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不怎么教育他,关注他,当孩子逐渐长大开始成为“问题儿童”时才开始着急起来。如果这些父母能早一些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早一些获得教育孩子的正确观念和方法,他们或许不至于到后来要花费几倍、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去重新换取孩子成长方面的小小进步!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地教育障碍和教育瓶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浅谈一些看法。
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疏导学生心理必须有一个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学校老师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布置。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熏陶、暗示和感染,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顺利发展。
一个班级首先要有严明的纪律,好的班级由管理严格而来,严格的管理应注重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学习氛围的营造。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一个班级成为学风浓,班风正的集体,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是首要条件。这里包括制定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言行;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在班级中设立学习监督岗、文明礼仪岗、纪律督查岗、卫生检查岗,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人人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参与班级学习园地的布置和定期更换,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每周一下午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安静优雅的学习氛围可以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滋养学生的人格雏形。因此,学生学习环境必须课桌整齐,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室就是我的家”。
3.加强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其核心是有一支模范的班干部队伍,在其带动下,全班同学共同去努力实现集体的目标。每个班级的班队干部,在班里起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慎重选拔和培养小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班委成员要责任分明、各司其责,使班级的常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同学间的合作竞争
树立学习榜样,对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个班级只有树立了榜样,同学们学习生活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有了榜样,就有了做人的标准,同学们对照标准找差距,在同一条件下使他们平等竞争。让学生结为竞争伙伴,这个竞争伙伴可以不断更换,当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可以另外重新选择一个更有实力的竞争伙伴,在超越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在鼓励竞争的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小组内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差异互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培养孩子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品质兴趣的重要场所。
1.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
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大多都很自信、活泼、独立。相反,在争吵不休、缺乏温暖和关怀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就容易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
2.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
要想让家庭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父母首先要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尊重、信任、民主、平等,都是亲子沟通应有的基本态度。作为家长,在孩子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宜干涉太多,要给他们选择的自由,信任孩子,坦诚对待孩子,多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要积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独立思考,自己处理身边的问题。只有双方摆正各自的态度,彼此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使家庭关系更巩固,从而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3.父母乐观、稳定、愉快的情绪对孩子产生的感染力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父母烦恼时孩子也快乐不起来。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不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不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始终要以乐观、开朗、豁达和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孩子。
只有充分认识自我的人,才能更好地悦纳自我。帮助每位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可以改掉的毛病,应勇于改正。对于诸如生理条件等无法改变的方面,要敢于面对,承认它、接受它,注意自我形象塑造,不断完善自己,把握做人准则,勇敢面对生活,走向成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同时,让老师也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性格特点,从而开展针对性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交往是发展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父母,要指导孩子学会沟通交往的技能和本领。当父母发现孩子和朋友出现矛盾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学会分析,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独自迎着问题去主动交涉,学会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协商合作,自己解决问题。
对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还能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正常异性交往时,告诫和建议学生们把握好“自然”和“适度”两个原则。交往中切记:身体接触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分拘谨。异性关系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异性交往的界限。
总之,新课标的宗旨“以人为本”,主张应该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变成此环境下教育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并在社会、家庭与学校的齐抓共管合力下,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让祖国的花朵在阳光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成功心理咨询.华文出版社.
[2]健康心理发展能力.上海文化出版社.
本文是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GS[2017]GHB2875的结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