读方面,要多给一些方法和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比如圈点批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略读、浏览,归纳、概括,大胆发言,勤查字典词典,积累精言妙语等等。在写作方面,要多一些生活化写作、个性化写作,多一些自由表达。在综合性学习方面,要多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多一些课本剧表演活动、多一些演讲活动、多一些研究活动。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语文的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
近几十年来,语文教育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那场20世纪末的语文大讨论,诞生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标的指引下,语文课堂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现在部编教材应运而生,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迎难而上,不断探索,为提升我们中华学子的语文核心素养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