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2018-02-10 04:38王成花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意识院校旅游

◆杨 璐 王成花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职业意识指的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职业意识强调的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看法、感情和心态,是职业素养、职业态度等职业构成因素的综合体现。就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职业意识侧重于强调旅游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主要包含: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危机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等。

一、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内容

(一)服务意识

在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旅游行业是展示城市风貌的关键平台,旅游从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该城市的文明程度,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往往被看成一个旅游企业或者城市的形象代表。所以,一个专门从事旅游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道德素质、服务意识和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乐于助人的职业精神,进而形成一种优秀的旅游职业行为和作风。

(二)职业技能

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如果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但缺乏高超的职业技能,则很难做出优质的服务。旅游业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包括酒店、旅行社、海陆空交通运输、游览、娱乐等行业,每个行业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

(三)心理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受到游客的语言骚扰和抱怨,所以旅游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强大的抗打击能力,这也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善于进行自己心理解压,锻炼自身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能力,这会让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和礼貌的态度去与游客进行交流,让游客们体会到优质的服务。

(四)文化素质

就旅游业而言,其所接触的知识面特别广泛,所以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因为旅游从业人员每天所接触到的游客来自全球各地,不同国度的游客的文化背景和喜好均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没有知识基础,这是很难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

二、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现状

(一)知识素质不足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所规划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较多缺陷,课程的计划过度趋于按部就班,课程安排缺少灵活性和前瞻性,导致整套课程系统层次不分明,学生们所学习的知识难以相互贯通,与国际旅游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知识体系,所有课程内容偏向于理论,课程的创新性不足,课程的主题得不到凸显,多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旅游专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存在较大偏差。所有课程学习结束,学生们头脑中所形成的知识链不完整,因此,学生们能够成功考取导游证的数量少之又少,更是缺少良好的记忆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技能素质不足

旅游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多,在日常工作中多数时间都需要与各个地方的旅游公司进行业务沟通,因此,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表现出了明显的复杂性、专业性等特点,这无疑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施加了更大的压力。然而,针对那些刚刚从校园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他们无论在理论知识的应用还是专业技术的运用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程度的生疏感,缺乏良好的工作经验,在刚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很难达到企业对员工所制定的要求,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当实际问题来临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企业也不可能让学生来独自开展工作。

(三)人文素质不足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始终为国家旅游业培养着大量不同专业特长的人才,他们对旅游业的口碑和发展趋势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现阶段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教学宗旨往往趋向于专业技能,这十分容易造成高校侧重于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们道德素质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们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度比较单一,缺少职业素养和对旅游文化的认知。多数大学生缺乏对自己所将要从事职业的认知,造成毕业生很容易从旅游企业辞职,企业会判定学生们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在大学生毕业之后,他们在企业工作动力不足,自身的潜能难以得到挖掘,在与他人的沟通、协作方面均表现出不佳的效果。

三、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培养理念

曾经有专家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新生刚迈入大学校园,他们对于职业意识这一概念表现出了极大的困惑与未知,虽有些新生对职业意识有一些认识,但仅仅停留在表面,或者是一些天马行空的幼稚的幻想。通过这一调查结果可以明确,在新生入学初期,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十分有必要对学生们的职业意识进行培养,让他们从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职业意识,这才可以让他们提前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今后的学习目标。当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对专业知识逐渐熟悉,教师们有必要带学生们去不同的旅游企业进行学习和参观,提高学生们对旅游专业的感性认知。在学期末或者课程教学结束的时候开展校园职业意识养成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角色担当来真正明白职业意识的价值。

(二)创新课程体系

1.根据旅游行业发展需求设置课程

在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学课程的规划需要具有较强的行业趋同性,其会直接影响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将来职业发展速度的快慢。可以参照国际上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相关行业所设立的标准,根据学校的发展特色来制定符合现阶段旅游业所需求的专业标准,通过企业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学生。以旅游企业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为基础,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课程进行改进,侧重于设立重点专业课程,将具有不同特色的重点专业课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提高学生们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践创新,进而实现提升职业意识的目标。

2.围绕职业意识培养为核心,建立合理的高职

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每名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仔细剖析旅游行业的行业结构和工作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们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立主要可以归为三个部分:(1)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可以确立一个良好的职业观,为自己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2)职业基础课程,在学习了职业基础课程之后,学生们可以在头脑中大概形成一个旅游专业的整体知识链,这对接下来的专业研究具有巨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具备符合旅游行业标准的职业心态;(3)专业技术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来深入对专业技能进行拓展和创新,掌握不同旅游行业的专业技能,包含运输服务技能、景点服务技能以及酒店服务技能等。

(三)优化师资队伍

现阶段,高职院校所实行的“双师型”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师对比创设的重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高校也在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在社会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显得更加关键。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会定期地到各个旅游公司去学习和调研,将自己当成一名旅游企业的员工来亲身体验旅游业的运营模式,通过顶岗工作来明确现阶段旅游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工作理念,掌握现阶段国家旅游业的前沿发展信息,明确旅游公司对旅游专业大学生的培养需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服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学生提供最具前沿的行业信息和标准。

实际上,多数学生潜意识中都存在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有份稳定工作这一狭隘思想,因此,他们也往往将行业的发展需要定为自身所需要提高的标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就开展一次旅游行业相关活动,也可以邀请旅游企业的工作人员来现场指导,邀请一些曾经在高校毕业且在旅游行业发展较好的毕业生来为学生们传授工作经验,将旅游企业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要求传达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提前了解到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状况,使得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缺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完善。

(四)强化实践教学

学生职业意识的提高和培养,不仅仅需要学习基础的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环节也至关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们将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可以尝试让学生们在假期积极投身到旅游相关的社会活动中,让学生们对旅游这一行业有一个感性认识,对旅游行业的工作氛围和服务意识有所了解,明确职业意识对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全程化与系统化的过程,学生们职业意识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过程不仅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得到社会上旅游企业的支持帮助,制定长久的职业意识培养方案,通过长期的养成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及职业素养,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为旅游行业欢迎的人才。

猜你喜欢
意识院校旅游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旅游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