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2-10 04:38◆谷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运算图形探究

◆谷 丽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文化小学)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自主性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教师的束缚,将学习的主体变成了学生。从以往的教学形式向新课改的教学形式转变,需经过长时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较易出现极端的行为。如想真正地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方式。

一、融入游戏,让学生自主性地探究问题

运算属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算基本上占据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部。教师需依据小学生的天性,把数学设计融入进课程当中。如此,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不但可以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使教学的结构更加清晰,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如在《加法运算》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在上课以前准备一盒火柴。之后,再让每6名同学为1个小组,让其使用火柴来列出运算的内容,或是通过火柴来摆成各种不同的图形,从而实现游戏教学的目的。尽管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课堂的纪律会比较松散,但却具有非常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习更加地轻松和愉悦,而且学得更扎实。学生都主动地进行思考,该摆出什么样的图形来进行加法的运算。同时,学生还会把课本和游戏有效地融合。与别的小组开展加法运算知识的相关讨论。之后,教师会结合学生们讨论的加法运算内容,实施灵活的问答,引导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从而达成学思相互贯通的学习效果。为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需组织安排各种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课堂的学习中来,并同时对本身的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最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喜欢学习数学。

二、依据图形,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同时要增强学生对于各种图形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一个图形发挥很大的教学效果。从另一层面而言,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如小学生其思维方式太过于死板,很难灵活地运用思维来解答问题。所以,利用图形来解答问题的创新教学方法由此诞生,使学生的思维结构获得整体的深化和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利用图形结构来进行运算的时候,需对学生思维实施全面性地激发,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获得充分有效地深化,并同时在解题的时候可以灵活的运用。如在教授《减法运算》的内容时,我们可选择各种各样的图形,把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方法合理地融入其中。首先,将理论性的知识深入到学生内心,之后把不同减法运算的习题应用图形来进行相应地展示。大多数学生即便不熟悉减法的运算规则,但也可以很快速的实施减法运算。在计算减法习题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画一定数量的图形,之后让学生把图形按减掉的数圈上,这样就代表减掉,之后没有被圈上的便是减法算式最后得出的结果。如此利用图形的自主探究式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而且还可以轻松的学会减法运算这一数学知识,很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水平。

三、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教师需经常组织安排一些丰富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活动当中掌握和了解数学学习的相关技巧。特别是运算形式的数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教授《混合运算》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分组形式的混合运算比赛。由教师来出题,哪一组能最先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必须是正确的便是获胜的一组。经过这样的活动之后,教师会察觉学生对此类活动的参与主动性非常高。大多数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速度都有所提高,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竞赛的节奏,由此会形成自卑心理,对这类学生教师需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单独对这些学生实施课外辅导。

四、结束语

总地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数学的实践分析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结合学生各自学习的特征,将游戏、图形的教学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深化学生思维。最后,通过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使学生相互间能够充分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运算图形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有趣的运算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