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娥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一般艺术学”强调研究艺术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规律,以打通门类艺术为己任。以一般艺术学的视角去梳理清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在目前属于一项填补空白的尝试。由笔者人主持的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般艺术学视角下的清代艺术批评史研究”即将进入收尾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教育教学价值意义逐渐明晰,现抛出论题,以就教于方家。
《清代艺术批评史》教村探讨中国17世纪中叶(满族军事集团占领北平)到19世纪中叶(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这一段历史时期的艺术批评问题。清代是我国艺术批评繁盛的时期,各门类艺术理论进入大总结、大集成的阶段。本教材以跨越艺术门类为学科宗旨,在清代各种论著、评点、序跋、诗词、笔记等著述中,提炼出超越于各个门类艺术批评界限的普遍性范畴、概念、思想,并加以系统阐释,使之体例化,目前进展顺利。
本教材是研究艺术批评思想的书,这里有必要对“艺术批评”概念进行一番说明。“批评”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意思是一种文学“判断”。在中国,“批评”一词最早出现在艺术评论著作中,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彭城张竹坡《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此书版本依据是明代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近代最早从西方引进“评论”一词,并依据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和体系进行有意识批评活动的,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它开创了依据一定理论和逻辑体系进行艺术批评的先河,给宋代以来一向以评点、序跋、诗(词)话为主要批评形式的批评传统带来了全新的气象。这里的“批评”正是一种典型的用后来诞生的概念去梳理前人与此相关的内容的做法,因为以前没有“批评”的概念,这里把当时人的评点、序跋、诗(词)话等都作为“批评”来看待。
“艺术批评”概念的内涵则更为复杂。根据约定俗成,本教材的艺术批评包括艺术观念、理论、具体的艺术批评、鉴赏以及其他有关艺术理论批评的思想资料。从学理上看,艺术批评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18世纪的欧洲。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1713-1784)从1759年开始写沙龙画展评论,他对当时的画家布歇、夏尔丹、普桑等进行了评论,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位现代涵义上的艺术批评家,他的《沙龙随笔》是艺术批评的范例,他把对具体绘画作品的艺术评价与艺术家的个性以及美学理论结合起来。随后,出现了专业和职业的批评家诸如法国的圣伯夫(1804—1869),俄国著名的“三驾马车”:别林斯基(1815—1848)、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等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沙龙批评奠定了现代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确立了艺术与批评的“现代性”观念。20世纪被称为是一个批评的世纪,艺术批评方法繁多,艺术批评具有了独立的学科意识,其标志是诺斯罗普·弗莱的《批评的解剖》(1957),这是批评的觉醒和自觉。
凌继尧教授指出,按照这样的观点来看,我国都是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研究混为一谈的:“所有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实际上成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含混史。”[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7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认为,所谓“文学批评”,“包括文学观念、理论、具体的文学批评、鉴赏以及其他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资料。”[2]统称为“文学批评”,是为了简括。西方也是这种情况。韦勒克在《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前言”中写道:“‘批评’这一术语我将广泛地用来解释以下几个方面:它指的不仅是对个别作品和作者的评价,……而且主要是指迄今为止有关文学的原理和理论,文学的本质、创作、功能、影响,文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关系,文学的种类、手段、技巧,文学的起源和历史这些方面的思想。”[3]显然,韦勒克也是把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混为一谈的。鉴于已经形成的现状和读者接受的思维定势,本教材把清代艺术批评史理解为清代的艺术评论史和艺术理论史的结合。
本教材以我国的学科分类为依据,选择所研究的对象,同时结合我国传统观念中对各种门类艺术的不同地位等级,进行有重点、有偏向的研究。根据我国的学科分类,艺术学门类包括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音乐舞蹈学、影视戏剧学;又根据我国传统的艺术观念,音乐、书法、绘画地位比较高,而美术设计、舞蹈地位较低,因此以书法、绘画、音乐批评理论的考察为重点;明清以后,戏曲逐渐被文人所重,因此,戏曲批评也是本教材考察的重点,况且这时的音乐理论基本已经跑进戏曲艺术中去了。所以,清代艺术批评史主要是从绘画、书法、戏曲三个门类艺术批评中提炼出具有一般艺术学理论意义的问题,其他诸如舞蹈批评、工艺美术批评等则作为次要的研究内容。由于清代文学批评属于文学学科,故本教材不针对清代文学批评进行研究。
