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2018-02-10 04:38王凤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高职教学模式

◆王凤丽

(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束缚,曾经高职教育一度遭遇“白眼”。自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很多专业应运而生。随着高职教育如火如荼的发展高职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未曾停止,本文立足于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为提升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做出个人贡献。

一、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弊端

(一)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许多专业老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以满堂灌的形式为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扮演着主角,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这一点导致许多学生个人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缺乏主动思考以及自主研究的热情和意识。另外大部分老师过于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基础和前提,这一点导致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难以将个人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面对工作往往无从下手,只能纸上谈兵。不可否认,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即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但是仍然无法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水平。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与其它专业课程学习相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对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大部分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因此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之中老师必须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基础,有效的突破枯燥且乏味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极少有老师能够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同时大部分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十分的简单,如老师会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然后讲解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的简单以及乏味,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以及互动,课堂氛围以及课堂质量不容乐观,甚至有许多的学生出现了厌烦心理。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差异性,因此,普通本科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合高职教学。行业或行业群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学必须要改革,否则学生毕业就意味失业。尤其现在机械化、精细化、智能化生产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本身在降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未来人与人之间的就业竞争会演变为人与机器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安身立命之高技能,那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诚然现在提倡努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及“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但是高职学生的学情决定了其自学的主动性不会有预期的高,其学习主要仍依赖教师的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什么、如何教似乎决定着学生就业前景。因此,教师明确教什么的同时更要研究如何教,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高职教学。

二、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

结合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来说,实际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同时还存在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突破这一不足,真正地培养出专业性的综合人才,专业老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现实条件,积极的突破传统教育的桎梏,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案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以及鼓励。

(一)多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习必须要以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为立足点和根源,实践动手机会较少是目前教学实践中的最大不足以及障碍。为了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实践能力,该专业的老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立足点,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之上积极的带领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本专业工厂的生产实践。与工厂达成协议,每个月安排相应的学生到工厂参加实习活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保证学生开拓个人的视野,使其意识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习的乐趣以及精髓,提高个人的参与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现代教育理念明确强调,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老师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个人的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明确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主观能动性。首先,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实质需求,主动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和最终的目的,鼓励和引导学生说出个人的看法以及意见,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次,老师可以将提问式的教学以及小组式的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探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提出有效的解决意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个人意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最后,老师需要不断的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来了解学生的实质需求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完善反馈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需要在恰当的时间段内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切入点,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各类不足,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课堂的丰富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许多的教学课堂缺乏一定的激情以及活力,因此,在落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专业老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情景教学,提问式教学,小组式教学相结合,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积极的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手段来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现实条件,明确自身专业教学存在的种种不足,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为基础,保障学生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前提之上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地实现举一反三以及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