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
摘要: 微课是目前新兴的教学方式,也是教育从业者在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项目,它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对于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高中地理微课在教学应用上却远远跟不上步伐。本文从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开发、制作与应用遇到的问题等方面研究,探讨高中地理微课“热”之背后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地理微课;地理教师;资源
目前高中地理微课发展势头猛烈,只要在网络上搜索“地理微课”,便可看到高中地理微课已经积累了庞大的数量,可以说,高中地理微课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知名度迅速提升,影响范围广,有大量的理论及实践成果,横向发展成果喜人,但纵向发展速度要稍显缓慢一些,就好比一个小孩子几年来吃得很营养,体重一直持续增长,但是仔细观察发现,其大部分时间在增肥,相比之下长高的速度就慢得多。高中地理微课目前就处在这种境况,并且在实践方面表现得不足,同样在理论上也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1]
不可置否,微课是新兴的教学方式,其特性是内容少、时间短、使用方便、交互性强、资容量较小等,高中地理微课除了这些基本特性之外,还能够刺激更多的感官;能将抽象的概念可视化;存储方便,便于重复利用;以及浏览视频更符合信息时代的阅读特点,这也是高中的学生最为关注和需求的微课内容,适用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地理过程中查漏补缺和巩固提高。那么,表面开展得如火如茶的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建设,其背后却是实践教学应用的冷淡之原因又是什么呢?只有明白高中地理微课的发展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调整,这样微课的发展之路才能顺畅。
一、设计用时多与本身工作忙之矛盾
高中地理微课的特点之一是要体现短小精悍,在短短几分钟内将某些地理知识要讲解透彻,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高中地理微课时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完整性,教与学并重。那么,短短几分钟的精华需要教师花费多长时间来设计和制作呢?一节高中地理微课由许多的环节组成,从教学设计、素材获取、PPT设计、到视频编辑等。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的外力作用,如果设计成微课教学的话 地理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素材。地理素材不足成为制约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个人已有的素材不符合制作需求,网上收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制作高中地理微课对于地理教师而言是巨大的工作量。更甚者,部分高中地理教师任教班级多,跨年级教学并身兼班主任,日常教学、备课、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已经够忙碌了,如果再另外花心思去制作一段微课,他们在情感上是不愿意的。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量的老师只是观望而不去动手做微课。
二、孤军作战,技术低下之无奈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的阅历以及认知能力有限,学习时经常会遇到难以消化的重点、难点,这时候就不仅仅需要老师的讲解了,还需要利用微课来进行直观化、视觉化的呈现,让学生更加容
易地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高中地理知识。如“昼夜更替”这一地理变化,以往地理老师都是让学生通过教材的插画、模型或者照片等形式去认知,这样就比较单一,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而微课就可以利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将地球自转做成动态的三维画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昼夜更替”这一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并清楚其原理。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地理知识,还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部分高中地地理教师是由于自身因素限制的,如课件制作不熟练、自身教学水平局限等,难以制作出“昼夜更替”这种三维动画,而学科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开发团队,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没有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因此目前微课开发处于低效的自然发展状态,教师个人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微课的开发、应用与发展。
三、评价与整合之欠缺
微课的应用对象是学生而非教师,微课的应用模式要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既是主体、又是主导的新“双主”学习模式。细心的人就会发现,高中地理微课平台建设或微课应用中,缺乏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和追踪数据分析,学生只能搜索、点击、查看,不能进行在线测试和同步咨询,无法较好的开展自主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气压带和风带》历来是教学和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很多学生难以明白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微课中的练习题缺乏引导功能,在练习中直接给予答案而不是层层引导,缺乏过程性评价,这会使学生难以知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知识举一反三。因此,高中地理微课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主导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应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性,并注重教学知识的评价与整合,贯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个性化学习为手段、以高效学习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地理微课可以发挥作为教学资源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工作。
四、微与全面之两难全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性,在学习高中地理时可能由于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生活习性等因素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程度都会不一样。如在《城市化》的传统教学中,高中地理老师就需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考虑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生活感知和情感融合。如果《城市化》制作成微课讲学的话,在短短的十分钟教学过程中就会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不太注重问题的引入和知识点的总结环节,不像传统课程有比较完整的结构;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和传统课堂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语速稍快,预留给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思考的时间就会比较少,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比较少;[1]在制作方式上,高中地理教师大部分采用简单、易上手的录屏式制作,小部分为课堂教学录像片断,形式比较单一。高中地理微课出发点是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因此,高中地理微课也需要围绕主题整合教學资源,从不同侧面围绕一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学生感兴趣的、能体现时代发展的共同主题来设计,将课内与课外、教与学有机整合起来,构建主题知识体系,体现学科思想感悟。[3]
高中地理微课在教学应用上有诸多优点,但在发展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研究加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中地理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微课建设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微课明确微课的开发过程和原则,分工合作、齐屯、协力推进微课的发展,同时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树立正确利用微课的观念[1]。只要教育界上下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微课就一定能得到实质的发展,既长“胖”,又长“高”。
参考文献:
[1]许可,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分析 【D】 江西师范大学,2014.6
[2]陈子超,王玉龙,蒋家傅,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5(10),67-72
[3]范帅金,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J】学苑教2015.5.81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电白高级中学 52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