本教材拟突破的重点是:围绕历史观,实现历史描述与评价标准的关系的统一。批评史不能一味罗列事实而放弃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因此,本教材提出一种观念立场:清代艺术批评思想的历史就是典范重建与自我彰显较量的历史,即清代艺术批评思想之流中存在着“集体理性规约下对古人典范的重振”与“个性解放背景下的自我经验的表现”这两个相对艺术势力的较量。前者代表维护传统的力量,后者代表发生在清代的一种集体性转向。通过找准其在历史中的规律演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论证这一观点就是本教材的研究重点。
本教材拟突破的难点:第一,资料的收集、翻译、整理、筛选,有现实的难度。清代艺术批评史的写作需要大量的历史古典文献,而这些有关艺术批评的文献很多都埋藏在浩如烟海的清代笔记、随笔、文艺作品、题跋、零碎的点评中,需要进行客观全面的整理。而且一些艺术形式比较新颖的言论,如舞蹈批评、设计批评等还未有系统的资料集出版,需要首次整理。第二,将一般艺术学的理念贯穿于清代艺术批评史的写作中,用一般艺术学的理论来统摄清代各门类的艺术批评,这有理论上的难度。如何将书法批评、绘画批评、音乐批评、设计批评、戏剧批评等的相关观念、思想、言论、理论糅融在一起,从而得出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需要功力。一般艺术学视域下的清代艺术批评史构建,既依靠各门类艺术批评理论成果,如美术批评、音乐批评、戏剧批评等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它又是对这些批评的综合和提升,它要跨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和鸿沟。
本教材的研究动机是基于对学科现状的把握。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艺术批评学中艺术批评原理、艺术批评史和门类艺术批评极不平衡。综合性的艺术批评学理论著作很少,艺术批评学薄弱。在门类艺术批评中,文学批评力量强劲,其次是美术批评,再次是影视批评著作,其他门类艺术批评只有零星著作。门类艺术的批评研究不平衡,宏观性的艺术批评史研究缺乏。
就“清代艺术批评史”研究而言,目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门类艺术批评史研究,尚未有真正的一般艺术学学科意义上的清代艺术批评史研究论著问世。关于清代艺术批评史研究有两种状况,一是在其他学科的学科史中涉猎到清代这一时期的艺术,比如中国美学史、中国审美文化史;二是在门类艺术批评史中涉猎到清代这一时期,这些论著几乎都有关于清代某一门类艺术的相关理论。如邬国平、王镇远著《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里面包含有“清代戏曲批评思想”的研究。黄保真、蔡钟翔、成复旺著《中国文学理论史·清代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对戏曲也有涉及。但这些资料带着浓重的文艺学视角。周妙中先生的《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是一部系统、全面介绍清代戏由发展情况的专著。秦华生、刘文峰主编的《清代戏曲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是从清代戏曲社会背景的考察、戏曲作家与文本的考察及戏曲理论批评的考察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成果。薛永年、杜娟的《清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全面梳理清代绘画,并提出清代绘画具有两个特征:综合性和潜变性。单本清代绘画批评史、清代书法批评史,还未见到有著作面世。
对于清代重要艺术理论家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尤其丰富。美国华裔学者张春树与骆雪伦的《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李渔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及其“现代性”》是一本研究李渔生平、历史形象、社会价值、戏曲创作、艺术批评方面比较独到的文献资料;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通过对书法家傅山的研究,透视17世纪书法品味转变的因素;美国学者乔迅的《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运用西方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学分析及社会诠释模式,探讨石涛的社会、政治、心理、经济和宗教等五大面向,揭示石涛绘画实践中的哲学思想;朱良志的《石涛研究》、万志海的《刘熙载美学思想研究》等都是研究清代艺术理论家的专门著作。
从研究趋势看,纯艺术学视域下的艺术批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在一般艺术学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史研究。如凌继尧先生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版),该书“在中国各种形式的艺论中提炼出适用于整个艺术批评的命题、概念、观点和思想加以系统的阐述”,崔树强的《中国艺术批评通史·清代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是清代各种门类的艺术批评如书法、绘画、篆刻、戏剧、音乐、园林、盆景等艺术批评的集合史。上述资料显示,前人的清代艺术批评史研究,给后来人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但从整体而言,存在着种种不足。总之,目前与本教材相关的研究现状体现出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以打通艺术门类为旨归,进行普遍规律探索的断代艺术批评史。总括两者来看,都不是“一般艺术学”学科意义上的清代艺术批评史,由于囿于艺术门类,无法体现艺术的一般规律问题。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学界还没有认识到清代艺术批评思想的独立、独特价值。在有些通史的研究著作中,也往往会将其和明朝混在一起进行论述。实际上,这样的现状是必须改变的。
第二,目前的研究注重对艺术理论家及其著作本身的考察和分析,这种研究常以孤立的个案出现,缺乏对同一时代环境下艺术家群体的批评共性以及这些共性所反映的深层次根源的研究。对艺术批评各家的研究缺乏以批评家群为整体的研究,学界主要关注批评者个体在艺术批评理论建构中的贡献,而缺少对他们宏观而整体的观照,如对石涛、李渔、刘熙载等的个案研究等。
第三,狭隘理解“艺术批评”概念,未能从一般艺术学的高度看待“艺术批评”,认为“艺术批评”是对批评家同时代的、个别的、现实存在的艺术作品的批评。从这种批评概念去看,确实在我国古代,艺术批评理论寥寥无几。我国目前所有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实际上都吸纳了这种批评观念。在艺术批评史研究中,我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不仅应关注对个别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评价,还应对有关艺术的原理和理论,艺术的本质、创作、功能、影响,艺术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关系,艺术的种类、手段、技巧,艺术的起源和历史等方面的思想的全面关注,将这种批评观念作为一般艺术学意义上的“批评”法宝去使用,则清代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本教材期望用一般艺术学的学科理论和艺术批评概念,去探索清代关于艺术的本质、创作、功能、起源等方面的历史。本教材对艺术批评现象、重要的艺术批评家、艺术批评史的“脉络”,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和评判标准。在新材料的发掘使用上、在研究范围与对象的拓展与深入上、在新的学科视野及理论引入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有所超越。
本教材研究的现实价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的完善。艺术学在2011年升级为独立学科门类后,解决了学科的身份问题,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进行扎实的艺术学研究。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由艺术史、艺术原理和艺术批评三大板块组成。其中,艺术批评方向的基础理论研究最为薄弱。本教材的研究无论是作为艺术批评学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一般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都是必要性的学术准备。
第二,偏见的消除。由于艺术学在我国的学科建制时间较晚,相对于哲学、历史学、文学等成熟的人文学科而言,还很年轻和稚嫩。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界往往存在一种偏见,认为搞中国艺术批评史就是美术史、音乐史、戏剧史各门类的集合,根本不可能站在艺术学学科的高度,用一种一般艺术学的理论统摄这些门类史。本教材的研究就是继承我国传统艺术批评的思想遗产,消除学术偏见和盲见,建立正常的艺术学学术研究机制的一个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第三,教育教学活动内涵的提升。近些年来,我国艺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庞大,而且高校也陆续设立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硕士点。但具有艺术学学科视野的艺术批评史教材和参考书目却极其缺乏,这使得一般艺术学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史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教材能为解决当前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作一些基础工作。
本教材的学术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为以后的中国艺术批评史研究作参照。本教材以清代艺术批评思想形成历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和作用为目标,以现代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考察清代不同时期多个艺术批评家重要言论及其独立著作,或从整体思辨或从个体艺术感悟式的吉光片羽中,“条分丝抽”地整理出系统的理论,为一般艺术学意义上的清代艺术批评史研究提供理论构架和写作体例上的参考。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除本教材外,我国在将来肯定会出现其他中国艺术批评通史和断代史的著作,本教材力图为这些著作的理论构架和写作体例提供参考。
第二,继承传统,促成理论成果的当代转化。本教材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艺术批评遗产,充分发挥艺术学整体研究的优势,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对艺术批评研究的学术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实现艺术学学科理论与历史研究的结合,真实而准确地呈现我国艺术批评传统的壮阔历史图景,展现其在历史运动中的理论积淀成果,促成理论成果与中国当代艺术学理论建设及艺术实践的链接与转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